记者 熊大平 通讯员 万彤松 左孟春

从普通小白到教学名师做什么(用勤奋做幸福的老师)(1)

■勤思教学 强自身素质

一位地理特级教师说:“教师就是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应该追求做学生眼中值得信赖的老师,家长眼中认真负责的老师……”刚刚参加工作的叶会芬将此作为自己的目标。

作为年轻教师,她努力学习,锐意进取。在网络资源匮乏的年代,身边的老师就是她的榜样。每上新课,她都会提前备课,再去听老教师的课。“哪怕是调课,也要去听。”叶会芬说,到后来,为了便于听课,直接申请排课与其他地理老师的课错开。如此频繁地听课,她担心影响被听课班级学生的学习,于是干脆直接在教室外面听课。

听完课回来,再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修改,遇到不清楚的再找前辈请教,几经打磨才在自己班上上课,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四年时间。用叶会芬自己的话就是,“多久带完第一届毕业班,就坚持了多久”。

有所尝试,就有所作为。叶会芬的付出收获了优异的成绩,也得到了校领导和家长的肯定与好评。

2018年湖北新高考改革,地理学科迎来了大变革,教材更新,课标调整、题型变化。新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老师应该怎么教,叶会芬带着问题认真研究教育部考试中心研制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和《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等,明晰方向、精准备考。同时阅读大量的学术论文、专业书籍和权威杂志等,使个人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多次在省内外大型联考中承担命题任务。她命制的“湖北省十一校联考”试题,被许多地理教师称为十一校地理学科出题的“新”标杆。

在学校的关心和学科建设的支持下,叶会芬综合素养不断提高,近年来陆续被聘为咸宁市高中教指委成员、湖北科技学院兼职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等。

■智慧育人 用真情从教

业精一分汗禾滴,爱心一颗花万朵。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对于学生,叶会芬都一视同仁,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曾经有一位2017年毕业的女生小岩(化名),进入高三后考试成绩很不稳定,心理压力过大导致学习效率低,多次考试都不如意。叶会芬了解情况后,多次找她交流,肯定她的长处,针对地理学科的学习给予很多针对性地辅导。叶会芬对小岩的学习有求必应,有问必答,往往放弃了休息时间。经常晚自习后答疑结束回到家,上小学的儿子已经酣然入睡。对家人陪伴的缺失,换来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在叶老师的关注和鼓励下,小岩变得越来越自信,最终考上了武汉的一所211大学。升入大学之后,小岩还一直同叶老师保持联系。“在我最低迷的时候,每次和您说完话,就感觉很轻松,真心感谢您给我安慰和信心。”小岩的这段话至今仍保留在叶会芬的手机里。

学生王睿晰家长说:“老师们时刻全方位地关注孩子,总能第一时间发现孩子的情绪波动,及时给予疏导支持和鼓励,正是有了叶老师的这份陪伴,让孩子能迅速地专注于学习,茁壮成长。”

每每说起与学生的相处时光,叶会芬总是滔滔不绝,眼里闪耀着异样的光芒。以自己的真心和付出获得学生的信任,叶会芬说这就是做老师的幸福感。

■潜心教研 为勇争潮头

高中新课程标准提出,地理学科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四大核心素养,即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为了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叶会芬从地理实践力入手,不断探索。在校内,带领学生进行校园植被、土壤、地貌综合调查。在校外,她带领学生走入气象局、水文局,深入农村、企业、住宅区,徒步探究咸宁的“母亲河”——淦河。通过研学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和能力。

一次次走出课堂的实践,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叶会芬也收获了个人的专业成长,指导的《弘扬地方民族文化——瑶族垒石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中学生领导力项目,荣获全国一等奖。

同时,作为地理教研组长,她甘为人梯,为组内教师做好传帮带,助力青年教师的成长。

作为咸宁汤标地理工作室核心成员,她深深感到除了要做好自己的教书育人基本工作外,还要在教学教研上不断深入,探索地理教学改革的新方向,以落实团队使命,带领咸宁市地理中学教学不断迈上新台阶。在主持人汤标老师的建议和指导下,叶会芬结合个人教学经验,成功申报主持省级重点课题《咸宁市乡土地理研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工作,参与了多个省级课题的研究和教材、教学资料等编写工作,发表多篇论文于《湖北教育》等核心期刊,撰写的多篇文章获得省级、市级一等奖。

她用拼搏与奉献、爱心与信心,诠释着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