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初读《桃花源记》中的这句话时,觉得陶渊明所描绘只是虚拟的世外桃源,人间如今哪有这样的地方?不曾想,程阳八寨呈现给世人的面貌就是如此。程阳八寨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此地气候湿润,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正是复工复产大多后,人们出门旅游散心的好去处。据史料记载,大约在700年前,陆续有人在此地定居下来,400多年前,程阳逐渐形成由8个侗寨组成的侗族村寨落,直至今天亦是如此。

三江侗寨和里之旅(在风雨桥上和程阳八寨闲逛)(1)

因为疫情问题,年后就干脆把工作辞了,房子退了,等到疫情过后,又一直在忙着重新找工作、租房子,实在是有点焦头烂额,忙不过来。正好前一段时间,一切都忙完了,工作正式上班也还有一个星期,突然就想利用这个时间,出门旅游散散心,而我早就听说过程阳风雨桥了,据说它堪称“桥中一绝”,多年前,有一朋友给我带过一种名叫“程阳桥”的柳州酒,酒的味道我没有记住,但是酒瓶上印有程阳风雨桥的照片我倒是记住了,所以,能够在这复工复产之际,游览这座世界有名的风雨桥,正好遂了我一直深埋在心中的愿望。

三江侗寨和里之旅(在风雨桥上和程阳八寨闲逛)(2)

从江西南昌到广西柳州,交通倒是很方便,一大早出发,中午就到了,正好我在柳州有一位朋友,他答应开车陪我一同前去,一路上走的高速,近两个小时才到三江县城,出了县城沿林溪河而上,这一条公路两边的景色倒是不错,两边碧树如茵,车辆也不多,不到1个小时就到了程阳桥所在的马安寨。

三江侗寨和里之旅(在风雨桥上和程阳八寨闲逛)(3)

一下车,就被眼前的大桥震撼到了,它的墩台上有5座塔式桥亭、19间走廊,亭廊相连,浑然一体。桥亭飞檐高翘,宛如雄鹰展翅一般,走廊气势浑厚,犹如彩虹飞挂一般。整个大桥长60多米,沿着大桥慢慢的走,两旁都设有长椅,可以供走累的游客休息,时不时还可以看见一些卖当地特色工艺品、侗族服装的小摊。闲来无事,正好看见两位侗族老人在那里聊天,凑过去就跟他们聊了起来。

三江侗寨和里之旅(在风雨桥上和程阳八寨闲逛)(4)

老人跟我们介绍,这一座桥的大石砖都是从水里运上来的,瓦片是请瓦匠在当地烧窑制成的,整个桥都没有用一个铁钉,仔细询问,才得知该桥构建运用的是榫卯结构原理,凿木相吻,以榫相连,各种木件纵横交错,纷繁复杂,程阳桥建于1912年,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了,但直至今天,这座桥悠久屹立不塌,实在是让人不得不敬服古人智慧高深、手艺精巧!老人跟我们说,这里基本上每个寨子前都有一座风雨桥,是每个寨子的“拦福桥”,是寨民的“生命之桥”,是可以保佑寨子里风调雨顺、幸福安康的,所以程阳桥又被当地人称为“赐福桥”、“永济桥”。

三江侗寨和里之旅(在风雨桥上和程阳八寨闲逛)(5)

而关于程阳桥,老人还给我们讲了一个很美丽的传说。据说在百年之前,程阳桥还是一条普通的小桥,有一对年轻人刚好新婚完,两个人非常的恩爱,有一天,他们经过这里时,突然间狂风大作,一下子就把妻子的卷下河去,桥下水流急转,瞬间就没了身影,原来是桥下的一只千年螃蟹精看上了这个女子,才做法卷走,丈夫在桥上急不可待,于是就想跳下河去找妻子,这个时候有一条花龙正好路过,见此情景,于是将击杀了螃蟹精,救出了妻子,让他们都以团园,而这对夫妻为了纪念花龙,于是将此桥重建成现在的程阳风雨桥,现在桥上还可以看见很多地方都刻有花龙的图案。

三江侗寨和里之旅(在风雨桥上和程阳八寨闲逛)(6)

在桥的东头,我们发现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艳说林溪风雨桥,桥长廿丈四寻高。重瓴联阁怡神巧,列砥横流入望遥。竹木一身坚胜铁,茶林万载茁新苗。何时得上三江道,学把犁锄事体劳”,再仔细一看,原是1965年郭沬若先生来此所作之诗。过了桥,便是来到了著名的程阳八寨,顾名思义,这是程阳八个在一起的侗寨,都是沿林溪河而建,一眼望去,便可发现寨子里有一独特建筑,高低不等,从五层至十多层都有,其从四角形,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每层边上还有银白色的飞檐,很是耀眼,一问,才知道这是侗族寨子的标志性建筑——鼓楼。

三江侗寨和里之旅(在风雨桥上和程阳八寨闲逛)(7)

在寨子中,鼓楼略低于风雨桥的地位。桥属阴,鼓楼属阳,象征着阴阳和谐。鼓楼占据寨子中心位置,有“无楼不成寨”一说,相传在很久之前,这里重大活动都在杉树下进行,后来建立了村寨之后,便将商议的场所换到了呈杉树形状的鼓楼,直至今天,鼓楼仍然是重大节日的活动场所,简而言之,就是一个聚会用的大广场。逢年过节时,寨子里都会载歌载舞,还有各种比赛活动,例如唱对歌,一般是女方唱歌提问,然后男方唱歌回答,很有意思,还有抢花炮、斗牛等等活动,还会吹芦笙,而且是几十个人的大合奏,浑厚澎湃,阳刚震撼。不过可惜的是,因为我们去的那一天是下午,而且也不是什么节日时期,因此无缘看到,实在是可惜。

三江侗寨和里之旅(在风雨桥上和程阳八寨闲逛)(8)

三江侗寨和里之旅(在风雨桥上和程阳八寨闲逛)(9)

寨子中的房子都是吊脚楼,一栋紧挨着一栋,道路基本上都是青石板路,很是宽敞方便,沿着青石板路慢慢地逛着,发现寨子老人、妇女、小孩居多,随意找了一户人家,征得同意后进去看看,发现里面几名妇女正在织布,用的是那种相对简单的木制织布机,看上去虽然有些原始,但是她们织的灵活而轻巧,据她们说,这种布叫做“家织布”,以前侗族人穿的衣服就都是这样织出来的,但是现在这一门手艺寨子里很多年轻姑娘都不学了,嫌太辛苦了,都是直接买,言语中我们可以听出有一些伤感。

三江侗寨和里之旅(在风雨桥上和程阳八寨闲逛)(10)

出了店门,我才开始注意到了寨子里的人穿戴打扮分为两种,一种是年纪相对比较大的妇女,穿的是那种布衣,大襟、没领,应该是自己织的“家织布”所制,头上也大多围着一条黑色头巾,身上带着很多银质饰物。而另一种人则是穿戴打扮已经跟外面的人相差无几,牛仔裤、T恤,但大多也还是以黑色为主调,搭配有蓝、青等颜色。在侗族人看来,黑色是他们的主颜色,也是他们最喜欢的颜色之一。时代在进步,社会也在进步,在滚滚潮流中,这些古老的习俗又该何去何从呢?是淘汰,还是传承?这也是很多地方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或许,我们也只能等时间给我们一个答案。

三江侗寨和里之旅(在风雨桥上和程阳八寨闲逛)(11)

本来打算在这里住上一晚,把八大古寨都逛完,但是朋友家里突发急事,要赶回去,于是只能满怀遗憾的出了八大寨,过了风雨桥,回头望着那飞龙一般的风雨桥、鳞次栉比的吊脚楼,还有些意犹未尽、恋恋不舍,虽然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里,但是一路走来,侗族的民俗习惯、建筑风格,以及这座神秘而精巧的风雨桥,都让我感受到了侗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和独特魅力。

三江侗寨和里之旅(在风雨桥上和程阳八寨闲逛)(12)

汽车启动了,透过车窗,落日中的风雨桥和程阳八寨,现在应该是正值晚饭时期,寨子里炊烟枭枭,河边还有几架水车在不断的转动,猛然间,郭沬若先生的那句诗浮现在我脑海,“重瓴联阁怡神巧,列砥横流入望遥。”实在是描述的太形象了,我终于明白了这句诗是什么意思了,好一幅美轮美奂的侗乡风景画!程阳风雨桥、程阳八寨,再见了,我下次还会再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