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李玙历史原型是谁(长安太子李玙原型)(1)

李玙剧照

古代中国,自秦汉时起,皇帝可谓“高危职业”之一。被权臣弑杀、废黜,被大臣蒙蔽,被民众推翻,……屡见不鲜,以至于南朝刘宋末代皇帝宋顺帝刘准在被逼“禅位”时,发誓曰:“愿生生世世,再不生帝王家!”连带着历代很多储君,费尽心机博取太子之位;期间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提防父皇、母后(父皇的其她妃嫔)、兄弟、权臣方方面面的明枪暗箭;稍有不慎,轻则被废,重则丧命。表面上的风光无两,暗地里却“步步惊心”!即便如此,未来“九五之尊”的耀眼光环,还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古代中国宫廷中,上演了一幕幕夺嫡大戏。正在热播的古装架空悬疑剧《长安十二时辰》,就围绕着太子的立、废,展开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较量。

太子李玙历史原型是谁(长安太子李玙原型)(2)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林九郎,原型李林甫

剧中,右相林九郎意图劝诱唐玄宗废黜太子李玙,李必、张小敬等通过对一系列案件的侦破,多次挫败林九郎的阴谋,保全了太子。剧中所说的林九郎阴谋废黜太子,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事?为达到废黜太子目的,他都采取了哪些手段?他这样做的动机,又是什么?太子经历了哪些劫难?没有剧中那些神通广大,如同开挂的主角们的扶持,他怎样避免重蹈以往兄弟们被废杀的覆辙,一步步稳健地登上皇位?下面,我们就依据相关史书的记载,对上述问题,略作解答。

一、李瑛的立、废,证明“子以母贵”确是宫廷中亘古不变的真理

创立唐朝“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一个太子,是他封临淄王,实授官职是潞州别驾期间(708年—710年),与潞州籍倡伎出身、能歌善舞的赵氏所生的儿子李嗣谦,他在唐玄宗的儿子们当中,排行第二。唐玄宗长子李琮,年轻时狩猎时,被野兽伤害毁容,丧失了被立为储君的资格。开元三年(715年)正月,李鸿(李嗣谦改名)或因排序第二,且母亲受唐玄宗宠爱,而被唐玄宗选立为皇太子,并娶唐玄宗女唐昌公主的丈夫(驸马)薛锈的妹妹为太子妃。

太子李玙历史原型是谁(长安太子李玙原型)(3)

李瑛剧照

风流成性的李隆基即位后,宫廷美女如云,李隆基很快有了新宠,她就是武则天的侄孙女武惠妃。原本受宠的太子李瑛(李鸿改名)的生母赵丽妃、鄂王李瑶的生母皇甫德仪、光王李琚的生母刘才人等嫔妃,皆被冷落。尤其当武惠妃陆续诞育几名子女,赵丽妃又于开元十四年(726年)去世后,李瑛等越发感觉到父皇的冷落,和武惠妃及其亲生子女的觊觎、欺凌。

太子李玙历史原型是谁(长安太子李玙原型)(4)

《杨贵妃秘史》武惠妃剧照(何赛飞饰演)

“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李瑛等对母亲失宠,虽多有怨愤之言,但并没有采取什么威胁武惠妃及其子女地位、生命的举措。相反,武惠妃却在积极谋划夺嫡。她先是让女儿咸宜公主的驸马杨洄每天伺察李瑛,不断向武惠妃毁谤李瑛。武惠妃则以此为据,向唐玄宗哭诉太子意图谋害她们母子。唐玄宗震怒,不加详察,欲废太子。赖中书令张九龄援引春秋时晋国骊姬、西汉江充、西晋贾南风等以往谋害太子、动摇国本的先例,极力谏阻。唐玄宗才暂时作罢。

太子李玙历史原型是谁(长安太子李玙原型)(5)

一计不成,武惠妃又设一计。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武惠妃谎称宫禁内有盗贼,急召李瑛、李瑶、李琚三兄弟与薛锈率兵入宫勤王。李瑛等情急之下,未加详察,顶盔贯甲,率兵冲入皇宫。武惠妃却对玄宗说,李瑛三兄弟发动兵变,意图废黜皇帝,杀害武惠妃母子。靠兵变登上皇位的唐玄宗深知兵变的危害,勃然大怒,立刻下诏将三兄弟逮捕。未经详审,就在武惠妃撺掇下,将兄弟三人废为庶人,不久赐死。正所谓“子以母贵”,母亲不再受宠,儿子就要被废杀了。

二、没有优势,就是最大的优势:李亨被立为储君的启示

李瑛被废杀后,太子之位空悬,诸位皇子都虎视眈眈,志在必得,一场储位争夺战,似乎迫在眉睫了。在众多皇子中,竞争力最强的,可能莫过于武惠妃之子寿王李瑁。这个名字似乎很耳熟?对,他的王妃,就是后来被老爸唐玄宗霸占去的杨贵妃杨玉环!

太子李玙历史原型是谁(长安太子李玙原型)(6)

李瑁与杨玉环剧照

当然,我们之所以说李瑁争储优势最大,并不是因为他将杨玉环“忍痛割爱”,献给了父皇,这都是以后发生的事情。李瑁之所以颇得父皇宠爱,原因一是我们在第一节中提到的“子以母贵”问题;武惠妃集唐玄宗“三千宠爱于一身”,在后宫中无与伦比的地位,是李瑁得到父亲宠爱,争储的最强有力的内援。

除武惠妃这位最强内援外,李瑁还有一位强大的外援。他就是后来以“口蜜腹剑”闻名后世的奸相李林甫(《长安十二时辰》中林九郎的原型)。

太子李玙历史原型是谁(长安太子李玙原型)(7)

李林甫(683年—753年),小字哥奴,唐高祖李渊堂弟长平肃王李叔良的曾孙。李林甫踏上仕途后,历任千牛直长、太子中允、国子司业、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李林甫接替张九龄,升任中书令(唐朝宰相之一)。

长期的宦海厮混,使他充分认识到朝中有强大靠山的重要性。思来想去,他最终选中了最受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他通过宦官,与武惠妃建立起联系。他向武惠妃表示,愿尽心尽力保护寿王。武惠妃投桃报李,多次暗中提携李林甫。唐玄宗第一次在武惠妃撺掇下,意图废黜太子李瑛时,张九龄极力谏阻,表示不敢奉诏。时任礼部尚书的李林甫,却在朝堂上一言不发。退朝后,他私下对宦官说:“废立太子,乃天子家事,何必与外人商议。”其心意,已不言而喻了。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兼领陇右、河西节度使,权势更重的李林甫继续多次向唐玄宗进言,建议立李瑁为太子。不过,出乎李瑁、李林甫等人意料的是,唐玄宗却最终在众多皇子中,选立忠王李玙为皇太子。

李玙(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出生后起名叫李嗣升,后改名李浚、李玙。他是唐玄宗第三子。不过,他尚在母亲腹中时,正值太子李隆基与姑姑太平公主权力生死较量的紧要关头。为避免授人以柄,不利于己,李隆基竟命李玙母亲服堕胎药。只是由于事态转瞬变化,李隆基在权争中胜出,李玙侥幸得以幸存。李玙出生后,始终不显山不露水,除遥领(有名无实)过安西大都护等职外,“泯然众人”,并无突出的勋绩。或许,即使李玙本人,恐怕也不会认为自己具有争储的资本。

或许正象老子所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很多人,或许也包括李玙自己,认为自己争储的劣势,在唐玄宗看来,却恰恰都是他的优势:李玙是唐玄宗第三子,位序居前;李玙仁孝恭谨,勤奋好学。当然,唐玄宗没有说出来的理由,或许是因为李玙不象李瑁等皇子那样,与外官有盘根错节的联系。毕竟,皇子、朝臣结党,也是很多皇帝的禁忌。而李玙的“清白”,倒成了他获储位的最大优势。

三、李林甫对李亨的“阻击”,李亨如何突出重围?

李林甫旗帜鲜明地拥立李瑁,却意外落败。压错宝、站错队的李林甫担心太子日后即位,会跟他算旧账。为铲除祸患,李林甫及其党羽,对太子一次次的进行“阻击”,意图将太子拉下马来。而对太子密集“截击”的时间点,不是《长安》所说的天宝二载,而是天宝五载(746年)。

太子李玙历史原型是谁(长安太子李玙原型)(8)

天宝五载正月,曾在李亨忠王府任职,时任陇右节度使的皇甫惟明又被授予领河西节度使的职务。他来到京师长安,觐见唐玄宗,向玄宗进献与吐蕃作战时缴获的战利品,并与李亨重叙旧情。觐见唐玄宗时,皇甫惟明明确提出,应将李林甫撤职查办。他还向唐玄宗举荐李亨的妻兄韦坚大才堪用。李林甫得悉皇甫惟明的密奏后,加紧布置反击。

太子李玙历史原型是谁(长安太子李玙原型)(9)

正月十五日元宵夜,李亨以观灯为借口,出宫与韦坚相见。交谈一番后,太子离开。韦坚约皇甫惟明夜游观灯。观赏后,二人又一同前往位于崇仁坊中的景龙道观密谈。李林甫获悉此信息后,立即指使心腹御史中丞杨慎矜上奏,弹劾韦坚私自与边将会晤,或许密谋拥立太子为帝。唐玄宗阅奏后,下诏审讯。李林甫趁机指使手下罗织罪状,想将太子牵扯进案中。

唐玄宗虽命李林甫彻查此事,但他并不想将太子牵扯进来。令李林甫等失望的是,在唐玄宗授意下,有司仅对韦坚、皇甫惟明予以惩治,将二人贬官,褫夺皇甫惟明的兵权。为避嫌疑,李亨主动提出休弃太子妃韦氏。李亨的谨慎,使他度过了这场严峻的政治危机。

十一月,李林甫趁太子良娣(皇太子妾的称号,地位仅次于太子妃)杜氏的父亲杜有邻与女婿柳勣不和,互相告讦,再次发起一场针对太子的冤狱。杜有邻、柳勣及一批亲近太子的地方官或被杖毙,或自尽身亡,杜良娣被废为庶人。只是在唐玄宗干预下,太子才再次侥幸置身事外。

天宝十一年十一月(753年1月),李林甫病死。太子与李林甫之间的权争,才宣告终结。不过,继李林甫而起为相的杨国忠,虽与李林甫有仇,且不遗余力的清算李林甫。不过,他与太子之间,依然明争暗斗。太子凭借谨慎、隐忍,才屡屡渡过危机。

文史君说

“最是无情帝王家”,在古代中国宫廷中,父母与子女、兄弟之间,为争夺最高统治权,屡屡明争暗斗,甚至演变为血腥屠杀。伦理、亲情、道德、规则,这一切的一切,在权争面前,脆弱的不堪一击。唐玄宗朝太子立、废风波,无疑是这一幕幕手足相残的历史悲剧中的一幕。不过,这一幕幕风波,也有值得后人借鉴、深思之处:李亨之所以能够在众多皇子中脱颖而出,被选立为太子,且在惊涛骇浪中,屹立不倒,既不是因为他的母亲得到父皇的专宠,也不是因为他有强大的资源和援助,更不是因为他有卓越的才能和显赫的政绩。他之所以能坚持到最后,笑到最后,关键原因,可能就是他的谨慎、隐忍、坚韧。

参考文献

1.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2. (宋)宋祁、欧阳修等:《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3. 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4. 赵永东:《唐玄宗立李亨为皇太子之因试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6期。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郛生)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