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词其一刘禹锡什么时代?梁鸿为你读诗(1)

所有过往,皆为序章 | 第2137期

秋词其一刘禹锡什么时代?梁鸿为你读诗(2)

毕加索 [西班牙]

▾ 点击收听 ▾

梁鸿「为你读诗」来自为你读诗

为你读诗 X 吕梁文学季

秋词其一刘禹锡什么时代?梁鸿为你读诗(3)

秋词其一刘禹锡什么时代?梁鸿为你读诗(4)

智慧 · 乐趣 · 美

再见,故乡!再见,妈妈!(节选)

作者 / 为你读诗:梁鸿

独自来到墓地,与母亲告别。

大地,总是永恒。在母亲的坟地附近往远处看,左边是绿色的田野,一望无际,非常平坦,低矮、新鲜的庄稼充满着生命力,灰蓝、微暗的天空,天边是暖红的彩霞;右边往下看是宽广的河坡,树林郁郁葱葱,粉红色的合欢花在树顶连绵起伏,随风起舞,如同精灵的舞蹈;围绕着树林,笼罩着一团团淡白的轻雾。

不知为什么,那一刻,觉得母亲仍与我同在,她躺在这片土地中,而她的女儿用她的灵魂与精神在感受着这片土地。有一种温暖慢慢进入心间是的,妈妈,我来看您了,虽然次数越来越少,但每当想到这一方土地,想到在这一方土地上,仍然有您,就觉得我们心意相通,我总相信,您还在注视着我们。

少年时代失去母亲,是我永远说不出的痛。 想起母亲躺在床上,只能发出“啊、啊”的哭声,我就无法抑制自己的眼泪,那是一位失去行动、失去语言的母亲的绝望,她无法表达她的爱,也为自己给这个家庭带来深重的灾难而歉疚。这哭声犹如长久的阴影跟随着我,我的软弱、自卑、敏感、内向,通通来自于此。

我无法想象母亲在骨灰盒里,尤其是当我站在她的坟前的时候。如果没有这象征性的坟头,我无法想象,我是否还能如此深刻地感到和她心意相通。

选自《中国在梁庄》,江苏人民出版社
生命的重量只有二十一克

至亲之人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帘子。

少年是不知愁的,和死亡好像隔着些什么,未知世事的我们,还读不懂清明时节的那份哀思。

直到至爱之人的离世,那道帘子也随之坍塌,死亡就那样赤裸裸地出现在我们面前。那一刻,我们才体味到何为“生死之隔”。

每年杏花烟雨依旧,却多了几分苍凉的意境。 逢年过节,亦添了几分愁绪。 焚香烧纸、供奉祭品、叩拜先人……这些曾经看着有些懵懂,甚至有些惧意的仪式,如今也多了新的意义。

过节时,或是家中有重大事件发生时,便去亲人坟头祭扫,和他们说说话,告知他们家中大大小小的一切。虽死生两隔,幽明异处,但借助这些仪式,他们仿佛依旧陪伴在我们身边。

记得一个南方朋友给我讲她们家乡凭吊亲人的方式,清明的时候,早晨起来,一家人带着吃的、喝的东西来到亲人坟边,烧纸,放鞭炮,磕头,然后在那儿吃饭、说话、聊天,待上整整一天,天黑以后才离开。

——《再见,故乡!再见,妈妈!》

多么温暖而自然的纪念方 式。

万物皆有始终,生命的轮回永无尽头。 有人说, 人死的那一刻,将会失去21克的重量,这是生命 的重量。轻得有些不可思议,也沉重得让人难以负担。

我们给逝去赋予仪式感,获得超越生死的生命感知,既寄予逝者绵长的思念,亦从中获得生活的感悟。

或许,这就是过去之于现在的意义。

编辑 | 七 点

校对 | 西格玛


秋词其一刘禹锡什么时代?梁鸿为你读诗(5)

梁鸿诗意分享: 传统会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一点点消融,但是,一个生存共同体的性格,在很多时候还是会延续很久。

吕梁文学季: 由贾樟柯艺术中心发起,是汇集众多作家、出版人及文学爱好者的盛大文学活动。 首届吕梁文学季已于5月9日至16日期间,在山西吕梁汾阳贾家庄举办,围绕“从乡村出发的写作”,于村庄中进行包括大家演讲、学术对话、校园日、写作工作坊、朗读会等一系列文化活动。莫言、余华、苏童、梁晓声、阿来、格非、李敬泽、梁鸿、于坚、欧阳江河、韩东、谷禾等多位文学大家亲临吕梁,深度参与多项活动。

- 诗歌音乐 -

配乐剪辑自音乐人Julian Lloyd Webber的作品Mother and Child (arr. J. Lloyd Webber for cello and piano): Mother and Child: No. 6. Baby (arr. J. Lloyd Webber for cello and piano),出自专辑DELIUS, F. / IRELAND, J.: Songs (arr. for cello and piano) (J. Lloyd Webber, Jiaxin Cheng, Lenehan)

▎诗意的人

秋词其一刘禹锡什么时代?梁鸿为你读诗(6)

梁鸿:学者,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出版非虚构文学作品《出梁庄记》和《中国在梁庄》,学术著作《黄花苔与皂角树》《新启蒙话语建构》《外省笔记》《“灵光”的消逝》等,学术随笔集《历史与我的瞬间》,小说集《神圣家族》。2017年11月出版最新长篇小说《梁光正的光》。

「留言区」:你在想念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