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对咱北京文化略知一二的人,都认识一个坐落在北京琉璃厂西街的老字号,创建于康熙年间的荣宝斋,而对北京非遗稍有关注的人都应该听说过一项国家级的非遗项目,‘木板水印’然而把这俩知名度颇高的词儿放在一起,却很少有人能解释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

百年京城老字号(京城老字号文人俱乐部)(1)

一本名儿叫《百年琉璃厂》的书上,有关于荣宝斋的一段描述,这是琉璃厂最像样儿的地段,开设了有一系列名店,而荣宝斋在八十六号,当年位于琉璃厂八十六号的荣宝斋,如今已经占据了大半条街,老宣武人都知道,荣宝斋过去是一家南纸店。

百年京城老字号(京城老字号文人俱乐部)(2)

所谓南纸,指的是‘宣纸’准确地说,这家‘南纸店’在康熙年间刚刚开业的时候,并不叫荣宝斋,而是叫‘松竹斋’经营各种写字儿,画画儿用的纸张,扇面儿,同时还代理一些书画家的作品定制,从中抽取提成儿,1894年,这家小南纸店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百年京城老字号(京城老字号文人俱乐部)(3)

这一年在文化圈儿里,人脉广泛的庄虎臣当了经理,把松竹斋从倒闭的边缘拉了回来,这一年松竹斋改了名字,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的意思,改叫荣宝斋,还是在这一年,庄经理开始策划‘帖套作’机构,打算自个儿销售纸制品,比如印着精美图案的信纸,信封儿等等,这就给日后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板水印’埋下了一个伏笔。

百年京城老字号(京城老字号文人俱乐部)(4)

从街面儿上的门脸儿和店里的装潢上看,荣宝斋的‘古典范儿’特别浓,但乍一进这木板水印的车间很多人都会纳闷儿,看上去就是一间普工办公室,那些有着‘次真品’之称的木板水印复制品正是跟这儿制作出来的,用半透明的纸把原版画儿拓下来,这事儿说起来并不难。

百年京城老字号(京城老字号文人俱乐部)(5)

北京孩子小时候经常以此为乐,但是人家荣宝斋的勾描师父明确表示过,上手之后绝没有大伙儿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完全是工笔的重彩,没个十几年的时间,压根儿就驾驭不了,荣宝斋负责勾描的是北京人肖刚,08年被评为了宣武区临摹妙手。

百年京城老字号(京城老字号文人俱乐部)(6)

荣宝斋的经典之作《韩熙载夜宴图》正是出自他手,勾描的技术含量并不在于简单地把原作的内容拓下来,难就难在要分组拓,查阅木板水印的相关资料之后了解到,这种技艺早在唐朝就有了一定的水平,但那会儿只能进行单色的拓印,明朝末年才出现了套色叠印。

百年京城老字号(京城老字号文人俱乐部)(7)

而如今的荣宝斋木板水印为了更接近原作,对这个勾描的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用透明的胶版覆在原作上勾描,然后再把半透明的雁皮纸覆在胶版上勾描,这些看似特简单的勾描都要求分组,分组的目的就是按照不同的颜色,相同颜色的深浅和不同内容分别勾描。

百年京城老字号(京城老字号文人俱乐部)(8)

学名叫分色定版,说白了就是有多少种颜色就得分成多少套版,而《韩熙载夜宴图》的原作,一共有1667种颜色,换句话说就是要勾描出1667张,跟其他老字号相比,荣宝斋的师父们工作起来都格外的认真,还都倍儿严肃,后来才知道,勾描老师的工作的时候,必须要全神贯注的投入,一旦漏掉一个颜色没分辨出来。

百年京城老字号(京城老字号文人俱乐部)(9)

很可能导致某个人物缺鼻子少眼儿,而且还要尽可能地去体会原作作者在作画时的心境,因为看似简单的轮廓线也能够体现出绘画风格,构图习惯,在哪儿落笔,在哪儿收笔等等,用老师父的话说,如果勾描不到位,刻版就刻不好,就更甭提印制了。

百年京城老字号(京城老字号文人俱乐部)(10)

正所谓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可见荣宝斋师父们的手艺有多绝了,要不怎么说宣武区人才辈出,虎踞龙盘呢。

百年京城老字号(京城老字号文人俱乐部)(11)

木板水印第二个步骤的车间则跟第一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勾描有多安静,第二个步骤就要多闹腾,说的正是木板水印里的‘木板’作为第二个环节,一般人根本看不出它跟第一个环节有任何的关系,崇德福老师是木板水印,刻板的代表性传承人。

百年京城老字号(京城老字号文人俱乐部)(12)

在宣武琉璃厂,荣宝斋木板水印刻板室已经工作了四十多年,木板上这些清晰的墨线,就是刚才勾描出来的稿纸,如果雕版印刷就像盖戳儿,印出来的颜色都是一样的,但是一幅国画的颜色动辄上百种,这就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了。

百年京城老字号(京城老字号文人俱乐部)(13)

四个字儿总结就是全体解散,一种颜色的图案,刻在一块木板上,有多少种颜色就刻多少块,还是拿这幅《韩熙载夜宴图》来举例,1667种颜色就刻了1667块,足足花费了八年的时间,然后按照颜色局部印刷,最后拼成一幅完整的画作。

百年京城老字号(京城老字号文人俱乐部)(14)

其实木板水印并不是自诞生之日起,就这么复杂的,即便是荣宝斋的师父们,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到难的过程,1896年,荣宝斋设‘帖套作’机构,开创木板水印事业,古人很有情调,写信,写诗,都喜欢用印有专门图案的纸张,叫信笺,诗笺,这就是荣宝斋的‘帖套作’最早的主打产品。

百年京城老字号(京城老字号文人俱乐部)(15)

最有名的当数三十年代鲁迅,郑振铎主持印制的《北平笺谱》《十竹斋笺谱》1954年之后,荣宝斋从印制小幅作品发展到印制大幅作品,古画临摹也作为木板水印不可或缺的环节,成为了荣宝斋的特长《奔马图》《簪花侍女图》《踏歌图》《百花齐放》等,在这些复制品中,最著名的要数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了。

百年京城老字号(京城老字号文人俱乐部)(16)

其实刻板的关键不仅在于大幅和繁复,更重要的是要把每幅画,也要按照原作者的笔触风格,笔画顿挫原封不动地刻出来,崇老师的手,由于40多年长期从事刻板工作,持续的震动导致老爷子的这手手即便在不工作的时候也会颤抖,也算是一种职业病,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对这份事业的专注与热爱,这就是北京城的匠人。

百年京城老字号(京城老字号文人俱乐部)(17)

荣宝斋的水印车间,真正印证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云山雾罩’可谓雾气腾腾,高文英老师是木板水印最后一道工序‘水印’的代表性传承人,扑面而来的雾气正是‘水印’所需要的‘水’‘据说水印’对车间的工作环境要求非常高,湿度必须要保持在百分之80之间,因为宣纸遇水会长个,比原来的长度长出来2分儿。

百年京城老字号(京城老字号文人俱乐部)(18)

大概就是0.66厘米,控制湿度使它在水印过程中始终保持一致,这样印出来的画才不会断裂,抽抽儿,一幅作品上的树叶儿,人物的五官,房子的细致瓦楞,怎么能够准确无误的衔接在一起呢,据高老师说,这个工作得从上班儿一大早开始说起。

百年京城老字号(京城老字号文人俱乐部)(19)

同样也是勾描,不过不用像第一道勾描似的那么细致,只需要把原作的大概线条勾出来,然后拿着木板寻找粗线条的轮廓,这可是个独门功夫,老北京人将其称之为‘摸功’纸张盖上去,安版的时候一定要摸准,固定好了以后就不能动了。

百年京城老字号(京城老字号文人俱乐部)(20)

要把这摞纸一次性印好,再定位下一套木板,有多少套版就要反复多少次这样的动作,不难发现,所谓木板水印就是这么印出来的,过程当中,有一个细节,定版之后,上色之前,负责水印的师父还要用棕刷在木板上刷上一层液体,然后再上色印刷,其实并不是神秘液体,只是普通的自来水儿。

百年京城老字号(京城老字号文人俱乐部)(21)

因为荣宝斋木板水印,印的都是国画儿,也就是水墨画儿,最讲究的就是虚实结合,浓淡相宜了,如何表达出这种意境,第一靠这个水来调配颜色,第二就是靠技工的手感了,轻重缓急等各种着色技巧来完成以实写虚,以虚写实,淡淡的一笔,也许就是画家的风格。

百年京城老字号(京城老字号文人俱乐部)(22)

轻轻一扫就让全画富有韵味儿,墨色的深淡浓墨之间,可能相差毫厘,运笔的提按顿挫可能刚柔并济,都体现了国画儿的神韵,说了这么多,宣武区的琉璃厂自古以来就是文人的俱乐部,没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确实很难感受到这儿的文化底蕴。

百年京城老字号(京城老字号文人俱乐部)(23)

而打小儿生活在宣武区的北京人,打小儿耳濡目染,个个都是深藏不露的狠角色,玩儿文的有琉璃厂,玩儿武的有天桥,一个宣武区,半部北京史,琉璃厂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