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井小镇(古井街昔日繁华地)(1)

信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依钒/图文

初夏的早晨,风还有些微凉,在平桥区古井街口,大理石柱撑起古井牌坊,六角龙泉亭古色古香,有买菜归来的老人在此寒暄,有无忧无虑的孩子绕着井口打量,朝阳升起,阳光洒落,拿出手机随拍一张,就是一幅生动的烟火日常。

提起古井街,平桥无人不熟悉。这条平桥城区曾经最繁华的商业街区,承载了几代平桥人的集体回忆。“20世纪80年代,这里是平桥集贸市场所在地,各类生产生活物资均在此集散,繁华之势一时无两。”58岁的袁仁仕戏称自己是平桥“土著”,昨日上午,他向记者描述起昔日热闹的古井街,眉飞色舞之余,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怀。

江南古井小镇(古井街昔日繁华地)(2)

20世纪80年代的古井街 平桥街道供图

“那些年,古井街真是热闹,门面一房难求。”1998年,袁仁仕将自己的服装店搬到了古井街北头,地理位置好,服装也走俏,经营更上一层楼。后来随着网购热潮兴起,电商平台崛起,实体经营受到直观的冲击。直到前几年,古井街基础设施明显陈旧,出店经营、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更是成为备受诟病的顽疾。

高楼大厦平地起,车水马龙成为每条道路的“标配”,就算繁华如昔日的古井街,也停留在平桥记忆里。“要保留城市温度,融入传统特色,留住城市记忆,守住城市印象。”平桥街道大别山市场管理办公室主任张仲向记者介绍,近年,平桥街道遵循因地制宜、一街一品、一巷一景的原则,高标准实施古井街改造提升,以繁荣商业为基础,深度挖掘文化底蕴,着力打造古井街新韵,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改造实施之初,平桥街道邀请专业团队,对古井街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一方面组织人员查阅地方志书,探寻地处老城区古井街的“前世今生”,一方面深入走访离退休老干部和年长的居民,掌握第一手资料,力争赋予新时代背景下的古井街以深厚的文化内涵。

经过精心设计、用心改造、匠心施工,提质改造后的古井街焕然一新,四根水泥柱石撑起一座仿古牌坊,“古井街”三个鲜红大字镶嵌在正中,器宇轩昂,文意隽永。沿着牌坊往里走,青石路面平整延伸,两旁仿古牌楼豫风楚韵气息浓厚,沿街门头牌匾整齐划一,雅致脱俗。入夜,红色、蓝色的LED灯管相互映照,将白天的风韵完整地勾勒、清晰地传达,古井街更显流光溢彩。环境升级带动客流提升,商户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江南古井小镇(古井街昔日繁华地)(3)

古井街头古意浓 马依钒 摄

昔日繁华地,今朝古意浓。焕新后的古井街最值得写上一笔的就是龙泉亭以及亭子荫蔽着的那口古井。为了让群众熟悉古井文化,留住城市记忆,平桥街道耗时2个多月,打造深9.9米的古井,并在上方建造高达9米、别具一格的龙泉亭。亭内设置木椅,旁边立石碑篆刻记录古井来历。

知所从来,别有一番韵味在心头,群众在凉亭休闲小憩的同时,更能唤起岁月记忆,走近平桥文化。于街头巷尾,于寻常生活,平桥人不约而同地建构起共有的地域归属和文化认同。

胡同名片

古井街位于平桥城区中心地段,全长300米,主街面宽15米,两侧共有商铺200余个,曾经是平桥城区最古老的街区,商业最发达区域。为留住平桥记忆,让古老的街区焕发新活力,2019年以来,平桥街道对古井街科学设计和布局,进行保护性综合改造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