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在宜家宝山店、北蔡店推广?宜家方面暂未明确回应 ■能否在其他商场推广?存在停车时段相冲、管理成本提高等难题,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宜家中北店停车价格:宜家徐汇店开放夜间停车?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宜家中北店停车价格:宜家徐汇店开放夜间停车

宜家中北店停车价格:宜家徐汇店开放夜间停车

■能否在宜家宝山店、北蔡店推广?宜家方面暂未明确回应 ■能否在其他商场推广?存在停车时段相冲、管理成本提高等难题

晨报记者 谢 竲

日前,宜家徐汇店门外竖起一块“开放商场停车库夜间停车”的告示,每日18时至次日9时250元/月的收费让不少车主蠢蠢欲动。不少家住宝山、浦东的居民也纷纷提议:是否能推广至宜家宝山店、北蔡店,对此,宜家方面暂未明确回应。

记者调查发现,市中心主动开放夜间包月停车的商场很少,大多数商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业内人士表示,相较于大型商业购物中心或高端商场,商务楼宇开放夜间包月停车的可行性更高,此外,本市部分医院、学校的车位分时共享模式也正在逐步探索中。

先行开放百个夜间车位

宜家徐汇店位于漕溪路,日前门外竖起一块“宜家徐汇商场停车库夜间停放细则”的告示牌,上面写着:为了缓解周边小区居民停车难的问题,地下停车库实行错时开放停车。收费标准为250元包月,单次收费每晚20元,夜间停靠时间为每日18时至次日9时,其他时段仍采取原按时收费的标准。 据徐汇交警部门介绍,宜家徐汇店地下车库有700个车位,在白天营业高峰过后,夜间空置率较高。而附近的尚汇豪庭、金谷园、田林新苑等小区夜间都不同程度存在居民停车需求。经沟通协调后,宜家徐汇店向社会开放过夜停车服务,先行开放夜间停车位100个,并实行定点停放、统一管理,然后再视情考虑全部向社会开放。

全时段停车每月600元

宜家徐汇店的夜间停车告示一公布,立刻引起了不少顾客的兴趣,市民冯先生便用手机将停车细则拍了下来,家住徐家汇附近的他觉得,无论是包月或是单次,自己今后总是用得上的:“我住在老小区,‘抢车位’已经好几年了,下班回来晚了找不到车位,有时候只能停在小区门口,宜家的定价也不高,这样的模式至少可以‘江湖救急’。”

不过,从徐家汇步行至宜家徐汇店约有2公里的路程,交通不便是否会成为最大的“拦路虎”呢?冯先生指了指停靠在路边的各色共享单车说:“我可以通过共享单车‘短驳’往返,共享停车加共享单车,这也是一种创新。”

也有市民表示,如果选择了在宜家夜间包月停车,到了周末依然是个麻烦:“双休日我还得特意一早起床挪车吗?”

对此,宜家徐汇店夜间停车服务联系人吴先生表示,有此顾虑的车主可以选择每月600元的全时段停车方案,即不受夜间停车时间段的限制。

宜家徐汇店夜间停车方案对外公布不久,宜家方面暂未透露车位预订情况。

全面推广有一定困难

事实上,商业场所推行错峰停车、夜间停车的模式并非新鲜事。司机邱师傅在某企业开班车,每天下班后将大巴停在家附近的大型超市停车场:“小区车位紧张就不谈了,就是有车位,大巴车也很难停,三四年前我用相对便宜的价格,包了一个夜间停车位。”

黄浦区豫园地区由于区域内多为老式里弄,停车资源严重不足,私家车乱停现象屡见不鲜,在去年交通大整治期间,黄浦公安便与辖区内部分社会停车场管理方进行协调。随后,鄂尔多斯商场便以夜间停车300元/月和400元/月,开放地面及地下400个停车位,大境路停车场以全天550元/月提供100个停车泊位,实行社会停车资源的错时共享。

目前,上海大多数商场的停车场一般只是配合营业时间开放,那么,这种夜间包月停车模式是否可以推广到全市各大商场呢?黄浦、静安、徐汇等区部分商场的市场部、公关部负责人表示,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困难。

首先是停车时段相冲的问题。目前大型商场、购物中心多配备有大量餐饮、娱乐设施,停车库的晚高峰时段往往要延迟至21时,周末甚至更晚,而需要错时停车的对象大多为白领,使用时段集中在18时-20时,某商场负责人表示,“高峰时段顾客进出停车库都要排队,如果再加上周边居民使用车位,可能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其次是管理难点。如果开放夜间停车场,商场方面就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成本,与此同时,商场方面还要顾虑到顾客与夜间停车车主之间可能出现的碰擦、剐蹭等纠纷,再加上部分车主不按时驶离停车库、甚至造成“僵尸车”的管理痛点。有商场负责人直言:“停车库收费并非商场的主要收益来源,其本身也是为顾客提供的附加便利,如果要以分时包月的形式对外开放,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此外,还有一部分商场的停车服务并非自营,而是通过外包或借用商务楼停车库的模式进行,在店内消费的顾客可凭购物小票获取免费停车的服务,而如果要对周边居民开放夜间停车,商场方面并没有决定权。

商务楼学校更具操作性

市交通委本月上旬公布,其推行的“上海停车APP”平台与首家第三方企业上海杰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并启动数据对接工作,届时车主可通过错时、定时、预约等方法,实现错峰停车、盘活停车资源,而杰汇科技旗下的“捷停”APP目前已有分时段包月停车方案供车主选择。

记者在该APP的“包月服务”一栏中看到,其提供的大多为商务楼、超市、酒店、学校的包月车位资讯,而提供夜间包月停车服务的大多是商务楼宇,价格各有不同。例如光大会展中心的“休息时间”套餐为300元/月,可在法定工作日的18时至次日8:30以及法定节假日停放,沃尔玛上南店则提供200元/月、工作日18时至次日9时的错峰停车服务等。此外,学校、医院也惊喜“上榜”,如位于徐汇区斜土路的中山医院东院停车场就开放了法定节假日及工作日17时至次日8时的包月套餐,每月收费500元;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为300元/月,服务时间为节假日及工作日18时至次日9时。

杰汇信息科技公司总经理姚逸涛表示,停车收益对大型购物中心、高端商场而言,只占总盈利的很小一部分,同时还需要承担时段控制等难点,所以开设夜间分时包月的确存在不小的难度。相较而言,中小型商业场所以及商务办公楼的可操作性更强:“一般而言,这些场所的上下班时间相对比较固定,而停车收益对物业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不过姚逸涛也强调,为了保证停车库工作日的正常使用,并避免可能造成的时间冲撞,在决定开放车位数量时,除了考虑附近小区具体需求外,一般还是会留有一些冗余:“比如靠近宜山路地铁站的文定生活家居创意广场,夜间只开放50%的停车位,而由于附近需求量大,目前已经全部约满。此外还有学校和医院,比如在交大,我们一期试点了30个校内车位,一个月内已订空,目前正在考虑开发二期的60个车位。”

而提及管理成本高、难度大等问题,姚逸涛表示,根据如今的智能技术,已几乎可以在零人工运营的基础上,实现停车库电子化进出、计时和缴费等,如果有超时停放的情况发生,系统也会根据停车场正常的收费标准来收取停车费:“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还算比较乐观,绝大部分车主也已习惯了先消费、后缴费的模式,有车一族也大多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

据姚逸涛透露,“上海停车APP”今后还将开放“共享车位”模式,由停车场甚至个人自主上传闲置车位的信息,分享给有需要的车主:“这种共享模式会更加灵活,有待我们更多地去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