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大范围的宣传,首映票房不理想,上映两天豆瓣都没放出评分,看来11月19日首映的《铁道英雄》不太行。

战士的情怀诗(铁道英雄情怀够了)(1)

在之前有限的宣传中,制片方一直在强调这是个全新的,关于隶属八路军第115师的“鲁南铁道队”的抗战故事,和家喻户晓的50年代小说《铁道游击队》没啥关系。

和《铁道游击队》没啥关系,可为啥剧中人物叫老洪,谁不知道《铁道游击队》的男一号叫刘洪,平常大家都叫他老洪啊?

其实有没有关系并不重要,蹭IP也没人笑话你,能原创出来好故事观众更佩服你。

战士的情怀诗(铁道英雄情怀够了)(2)

但不管你导演咋解释,故事没啥新意,剧情略显平淡,高潮急促简单,首映周没掀起观影高潮或讨论热度来,就证明影片基本是不太成功的。

甚至有种四不像的感觉,氛围的塑造让人以为要拍成紧张、刺激的铁路版《悬崖之上》,但始终又紧张不起来,或者说刚要紧张,气就泄了。

原本的铁道游击队也是有动作场面的设计,这也是电影重点要呈现给观众看点的,可惜又浮皮潦草。

战士的情怀诗(铁道英雄情怀够了)(3)

又以为是要拍成《罗曼蒂克消亡史》一样,美感画面、浓厚氛围,不经意的消解危机,铺垫过后的高潮就像古龙书中的小李飞刀一样,怎么飞出的刀从来没有人看清楚过,可惜又不是。

《铁道英雄》里能看到很多电影的痕迹,但没有达到上面任何一部电影的高度和质量。

说文艺吧,缺少诗意的语言和镜头,讲故事呢,又节奏不稳,太过温吞。

战士的情怀诗(铁道英雄情怀够了)(4)

幸亏有张涵予和范伟两位影帝撑着,片中的两个亮点也都集中这两人身上。

一是张涵予在暗巷杀叛徒时,表现像成龙一样,随手拿啥都可以当武器,顺手掰下来冰溜子就插进叛徒胸膛。

可惜揪出叛徒的过程没啥波折,叛徒也没给他们带来啥伤害,浪费了一个设计。

战士的情怀诗(铁道英雄情怀够了)(5)

二是范伟在结尾杀汉奸时,风轻云淡不留痕迹地顺手丢出一个手雷,动作洒脱得像扔手雷的小马哥。

那他是怎么露出破绽被抓住的呢,又交待的不够,这不才是观众希望看到的嘛。

除了张涵予和范伟,其余的演员还有像经纪公司在宣传的“卷土重来的俞灏明”,海报上写的是“情报能手”,但观众自始至终也没看出“能”在哪儿。

战士的情怀诗(铁道英雄情怀够了)(6)

还记得《铁道游击队》的老版电影和电视剧里,那么多配角也都个性鲜明,喜欢弹琵琶有小聪明的小坡,莽撞的鲁汉,强悍的彭亮、林忠等等。

可是这些观众想要看的,在《铁道英雄》里都看不到。

而其实按导演想法发生在工业小镇里的故事,很多角色应该和所干工种一样各自有所专长才有意思。

战士的情怀诗(铁道英雄情怀够了)(7)

气氛渲染到位了,但是没有相应的细节相匹配。

看着三十年代末的鲁南地区,隆冬腊月冰天雪地的,日军高级情报军官驾临小城临城如柯南一般,铺垫足够,但始终没有斗智斗勇的情节和场面。

观众看《铁道英雄》不就想看“爬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车站和铁道线上,是我们杀敌的好战场。我们扒飞车那个搞机枪,撞火车那个炸桥梁,就像钢刀插入敌胸膛,打得鬼子魂飞胆丧。”吗?

战士的情怀诗(铁道英雄情怀够了)(8)

《铁道游击队》的故事应该说流行了五六十年。

五十年代末的经典电影太过古早不肖说了。

80年代中期的电视剧,曾经风靡全国,由那个年代的中国影坛硬汉代表张甲田主演。故事有点南斯拉夫的《黑名单上的人》的意思,但据说改动不小,原作者并不满意?

战士的情怀诗(铁道英雄情怀够了)(9)

2005年也翻拍过一次电视剧,但时代不同了,这一部也顺手拍成了抗日神剧。

片中没什么太知名的演员,演刘洪的赵恒煊在90年代初饰演过有点知名度的武侠剧《白眉大侠》中的白眉大侠。

战士的情怀诗(铁道英雄情怀够了)(10)

女演员史兰芽算是知名度比较高的,三十年前演过《围城》里的唐晓芙,三十年来没啥太知名的影视作品出来,倒是婚恋消息上过几次报纸。

和巍子谈过五年恋爱,结过三次婚,第三段婚姻是和“李云龙”李幼斌在一起的老少配。

战士的情怀诗(铁道英雄情怀够了)(11)

这一部《铁道游击队》据说是原著作者刘知侠的夫人亲自担任了艺术顾问,忠实原著,是对原著改编最成功的一次。

以往每次金庸活着的时候,每到金庸剧开播的时候,都会有宣传稿说这是作者最满意的作品。

这是一部以刘洪和芳林嫂的感情为主线的电视剧,可以想象是更符合收视的需求。

战士的情怀诗(铁道英雄情怀够了)(12)

在第一部拍竣播出五年后,又拍了续集。

续集里阵容依然谈不上强大,男一还是“白眉大侠”,女一也依然是史兰芽。不过男配里出现了久违于观众的程前。

续集成了狗尾续貂,豆瓣上评分极低,仅有4.7分,这已经是观众们开始对抗日神剧反省的时候了。

战士的情怀诗(铁道英雄情怀够了)(13)

其实《铁道游击队》的IP还是可以的,在这部《铁道英雄》上映的此时,网上还能找到另一部《铁道游击队》电影即将开拍的消息。

但找不到任何相关讯息,导演是个拍了几部网大的导演,应该没啥值得期待。

前几年,目前在银幕上日渐落魄的大哥成龙还蹭着IP拍了部《铁道飞虎》,可惜拍成了和潘长江的《举起手来》差不多的“神片”,口碑和票房双输。

战士的情怀诗(铁道英雄情怀够了)(14)

说《铁道英雄》剧本不够扎实,还还可以举例处硬伤:盘尼西林,也就是青霉素。片中铁道队冒着生命危险扒火车抢下来的敌人军用物资,其实在1939年还没被制造出来。

尽管英国的弗莱明爵士1928年发现青霉素,但是真正从青霉素提纯研发成盘尼西林却经历了十多年的时间。

直到二战开始的1943年,美国才最先在全世界实现了青霉素的量产,1944年盟军开始全面反攻时盘尼西林才实现了工业级的产量。

战士的情怀诗(铁道英雄情怀够了)(15)

日本则是在1944年12月和1945年1月,才两次在实验室里研制成盘尼西林。盘尼西林在日本二战战场上的应用大概只有二战结束时东条英机自杀时。

而在电影中的1939年,是绝无可能出现盘尼西林的,这是一种穿越。

这种冷知识一般观众不知道没啥,但是作为电影剧本来说,出现这样的错误,不严谨的帽子戴上是没有任何毛病的。

可是你要批评说主创不严谨,宣传方会拿出剧组如何真实还原了那个年代的火车站、车厢里的摆设。

战士的情怀诗(铁道英雄情怀够了)(16)

包括那个年代的自行车也还原得可以,但自行车追逐戏没看到,连2005版神剧的《铁道游击队》都有大量可看的自行车特技呢。

导演曾经调查了三十年代山东地区曾经遭受过数场严重的雪灾,那意思就是你别以为电影里那雪景好像东北似的,其实那时候鲁南就那样。

只是没弄明白,为啥电影非要取个雪景呢,据说多花了好几百万,这对于经营上举步维艰的华谊来说有点雪上加霜吧,目测这电影票房很难挣出成本来。

战士的情怀诗(铁道英雄情怀够了)(17)

电影里的情节在别的季节也没有啥违和的。

除了张涵予拿着冰溜子之外,嗯,也可以顺手拿个镐把嘛。唉,资本的事儿,说了咱也不懂。

人物角色表现除了几位主演外,要么苍白无力,要么泯然众人,所以像海报上“情报能手”一类的,还不如魏晨饰演的“武器专家”亓顺,多少还有点表现。

战士的情怀诗(铁道英雄情怀够了)(18)

而在需要表现的时候,例如女护士怎么被敌人发现了,怎么脱的身,这些应该在镜头里表现的情节反倒是一笔带过了。

最后说回来,在面对和“铁道游击队”的联系时,导演一直在说没有任何关系。没有关系,为啥还要用“铁道游击队”的歌呢?

这年月影视作品宣传消费情怀很常见,也没啥异议,但是嘴硬不承认就没意思了。

战士的情怀诗(铁道英雄情怀够了)(19)

倒是路演时,还找来刘德华和张涵予、范伟叙十六七年前拍《天下无贼》的旧,再让华仔现场来两段“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导演杨枫描述了这个缘分:17年前的一列火车上,《天下无贼》讲述了一个盗亦有道的故事;17年后,另一列火车,穿越时空回到抗战时期,刘德华用歌声与老洪、老王对话,向英雄致敬,颇有一种意识流的美感。

不知道导演有没有意识到,演员们的缘分到了,但是电影真的差点儿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