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一组大数据(截至9月11日)兴和县计划利用3年时间,投资7.7亿元,完成全县161个行政村的“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任务。

新建或改造房屋1190户、维修加固2034 户、转移置换320户。

硬化街巷301公里。

完成安全饮水工程65处、惠及2.1万人。

建成标准化卫生室82个、在建10个;文化活动室完工66个、在建26个;便民连锁超市完工75 个、在建17个。

举个例子给你看!

兴和县是市吗(兴和县变化忒大了)(1)

城关镇西官村改造前全景

兴和县是市吗(兴和县变化忒大了)(2)

城关镇西官村改造后全景

地点:兴和县城关镇西官村

张进元(城关镇西官村村民)家:朱红色大门、3间簇新的大瓦房,波斯菊开得正艳。

进到屋里,赫然可见一面挂在墙上、裱在木头框里的党旗,东墙上还有一幅有着“共产党好”字样的剪纸作品。

几个月前,村里最脏乱差的地方,变成了工程规划建设的小公园。以前的这里:破房烂院,到处是垃圾和牲畜的粪便。夏天蚊蝇乱飞,冬天脏水结冰,臭得很。一刮风,尘土飞扬,把人眉眼都变了,没法儿提!

规划这个小公园的时候,村党支部书记樊宏海挨家挨户做工作。说实在话,起先我有点儿排斥,觉着这个事不靠谱。后来,镇长赵军也上门来了,他说,给你砖和水泥,你自己盖处新房。这一片修个小公园,大伙儿有了个休闲娱乐的地方。两全其美,不是挺好?我心想,的确划算。这么好的事情哪里找去?就说,干!盖新房和翻修院子一共花了9万多块,政府补贴了两万七。要是没有这些补贴,我再攒几年也不一定能盖起这房。

补贴不说,驻村干部也帮了大忙。猪圈盖在哪儿,院墙垒多高,咋盖实用又美观,都是干部们给出的主意,搞的设计。他们还亲自动手搬砖撂瓦,什么脏活儿累活儿都干。咱们住新房,包户的干部比咱们还忙,干活儿比自家人还踏实。我觉着呀,干部们再也不是印在画儿上的人人了,而是实实在在为庄户人着想的人。

有些还在观望的村民,看见我家盖了新房,修了院墙,都坐不住了,追着村干部问,这么好的政策,什么时候轮到他家。村里原先三分之二是土房,现在全盖了砖瓦房。走在修得平溜溜的水泥路上,我由不住想笑。过去家家户户预备几双雨鞋,下雨天没雨鞋根本出不了门。现在,人们穿上拖鞋就往外头跑,村里的街巷打扫得像家里头一样干净。晚上还有路灯,照得明晃晃的,跟城里一模一样。

村里新盖了卫生室和便民连锁超市,超市里安装了助农金融服务终端,取款、转账、缴费、查询一会儿就办了,真是方便。

过去几十年,我们吃水就靠院子里那口浅水井,三脚架架着辘轳,一桶一桶往上摇。后来条件好了,买了水泵,是省了不少力,可是一到雨天,抽上来的水又黄又浑。现在好了,打开水龙头,自来水哗哗往下流,这水清亮亮、甜津津的,好喝。以前一做饭,家里油烟亘地,墙上头多会儿都结着一层油污。搬进新房以后,我和老伴儿商量买了一台抽油烟机。现在家里干净多了,墙白淋淋的,玻璃亮盈盈的,看着就喜欢。

镇长赵军说,城关镇的“十个全覆盖”,政府最少投资了3700万,拆了重盖的院子有二百七八十处,翻修的院子有400多处。

有产业、有钱:

我们村紧靠县里的兴旺角工业园区和乌兰察布市综合物流园区,工人多,现在路修好了,来往又方便,村里人就开始琢磨开饭店、办农家乐。拿县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郭翔宇的话说,就是发挥我们村的地缘优势,打造餐饮业一体化服务体系。村民自己养殖、种植,提供绿色产品,吸引附近的工人和城里人来吃饭。条件好的、脑子活泛的人家,盖房一盖就是六七间,干甚? 开农家乐!

离我们村儿几十里的鄂尔栋镇二号村有个叫张焕平的老汉,会剪纸手艺。他们村建文化活动室,他的手艺派上了用场,专门成立了“民间剪纸艺人·张焕平工作室”,村里大人小孩都跟他学。他剪的《“十个全覆盖”掠影》都说不赖,好多人都去参观。

来源:内蒙古日报

记者:高雪芹 皇甫美鲜 院秀琴 韩雪茹 史美越

编辑:梁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