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苏联三级巡洋舰(苏联陆地巡洋舰)(1)

T-35

坦克发展的早期,很多人都认为坦克应当像海上的巡洋舰一样,拥有大量的火炮和厚实的装甲,因而出现了不止有一个炮塔的“陆地巡洋舰”。T-35重型坦克是苏联以伏罗希洛夫元帅的名字命名的N174机器制造厂设计的,1933年由哈尔科夫蒸汽机车制造厂批量生产,1936年开始在苏联红军中列装,1939年停产。总计生产了六十余辆。

现代苏联三级巡洋舰(苏联陆地巡洋舰)(2)

T-35

T-35坦克的战斗全重为50吨,乘员多达11人。T-35有5个独立的炮塔(含机枪塔)。不过,这5个炮塔是分两层排列的。主炮塔是中央炮塔,在最顶层,装1门16.5倍口径的76毫米榴弹炮(后改为24倍),携弹90发,另有1挺7.62毫米机枪。下面一层有4个炮塔和机枪塔;两个小炮塔位于主炮塔的右前方和左后方,两个机枪塔位于左前方和右后方。这样布置的好处是,火力配系和重量分布比较均衡。不过,除了主炮塔可以360°旋转外,其余4个炮塔和机枪塔只有165°~235°的方向射界。也就是说,由于总体布置上的限制,不可能将5个炮塔的火力全部集中到一个方向上。两个小炮塔上,各装1门45毫米坦克炮(弹药基数共200发)和1挺7.62毫米机枪,两个机枪塔上各装1挺7.62毫米机枪。3门火炮、5挺机枪,在20世纪30年代堪称是火力超群的“陆地战舰”。

现代苏联三级巡洋舰(苏联陆地巡洋舰)(3)

T-35

T-35坦克的动力装置为一台368千瓦(500马力)的航空水冷汽油机。传动装置为机械式,行动装置采用平衡式悬挂装置和小节距履带,每侧有8个小直径负重轮。坦克的最大速度为3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150千米。其装甲厚度达10~30毫米。

现代苏联三级巡洋舰(苏联陆地巡洋舰)(4)

T-35

20世纪30年代,在T-35首次亮相莫斯科红场阅兵时,苏联向世界证明了它制造最复杂、最重型的坦克的能力。一时间,T-35成了苏联军事工业的骄傲。德、法、英等军事强国都非常推崇,将其作为多炮塔坦克的标准,纷纷仿效。

现代苏联三级巡洋舰(苏联陆地巡洋舰)(5)

T-35

T-35坦克的生产总数为60辆,卫国战争初期,T-35坦克作为特种装备服役于预备役坦克团,参加了莫斯科战役,其庞大的体型倒把纳粹吓了一跳。但T-35只是个样子货,设计严重脱离战场实际,体型过于巨大但装甲过于薄弱(正面最大只有30mm),很容易就被德国坦克击穿。第8方面军的48辆T-35在战斗的第一个月就大部份损失,7辆战损,其余的因机械事故来不及修理而被遗弃。莫斯科战役后,T-35销声匿迹,也意味着多炮塔坦克的没落。T-35坦克虽然火力强大,但机动性差、防护性差的弱点也十分突出。

现代苏联三级巡洋舰(苏联陆地巡洋舰)(6)

T-35

“三头六臂”的T-35并不是战场上的骄子。它装甲太薄,机动力太差,火炮也不够有力,既无法摧毁敌军的新型坦克,又承受不住反坦克武器的攻击。而且它人高马大,倒成了战场上最好的靶子。说到底,T-35只是作为步兵支援武器而设计生产的,根本不是单炮塔专用坦克的对手,苏德战争爆发没多久便被消灭殆尽。“三头六臂”的“陆地巡洋舰”最终成了中看不中用的摆设,只能在博物馆里了却余生,任人凭吊。

现代苏联三级巡洋舰(苏联陆地巡洋舰)(7)

T-35

现代苏联三级巡洋舰(苏联陆地巡洋舰)(8)

如果喜欢请关注@鹰扬纵横,更多精美图文等着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