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粲然

几年前经书法老师介绍,我结识了拉京胡的徐老师。回忆起我学唱的经历,还是真有意思呢。

一、初窥京剧

三年前跟老师学唱时,徐老师对我点评最多的话是:不准。就是说音高不对,总是黄。要么就是说我抢过门了。我自己也知道,在家里觉得练习得已经挺好了,一上琴,就吓得心慌,不知该在何处开口唱,也不知该在何处闭口不唱。为此,我还请一个前辈专门给我提醒何时该张口。这个状态持续了大概有好几个月呢。后来,我好象知道该何时开口了,也不觉得心慌了。而此时,那位前辈已经非常习惯给我提示何处开口,所以会时时给我提醒,我却感到他的提示让我有点不舒服。我现在明白,是因为我已经过了那个需提示期了,我成长了一点了。

这时看到别人能很唱长的段子或唱得的声音很响,我都表现出很羡慕的样子,徐老师却对我说:你才学,以后你也能唱成那样。我当时觉得特受鼓舞。有时他人说我唱得不流畅等,徐老师总是站出来保护我,说我才学。

二、贪多不嚼

一年多后,好象觉得自己挺行了,就憋着劲学新段子,我记得有一次我到国外旅游,还拿了4首新段子曲谱,不停地听,旅游结束,就觉得自己会唱了。于是就在老师处上琴唱。徐老师帮我拉了几次琴,对我说,不能像熊瞎子掰包谷,掰一个扔一个,要学一个成一个。我知道了自己的问题,于是就盯着一个曲子唱。正好,参加的学习班结束有个总结汇报演出,我就报了一个张派西厢记的《先只说》。徐老师陪着我对这首曲子一句一句地抠,总算是在规定的时间将曲子抠完。我的那首曲子被排在最后演出,结果还行,我觉得没有跑调、没有哑声。作为一个学京剧仅一年多的票友来讲,我对自己还是满意的。

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正因为体会到了老师带着我一句句抠的好处,我知道,要想能唱得像样子,得真下功夫。

1.如何练习

我听人说过: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那我就曲不离口吧。我每天至少都会唱1~2支曲子。

A.听

当要学一支新曲子时,我会将曲谱打出来,先听,听上名角唱,听几十遍,耳朵熟了,心也熟了,但口出来的却不一定对。然后再对着曲谱边听边看,找到自己唱得不对的地方,标注出来,再听再唱。有时跟着伴奏唱,有时是清唱。

B.思

唱熟了,再去了解角色唱这首曲子的背景、感受和情绪,再去揣摩名角是怎么表现这种情绪的。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春秋配》中的一句词”想亲娘和老父心乱如麻”,每次唱这句时心里充满悲凉和哀怨,想那个被后母迫害的小女孩生着病还得去打柴,不由得悲从心中起,泪由眼中流。唱时眼中有泪口中是泣声。就这个问题,我问过徐老师,老师告诉我,是你要打动观众,让他们哭,而非你哭。噢,原来这样,I see。

C.练

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去练习,做饭时、骑车时、洗澡时都是我练唱的好时机。有一次,甚至有一个打扫马路的女清洁工,拦住我,希望我能唱几句给她听,我当时是又好气又好笑又得意,我的京剧竟然打动了基层劳动人民,这真是太难得了。

2、怎样将声音练”大”

问过徐老师,老师告诉我要有足够强的气息和准确的发声位置。就是通过将较强气息打在合适的位置而使音量变大。

A.练气

利用闻花的方式,练习慢深呼吸,将气息沉于小腹,甚至是腰的四周,吐气时以前是慢匀地像吹灰一样吹出。

B.找准发声位置正

母音在中腔或上腭有一个气息的集中点,将气打在这个点上,发出的声音会比较响。我曾经自己总结过,可按京剧的辙口练习发声:野、依、哎、安、恩、啊、噢、昂、翁、呜。经常练习,不仅单个字地练,还要在句子中体会并不断尝试。

3、怎样将声音练 “亮”

亮是指音色净、纯、匀,有时还会呈现出金属音。

A.使用共鸣腔

音色主要是由共鸣腔来决定,发声时需根据音符的高低来用头腔、口/鼻腔、胸腔来发声。当音符很高时,就会用到头腔来发音,那时会感到声音会穿过头脑发出,这样的高音并不太多。

大多是用口/鼻腔发声,京剧的发声会稍微偏前一些。但就在口/鼻腔内气息着力点上靠上一点或靠下一点,虽然音高是一样的,但出来的音色是不同的,越高,音色越亮。

B.控制气道

具体实践时是将舌面略抬高,使之与上腭之间的空间小些,气道空间就窄些,气息通过时摩擦力就大一些,音色就会亮些。

C.巧用声带

还有一个声带发音的问题。可以简单理解声带也是肌肉,适当的锻练它,使它的弹性变强,音域也会变大,就是能唱更高及更低的音。

对女性来讲,因为声带短而窄,所以比男性更易发出较高的声音,但发出的声音比较单薄。有时我为了发出更加薄亮的声音,会将声带拉得过紧,但这样会触及口腔的其它部位,从而引起咳嗽,这时,我就知道,我过度使用声带了,应避免。应该更多地让共鸣区来承担这个作用。

D.识别流派特征,找合适自己的流派学习

我感觉青衣各流派在发音上的差别主要就体现在发音的位置和气息强度及变化的控制这两个环节。

梅派发音时位置略靠前,气息中等强度,发出的声音端庄、雍容华贵、大气;程派位置靠后些,气息支撑较强,发出的声音有点悠长回味;荀派的口腔内气道空间最窄,发出的声音非常俏丽活波;尚派我没有接触过,不详。张派则是气息强劲,发声位置略偏上靠后,音色亮丽,有感染力。

4、声音还需“宽厚”

对音乐的表现力来说,仅有高亮还不够,声音的宽厚是很重要,这样才能呈现出音色的丰富和饱满,才能更好表达角色。但宽厚对女性来讲是很难的,因为这有先天因素。所以后面还有更多的东西需要学习练习掌握。

四、展望

在家怎么学京剧(享受学唱京剧)(1)

所有的这些,都是在学京剧路上揣摩理解到的,也可能是必须经历的,更是让我感到开心愉快的,它让我得到了享受。而这只是第一步,我还只学了一点点唱,表演都还没有接触呢。未来道且长着呢。

我现在也只能唱西厢记里几段唱腔,其中《先只说》还算凑合,《斟美酒》《碧云天》我也比较喜欢,望江亭里《只说是》也还算能唱得不让人讨厌。

我想未来只有经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后,才有可能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