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的“充电功率”是什么呢?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吧

在完整的充电过程中,被拎出来讲的“充电功率”往往就三种:

他们分别是「插座输出功率」、「充电器输出功率」、「电池输入功率」。当然了,这只是我个人习惯性的叫法。也有人将「充电器输出功率」称为「充电器端功率」、将「电池输入功率」称为「手机端功率」,根据不同人的叫法,他会有不同的名字。

为什么要区分这三种功率呢?很简单,【降压损耗】!

无论是从插座到充电器,还是充电器到手机,都是一路降压下来的,过程中必然产生不可忽视的损耗。

手机充电的功率多少合适(手机充电功率是什么)(1)

如果混为一谈,就不免产生很多误会了。A手机,我说实测功率110W,你说实测功率100W,他说实测功率90W,不吵起来就有鬼嘞。

所以,我呼吁:谈“充电功率”时候,说清楚是哪种功率。这是个良好的表述方式。

同时,谈“充电功率”,必然会谈到功率大小。三种充电功率,也拥有各自不同的监测仪器(方式)。

1.「插座输出功率」的监测仪器:电流表插座

优点:不受协议影响,避免“协议握手失败”的尴尬场景出现

缺点:仅可查看功率,无法得知充电握手协议

2.「充电器输出功率」的监测仪器:充电检测仪

优点:可查看充电器电压、电流、功率。高端产品可显示握手协议。

缺点:存在“不支持xx协议”导致无法充电的可能

3.「电池输入功率」的监测方法:Accubattery等同类型读取系统数据的电池数据监测软件

优点:可查看电池电流、电压、温度,不需要花钱购买硬件设备

缺点:电池输入功率≠充入手机的功率,毕竟元器件是耗电的。同时大部分APP仅仅显示部分数值的瞬时值。

就我本人而言,即使拥有硬件检测设备,在日常较高频的关注充电功率体验中,依然是软件查看电池输入功率最多,谁让他方便呢。至于“电池输入功率≠充入手机的功率”的问题,开飞行模式、息屏可缓解。

最后,聊个充电功率转化率。

首先大家必须知道,因为充电方案、充电器元器件等诸多不同,所以,各设备转化率必然不同。

因为电流表插座还没买,所以手里几个充电头的【插座——充电器转化率】我还不得而知。不过Mi10U的【充电器——电池转化率】可知,约85%。

同时,Mi10U还有个无线充的【充电器——电池转化率】,因为是无线同时还有风扇,所以这个数值就比较低,约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