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论名词解释(信息的半衰期)(1)

半衰期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指的是放射性物质减少一半质量(辐射衰弱)所需的时间。

这个概念其实很好理解。根据爱因斯坦最著名的质能公式 E=mc²,能量即质量,任何释放能量的物体都必然会减轻质量。

最近,我看到有人[4]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他说信息也有半衰期。信息的半衰期指的是,一半的信息量变得无关紧要或者彻底过时所需的时间。

以报纸为例,出版当天的价值最大,第二天再看,价值至少减半,所以报纸的半衰期是一天到几天。微信和微博的半衰期也类似,早上发的朋友圈,晚上就不太有人看了。至于即时消息或聊天的半衰期就更短了,只有几个小时。

当代社会的趋势是,信息的半衰期越来越短,有一个词叫做“快餐文化”。以前,一本新书可以在书店里卖几年,现在卖几个月就下架了,被新的出版物取代。大部分书籍的半衰期就是几个月到一年。

如果你写过软件文档,就会对半衰期有切身的体会。一旦软件版本升级,以前文档的价值立刻大减。我为 React 0.14 版写过教程,短短几年中,它的 API 至少变了三次,每变一次,原始教程的价值就降低一半。一算就知道,经过三轮半衰期,文档的价值只剩下八分之一。

我的建议是,不管你写什么,尽量写一些半衰期比较长的内容,这样有利于提高内容的使用价值(也是提高你的劳动的价值)。有些朋友喜欢发朋友圈和社交媒体,花了很多时间,但是内容马上就过时了,也没法重复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