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四谈毫发之间

11师/李郎杰

近日在阅读中发现,有的作者对一些同音字使用较随意,欠推敲,欠缜密,欠严谨,影响了行文质量。这好比见到一个人,一眼望去仪表堂堂,风度翩翩,气宇轩昂;可是近看细看,脸上细细绒绒的苦毛没修,胡须没刮,鼻孔毛没剪,这就给人对你的印象打折扣了。又好比饭桌上一盆香喷喷的汤里掉进一只小小的苍蝇,倒人胃口,使人不爽。

话扯远了点,言归正传。

两人相处在于细节(四谈毫发之间)(1)

一、关于“已"和“以”。

先举个例:“已我的经历来说,大家早以清楚。”

这句话里的“已”和“以“就应该置换一下,改为“以我的经历来说,大家早已清楚”就合适了。为什么?因为,“已”的释义是:

(1)停止;

(2)副词,已经。

“已”可组词“已往”、“已经”、“已然”、“而已”、“早已”、“业已”等。当然,这个“已”在古代同“以”,但笔墨当随时代。

再说“以”。其释义:

(1)用,拿(如“以少胜多”,“晓之以理”,“赠以鲜花”);(2)依,按照(如“以音序排列”);(3)因,(如“何以见得”,“何以知之”,“不以人废言”);

(4)表示目的(如“以正视听”,“以待时机”);(5)跟“而”相同(如“城高以厚”,“地广以深")。

“以”可组词“可以”、“以为”、“以前”、“以后”、“以上”、“以下”、“三日以内"、“县级以上”、“长江以南/北”、“五千以内”、“二十岁以下”,等等。

两人相处在于细节(四谈毫发之间)(2)

二、关于“及”和“即”。还是先举一例:

“很快平息了及将发生的事件”;“这事要趁早,一有准信请即时通知我"。这两句话中的“及”和“即",也应置换才对,改为“很快平息了即将发生的事件”、“这事要趁早,一有准信请及时通知我”就合适了。因为,“及”的释义:(1)达到(如“波及”、“普及”、“目力所及”、“由表及里”、“将及十载”);(2)赶上(如“及时”、“及早”、“望尘莫及”);

(3)比得上(如“论学习,我不及他”);

(4)推及、顾及(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5)用“及"连接的成分多在意义上有主次之分,主要的成分放在“及”的前面(例如,“出席晚会的有企业党政工团领导、机关干部职工及部分民工代表”)。

“及”可组词:“及时”、“及早"、“及格”、“及第”、“普及”、“危及”、“旁及”等等。

再说“即”,其释义:

(1)靠近,接触(如“若即若离”,“可望而不可即”);

(2)到,开始从事(如“即位”);

(3)当下,目前(如“即日”,“即期”,“成功在即");(4)就着当前环境(如“即景”);

(5)就是(如“非此即彼”,“荷花即莲花”);

(6)就,便(如“一触即发”,“招之即来”,“闻过即改”);(7)即使(如“即无他方之支援,也能按期完成任务")。

“即”可组词:“即兴”、“即可"、“即景”、“即将”、“即刻”、“即事”等。

两人相处在于细节(四谈毫发之间)(3)

三、关于“青"和“轻“。对青年人到底称“年轻人”还是“年青人”或“青年人”还是“轻年人”?我们先来看一份报纸的名称一一《中国青年报》,再看一部电影的名字《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这已经很明显了一一“年”前面用“青”,叫“青年”;“年”后面用“轻",叫“年轻”。

青年,是对年龄段而言。相对于幼年、少年、中年(中青年又总是联系在一起的)、老年而言。

而年轻,是说年龄数量少,年纪程度浅。

让我们来看看“青”的释义:

(1)黑色(如“青布"、“青线");

(2)绿色(多用于植物)或蓝色(多用于天空),如“青草”、“青天”;

(3)青草或没成熟的庄稼(如“踏青”、“看青”);

(4)青年(如“老中青”)。

“青”字可组词:“青年"、“青苗”、“青春”、“青蛙"、“青菜”、“青草”、“青山"、“青翠”等等。

再看看“轻”的释义:

(1)重量小,负载力小,与“重”相对(如“青装”、“轻如鸿毛”);

(2)数量少,程度浅(如“年轻”、“轻伤”);

(3)不用猛力(如“轻拿轻放”);

(4)不重要(如“责任轻”);

(5)不重视,不认真(如“轻视”、“轻率”);

(6)不严肃(如“轻薄");

(7)轻松(如“轻音乐”)。

“轻”字可组词:“轻轻”、“轻松”、“轻烟"、“轻舟”、“轻易"、“轻柔”、“轻薄”、“轻率"、“轻重”等等。

两人相处在于细节(四谈毫发之间)(4)

四、关于“梁”和“粱”。之所以要讨论这两个字,是因为我在媒体上看到有人将“黄粱梦"写成了“黄梁梦”。

我们先来看看“梁”的释义:

(1)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房梁");

(2)桥(“桥梁");

(3)物体中间隆起成长条的部分(如“鼻梁”、“山梁")。

“梁"字可组词:“栋梁”、“脊梁“、“桥梁”、“鼻梁”、“强梁“、“正梁”、“悬梁”、“山梁”、“大梁"、“跳梁”等等。

再说“粱"的释义:

(1)高粱;

(2)古指品种特别好的谷子;

(3)精美的主食(“膏粱”)。

“粱”字可组词:“高粱”、“膏粱”、“肉粱”、“稉粱”、“稻粱”、“粱米”、“粱饭”、“粱菽”等等。

再说“黄粱一梦"/“黄粱美梦",是中国古代《枕中记》中的著名典故。卢生在梦中享尽了荣华富贵,等到醒来,主人煮的黄粱还没有成熟,故称黄粱梦。意思是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对于“梁”、“粱”二字的区别,我编了一段顺口溜:

庄稼地里种五谷,

是谓稻黍稷麦菽。

粱梁音同义不同,

粱是米来梁是木。

两人相处在于细节(四谈毫发之间)(5)

文章是作者内在素质的外露。不能仅满足于及格,还要争取良好、优秀。

又是个见,又是抛砖,欢迎见仁见智,拍砖可也。

2018-8-28

责编:严京平《白浪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