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当事人家人的一些建议

大家都很清楚一个事实:一片被砍伐的原始森林的确可以依靠现代高度发达的农业技术一夜间被植满林木,但却无法一夜间让森林恢复原始兴旺的生机与生物多样化。 (本文节选自临床心理学自助书籍《走出焦虑风暴》)

同理,一颗正在体验慢性焦虑障碍 (强迫症-焦虑症-社交恐惧症)的苦痛心灵,在积极的自我调心过程中,最好能够拥有一定的家庭支持系统或一些社会支持系统,一些必要的阶段性支持,可以使其拥有更多的调心空间与修复空间。

当家庭中某个成员沾染了慢性焦虑障碍,那么借由一些对正见的提前了解,或许就可以避免因为一些莫须有的沟通障碍或无意的批判,让家庭成员(当事人)的心境再次处于“解放前”。

强迫症必治的20个方法(强迫症的自我治疗方法)(1)

而美国传奇式精神科医生及当代顶级心理学家弥尔顿•埃里克森,在这方面也以亲身经验告诉世人“信念”与“奇迹”之间的传奇关联。他成功地挑战了几位权威医师绝对性的限制性观念,多位著名医生认为他的小儿麻痹症及其他病症,很难让他像正常人一样延续应有的生命。不过他后来活到 70 多岁,比医生预想的多了 30 年以上。而在这 30 年中,他从“疾病”中学到了很多,似乎也因为疾病的助缘直接培育了他非凡的洞察能力以及独有的一些本领,至今依然是心理学界中的佳话。

这位传奇式心理学家,使用自己独特的心理疏导策略与治疗语言,在那个时代实现了许多不可思议的堪称奇迹的康复案例,在这方面恐怕至今也没有多少个心理学家可以超越他。

或许上帝为了让他在生与死之间留下一些作为,而特地为他设置了一份量身定做的心路历程,以助他完成自我人格修炼与夯实一份强有力的心理学技术。

有时候不是人类在疗愈“心理疾病”,而是“心理疾病”在疗愈我们。

所有的自助者通过心病的助缘,通过参考前人的一些经验,就一定会发现不少“症状”是在间接的协助我们加深自我认识以及卸下一些不合乎规律的深沉心识与执着心。

许多对现代心理学有杰出贡献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森田正马、弥尔顿•艾瑞克森、芙朗辛•夏皮罗等),在深入治学的前前后后中几乎也都深刻地体验过一些特定烦恼或焦虑情绪,而后几乎都从自身的特殊心路历程中挖掘到了宝贵的经验,进而促进了一些新理念的诞生。

所以,我鼓励广大的病友们务必坚定自己的积极实践与体悟,有时候不必去与他人的成功经验作比较,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种方法有例行就一定有例外,或许你当下所体悟到的方法亦是极具价值的新发现,因此有时候一定要独立思考,适当抛弃对“权威者”的迷信,同时也莫受一切世间消极的局限性观点的暗示,请勇敢地逆流而上,相信未来终将拨云见日。

或许有一天在你悟透了烦恼的来龙去脉时,你也可以整合出自己的理念与方便法,而后经由一些传播,利己利人,利人利己。

我们有体验慢性焦虑的心路智慧,就一定能够邂逅走出焦虑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