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

让我们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给当事人更快更好的司法体验)(1)

发生事故后怎么维权,伤情鉴定怎么做,获得赔偿究竟要等多久······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道路交通事故逐渐成为市民生活中的一件“烦心事”。为满足群众对道交事故纠纷案件公正高效处置的迫切需求,宜兴法院探索构建道交事故纠纷一体化处理“快车道”,并推出各类便民举措,为当事人提供更快更好的司法体验。

十天拿到交通事故赔偿款

从立案到调解,十个手指头没掰完就拿到了赔偿款,真没想到打官司能这么快

53岁的老黄看着银行卡上的到账通知,激动地说。

老黄是某外卖平台的加盟骑手,每天奔波于送餐路上,扛起家中大梁。2020年8月13日,老黄驾驶电动自行车送餐,途中与一辆小型客车发生碰撞,老黄摔倒造成头部、右踝等处受伤,在医院治疗16天。后经交警部门认定,小客车司机盛某负事故全部责任。16天的住院加上后期的休养,对一般人来说或许只是短暂的休息,但对老黄来说却意味着这段时间内都没有收入来源,整个家庭因此受到严重影响。为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022年3月22日,老黄来到宜兴市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一体化处理中心,寻求法律的帮助。

“您的材料很完整,今天就可以立案。”审查完老黄提供的材料,一体化中心立案窗口的工作人员立即指导其填写起诉相关资料,帮助办理立案手续。

像您这样涉及到伤情认定的案件,除了申请司法鉴定外,还可以向法院的法医进行咨询······

工作人员同时告诉老黄,中心有免费的法医鉴定咨询服务,如果双方都认可法医的咨询结果,就可以迅速进入调解环节,操作简单透明,十分便利。

让我们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给当事人更快更好的司法体验)(2)

法医鉴定交流

“法医的话我肯定相信的!”老黄当即提出申请,由法医针对其伤情出具了具体咨询意见:老黄的伤构成十级伤残,建议休息120天,护理期60天,营养期60天。被告盛某和保险公司对咨询意见均表示认可,未提出异议。

两天后,在一体化中心人民调解员的组织下,老黄与盛某、保险公司代表坐到了圆桌前。经过调解员的释法说理,三方都同意对案件进行调解。依据此前的法医咨询意见,人民调解员在电脑上填写了宜兴法院自行研发的要素式审判调解表,一键自动计算出了本案涉及的各项赔偿金额明细,并自动生成此次调解的笔录、调解协议和调解书,所有操作一气呵成,整个过程不到半小时。

最终,盛某赔偿老黄4000元,保险公司赔偿老黄18万余元,案件得到圆满了结。

老黄的案件只是众多案件中的普通一例。宜兴法院于2018年9月牵头成立“宜兴市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一体化处理中心”,开展道交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并于2019年3月成立江苏省首个专业化道路交通事故审判庭,探索交通事故涉诉纠纷的专业化集中化审理。多年来,宜兴法院道交庭以公正效率为先导,创新“法医 人民调解员 法官”速调快审模式,并积极开发“道交案件要素表”和“审判E工具”等应用软件程序开展要素式审判,大幅度提升审判质效,减轻当事人诉累。今年6月,宜兴法院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纠纷审理成功入选最高院全链条要素式审判技术攻关和创新应用试点。

“家门口的鉴定”温暖人心

司法鉴定是了解当事人伤情、确定交通事故案件赔偿金额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说,道交案件中的伤情鉴定,都需要当事人自己到鉴定机构进行,给当事人带来了诸多不便。

让我们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给当事人更快更好的司法体验)(3)

上门鉴定

2020年12月,74岁的吴大爷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受伤,因未能与肇事司机及保险公司就赔偿事宜达成一致意见,吴大爷向宜兴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肇事司机及保险公司支付赔偿金。

案件进入诉前调解阶段后,吴大爷的侄子提出申请,认为吴大爷在车祸后有些精神恍惚,要求对吴大爷进行精神伤残司法鉴定。法官查阅卷宗后,了解到吴大爷是村里的五保户,且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为了帮助吴大爷解决实际困难,法官专门邀请无锡的鉴定机构派出专业鉴定人员、保险公司理赔员,一同来到周铁镇棠下村,上门为吴大爷提供司法鉴定服务。

“您看这是几个手指?”“能辨认清楚吗?”······一个多小时后,现场鉴定工作顺利完成。

本来我正犯愁呢,想到专家还能到家里来鉴定,真是帮了大忙!

吴大爷的侄子拉住法官的手,感谢之情溢于言表。

一直以来,宜兴法院始终恪守“为民司法”理念,站在人民立场上想问题、干工作,努力让司法有速度有温度,让人民有保障、有温暖。针对群众对道交事故纠纷处理的一系列司法需求,道交庭专门设立便民鉴定服务中心,提供免费法医咨询、便民集中鉴定和上门鉴定等服务。同时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邀请法律援助人员常驻一体化中心,向困难当事人提供免费咨询和代理,解决群众燃眉之急。

2020年以来,已提供免费法医咨询470余次,为当事人节省鉴定费110万余元,为当事人提供便民鉴定服务2630余次,为当事人节省往来交通费等各项费用90余万元,提供法律援助服务300余次,节省代理费150余万元。

给当事人更快更好的司法体验,宜兴法院努力构建“让百姓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让法官快办案”的道交案件审判新格局,将公平效率与司法温情深度融合,以行动实践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庄严承诺。

宜兴法院不断增强服务意识,立足审判职能,积极创新推出十大优质司法项目,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司法的需求。其中,“道交一体化处理”“法院文化共建共享”“智慧法院建设”等三项工作均为省内独创,入选最高院试点或特色项目,“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多元解纷”“服务乡村振兴”等七个项目受到广泛关注,特色做法和成效被《人民法院报》《江苏法治报》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供稿:宜兴法院

作者:赵 玲(宜兴法院综合办副主任)

编辑:赵 璠

审核:张志平 孙烁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自“江苏高院”公众号

并标注作者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