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中, 佛陀被称为“两足尊”,亦即以两足行走的生物中最受人尊敬与喜爱者。佛陀之所以如此受人喜爱, 是因为他知道如何好好享受步行。 走路是一种重要的佛教禅修方式, 可以成为很深刻的心灵修行。 但当佛陀走路时, 他毫不费力地行走,就只是享受走路,无须费力。因为当你以正念行走时, 便接触到内心与周遭生活的一切奇迹。这是最好的修行方式,具有不修行的表相。 你不用做任何努力, 无须勉强, 就只是享受走路, 但其中却有着深刻的意涵。佛陀说:“我的修行,是不修行的修行,不成就的成就。”

寻佛之旅普陀山(13名僧人从上海步行至峨眉山)(1)

对于佛陀而言,心与身是一体的两面。走路不过就是把一只脚放到另一只脚前面,就是这么简单, 但我们却总是觉得困难或乏味,即使只有几个街道也宁可开车而不愿意走路,只为了“节省时间”。当我们了解身与心的相互连接时,像佛陀一样单纯的走路活动,就能使人感到无比的轻松和幸福。

对多数人而言,似乎很难做到不费力地修行和享受正念所带来的放松乐趣,因为我们没有用自己的双脚走路。5月23日,这一群行走在四川自贡至荣县公路上的上海僧人再一次向我们诠释了行走的修行,此次行脚队伍中年龄最大的僧人48岁,最小的只有18岁。

寻佛之旅普陀山(13名僧人从上海步行至峨眉山)(2)

当日,经过86天的简装行脚,13名上海静安寺僧人途径江苏、浙江、安徽、湖北、重庆,抵达四川荣县,向目的地峨眉山行进。当你修习慢步行禅时,也许可以试试这么做:吸气并迈开一步,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脚底。如果你尚未百分之百完全到达此时此地,就别迈开下一步。你有尽情享受这么做的权利。然后,当你确定已经百分之百到达此时此地时,就可微笑着迈开下一步。当你这么走路时,你把自己的平稳、坚定、解脱与喜悦盖印在地面上。你的脚就像一个印章,像皇帝的玉玺一样。当你把印章盖在纸上时,印章会留下印记。

寻佛之旅普陀山(13名僧人从上海步行至峨眉山)(3)

人生是一场没有尽头的修行,都是一边行走一边修炼成长,人生的大智慧就是修养出宽容来。时间没有尽头,生命有其长短。在无限的时光隧道里,计较太多就是对有限的生命的一种亵渎。因为计较,我们缺失了宽容,从而错过了幸福。人生都是为幸福而来,却有太多人含恨而终。人生、修行,于苦难中回味甘甜,于泪光中瞥见最美的笑容。

他们此次从上海行脚至峨眉山,全程约2600公里。检视一下自己的足迹,我们都能看见什么?我们看见解脱的印记,坚定的印记,幸福的印记,以及生命的印记。我确定你可以像那样走路,因为在你里面有一尊佛,被称为佛性,即如实觉知的能力。当下的事实是:我活着,我正在走路。人,人类“智人”,应该能这么做。每个人内在都有一尊佛, 我们应该让佛来走路。

佛学文化,博大精深,传递正信,弘扬佛法

【中佛网】官方zhongfowang

手机应用商店搜索【 天天佛】免费学佛修行必备APP

敬请关注我们,感恩各位师兄法布施,南无阿弥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