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郑国国君武公娶妻武姜,生了两个儿子。武姜生大儿子的时候难产受了惊吓,所以很不喜欢他,并给他起名寤生(难产的意思)。她只喜欢小儿子共叔段,多次向武公提议把王位传给共叔段,但武公不同意。

郑伯克段于鄢重要语句(释读郑伯克段于鄢多行不义必自毙)(1)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到庄公(寤生)即位后,武姜为共叔段请封地,郑庄公同意把京邑封给了弟弟,人称京城太叔。

共叔段在封地并不安份,逐步发展自己的势力,不断扩充军备,占领周边的城镇为己有。

祭仲等大臣几次劝谏庄公,必须严加管教共叔段,不能听之任之,导致国家不安定。但庄公总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不必着急,看看再说。

直到庄公探知在王宫里的姜氏和京邑的共叔段合谋,打算攻进王城,偷袭他时,才下令大臣出兵镇压,收复失地,逼迫共叔段逃亡于他国了。

而对于母亲武姜,庄公将她安置在城颍,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相见。”

可不久后,庄公又后悔了。听从了颍谷地方官颍考叔的建议,和母亲言归于好。

郑伯克段于鄢重要语句(释读郑伯克段于鄢多行不义必自毙)(2)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多行不义,必自毙”武姜与共叔段违反了身为人母臣子的伦常,然而身为兄长与国君的郑庄公,没有及时纠正共叔段,反而有意让弟弟一步步陷入大错、酿成伦常悲剧。

后世之人评判郑庄公老谋深算,对弟弟不加管教,任其野心慢慢膨胀至众人皆恨之时,再一举镇压,的确奸滑呀。不过最终对母亲宽容,也算是有可赞之处吧。

至于共叔段,若没有武姜的偏心,应该也不会如此骄纵,最终落得个逃亡的结局。

郑伯克段于鄢重要语句(释读郑伯克段于鄢多行不义必自毙)(3)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家和万事兴”呀!现代的我们也可以借鉴一二的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