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吴用扮做算命先生,到大名府诓骗卢俊义上梁山。卢俊义号称河北三绝,岂能轻易上了江湖术士的当?所以,卢员外报了一个子虚乌有的假八字。吴学究也以傻卖傻,神神叨叨的算了一回。

自己报了假八字,无论怎么算都不会得出结果来。然而,当吴用胡乱算过一回后,卢俊义竟然相信了。不仅相信了,而且还吓得“寸心如割,坐立不安”。难道吴用是当世神仙,不用推算四柱便能卜知他人祸福?

吴用虽然绰号天机星,也是《水浒传》中头号智谋之士。但是,如此算命却让人好笑,纯属装神弄鬼,上坟烧报纸。那么,卢俊义为什么就被吓成这样呢?

卢俊义与梁山英雄谁打斗的(卢俊义被俘梁山泊全伙投降)(1)

吴用的解灾之法点中卢俊义死穴

细读卢俊义问卜的全过程,可以看得出吴用对算命术并不精通,或者根本就没打算给卢俊义算命,而是前来下通牒的。此话怎讲?

却说卢俊义报出八字,吴用假装推算一回,猛然间一惊乍,喝声“怪哉!”这一声怪叫,一定把卢俊义镇住了。但是,当吴用说出“员外这命,目下不出百日之内,必有血光之灾:家私不能保守,死于刀剑之下。”这个结果时,卢俊义根本就没有相信。

卢俊义明知这先生是假的,大概也就是骗点钱财而已。吴用见卢俊义不相信,便拿话来激他,自顾自的数落卢俊义也是喜欢阿谀谄佞之人。卢俊义哪受得了这个?这江湖术士没诈到钱财,到外边一通胡说,岂不坏了英名。于是,便把吴用留住,假装继续请他解灾。

谁知吴用早就准备了杀手锏,告诉卢俊义:“只除非去东南方巽地上,一千里之外,方可免此大难。虽有些惊恐,却不伤大体。”

正是这句话,让卢俊义“寸心如割,坐立不安”。于是,卢俊义叫来两个心腹李固与燕青,按照吴用设下的圈套,着手准备前往一千里之外躲避灾难。

卢俊义报的是一个假八字,但吴用为什么就能戳中卢员外心中的痛处,让他自觉入彀呢?吴用关注卢俊义已非一日,对这位大名府巨贾、河北三绝的情况早已了如指掌。卢俊义身负弥天大罪,“一千里之外”一语道破天机。那么,卢俊义到底犯了什么大事呢?

卢俊义不是去泰安州

《水浒传》中说,卢俊义寸心如割,坐立不安,施耐庵写道:“也是天罡星合当聚会,听了这算命的话,一日耐不得。”看来,卢员外也是妖魔人物,宋江、吴用同观天书,知道此人必定会上梁山聚义,共同替天行道。既然是妖魔,也就不是什么善类,卢俊义心中有事,急不可耐的要去“避难”了。

吴用讲的避难处是“一千里以外”,卢俊义按照八卦方位,告诉李固、燕青,要去泰安州去烧香,祈求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帝金殿消弭百日血光之灾。

查看地图,泰安州确是大名府(北京)东南方向,但路途并不是千里以外。如果卢俊义到泰安州烧香消灾,则不必经过梁山泊。如此,吴用装神弄鬼诓骗卢俊义就毫无价值了。

卢俊义与梁山英雄谁打斗的(卢俊义被俘梁山泊全伙投降)(2)

按照吴用给卢俊义设计的路线,“千里之外”应当就是水泊梁山!但是,从地图上可以查知,梁山在大名府的正南方向,八卦方位对应的是“离”地上。那么,吴用要让卢俊义往梁山来,岂不是偏离方位了吗?从后来的故事来看,卢俊义并非去泰安州,而是过了泰安州到了梁山。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卢俊义巨富之谜

书中介绍,卢俊义财富冠绝河北,但却没有说卢俊义做了怎样的大买卖积累了如此大的家业,只有一句话交代“京城内、家传清白,积祖富豪门。”这是卢俊义的定场词《满庭芳》中的一句。原来,卢俊义的家财是祖上传下来的。

俗语云:“ 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卢俊义祖上即便富可敌国,也禁不住“在家里坐地”而坐吃山空。而且,如此巨富在河北竟然无人知晓,梁中书不知,索超、蔡庆蔡富也不知,惯在江湖行走、消息灵通的大名府人氏石勇、段景住也不知。可见,卢家的巨额财产涉嫌来源不明。

《水浒传》中有很写了几个富豪,梁山上就有柴进、李应两个家财万贯的大财主。其他如穆弘穆春兄弟、孔明孔亮兄弟、九纹龙史进、一丈青扈三娘等,都是富甲一方的富家大户。这些大大小小的财主,财产来源都交代得很清楚,都是有田有地的恶霸地主。比如小旋风柴进,仰仗太祖皇帝的封地和誓书鉄券,拥有沧州横海郡头号大庄院。扑天雕李应在独龙岗同样拥有好大的庄院,与祝家庄、扈家庄并称富豪。而卢俊义既无田产,又无铺面,如果有,施耐庵怎么不写呢?如果果然是祖上传下来的财富,卢俊义要继续维持家业,乃至要捍卫河北三绝之名,决不能坐吃山空,必定要继续扩大财富。

书中写道,卢俊义要去东南巽地避难,随行带了很多财物,顺带着要做点生意。这说明卢俊义不光守着祖上的遗产过日子,肯定是在不断扩充家财而从事商业活动。但是,施耐庵却一直讳莫如深,对卢俊义的买卖始终不着一字。

施耐庵写《水浒传》其目的就是反映熙宁变法以来,北宋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种种弊端,最终导致亡国的历史。其中,“青苗法”严厉限制和打击民间借贷,抑制土地兼并。但是,在新旧两党的不断争斗中,各地胡乱实施青苗法,甚至强行向农民放贷以获取高额利息。于是,很多农民不敢向官府贷款,转而走民间借贷的老路。这种情况在蔡京执政期间比较突出。卢俊义既无田地又无房产却坐拥万贯家财,以食利的方式继续扩大财富,恐怕是其不断保持河北首富地位的主要手段。这种与官府作对的违法活动,卢俊义自然是不敢声张的。吴用却把卢员外的底细查得一清二楚,一语道破天机,不由得卢俊义不胆战心惊。

卢俊义与梁山英雄谁打斗的(卢俊义被俘梁山泊全伙投降)(3)

燕小乙大概是卢俊义发财的另一条信息。燕青一身艺伎本领,除了卢俊义有养娈童的嗜好外,小乙哥大概还负责打理勾栏瓦舍、青楼香院的生意。否则,仅凭主仆两人龌龊的关系,燕青不可能得到与李固一样的地位。在商言商,卢俊义下本钱给燕青这样一身本事 ,自然不会浪费资源的。当然,这样的营生并不犯法。但是,从后来梁中书亲自审讯卢俊义的情况看,河北三绝竟然不为官府所知。这是十分奇怪的事情,卢俊义不巴结官府,是不是他硬气呢?恐怕不是,卢俊义一定干了不愿意让官府知道的勾当,唯恐避之不及。所以,即便是燕小乙也在为卢家生财,恐怕也只是场面上的事情。

卢俊义去东南巽地干什么

当然,这也只是一种根据原著意图的分析,并没有非常靠得住的证据。但是,卢俊义另一条发财之路,却能在书中找到线索和证据。

这也就是吴用所说的“一千里之外的东南巽地”。吴用 所说的千里之外东南巽地,并没有特定哪个地方,卢俊义有很多种选择不打梁山泊经过。但是,吴用却算定卢俊义必然要往梁山泊来。果然,卢俊义押着十辆太平车,满载货物,径直钻进了梁山泊的圈套。

卢俊义与梁山英雄谁打斗的(卢俊义被俘梁山泊全伙投降)(4)

原来,卢俊义早就识破了吴学究的鬼把戏,也打定主意要到梁山了结这桩令他坐卧不安,日夜不宁的杀身之祸。

卢俊义迫不及待,安排前往泰安烧香避难,让李固带十辆太平车随行,燕小乙负责看家。燕青却极力反对,劝道:

这一条路,去山东泰安州,正打从梁山泊边过。近年泊内,是宋江一伙强人在那里打家劫舍,官兵捕盗,近他不得。主人要去烧香,等太平了去。休信夜来那个算命的胡讲。倒敢是梁山泊歹人,假装做阴阳人,来煽惑主人。小乙可惜夜来不在家里,若在家时,言两语,盘倒那先生,到敢有场好笑。

燕青所说山东泰安正打梁山泊边过,是施耐庵写书的需要,前文已经分析,大名府到泰安走直线距离并不足千里,也不需要绕道梁山(济宁境内)折返到泰安。这个暂且不管,而说燕小乙以此揭穿算命先生的行藏却是很准确的。但是,卢俊义没有理睬燕青。

卢员外一直把燕青当心腹,为何因为江湖术士算了个假八字就不相信燕青的话了呢?其实,卢俊义早就打定主意,要前往梁山泊了。卢俊义即知圈套,何以要一意孤行前往水泊呢?因为,卢俊义要与梁山泊谈判!

卢俊义的惊天隐秘

卢员外前往梁山泊,准备了两样东西:第一是十辆太平车的货物,第二是一袋熟麻绳。卢俊义的注意是,先跟梁山泊来硬的,凭借一身本事捉他几个头领,以此为要挟,让吴用闭嘴。硬的不行,就用十辆太平车的财物做交换,梁山泊不 揭发他的犯罪勾当。

太平车是中国车辆的活化石,共有四个轮子,长超过两米,宽约一米五左右。据说,一个轮子都有上百斤重。由骡马拉动,人驾辕行进,可以载运大量货物。卢俊义出手阔绰,送了十辆太平车的财物,宋江可谓发了一笔横财。

卢俊义与梁山英雄谁打斗的(卢俊义被俘梁山泊全伙投降)(5)

施耐庵作《水浒传》主要取材《大宋宣和遗事》,在这部书的“元集”中,卢进义(黄本作“李进义”)与杨志、林冲、王雄、花荣、张青、徐宁、李应、穆横、关胜、孙立十二指使,前往太湖等处,押人夫搬运花石。而这个“卢进义”后来也上了梁山,绰号“玉麒麟”,排在智多星吴加亮之后。

施耐庵对卢俊义的发财门路讳莫如深,是否暗指《水浒传》中的卢俊义涉嫌花石纲事呢?

与卢进义一同押运花石的指使杨志也被写进《水浒传》,还设计了杨制使在太湖因大风翻船失了花石的故事。细读《水浒传》,杨志这船花石并非沉入太湖,而是监守自盗,卖了换钱。《水浒传》“梁山泊林冲落草,东京城杨志卖刀”一回中,林冲要纳投名状,第三日遇到杨志。此时的杨志已负案在逃一年,躲在关西不敢出世,而当他得到特赦令返回东京时,却雇人挑了一担财帛。试想,一个朝廷案犯,到哪里能发这么笔横财?

再看吴用给卢俊义报的避难距离和方位,千里之外的东南巽方,而且要从梁山路过,会在哪里呢?从地图上查得到,沿着大名府往东南向走 ,以梁山泊为必经之点,则直指花石纲运行路线!原来,吴用掌握了卢俊义的惊天秘密,这个秘密足以取卢俊义项上人头。

卢俊义与梁山英雄谁打斗的(卢俊义被俘梁山泊全伙投降)(6)

所以,卢俊义报了假八字,吴用也稀里糊涂的批命,老江湖贩子卢员外当然不会相信。但是,当吴用点破他的不可告人的秘密后,卢俊义便“寸心如割,坐立不安”了。假如不是这样,这个故事在逻辑上就讲不通。想必很多朋友都曾请人算过卦批过命,假若算命先生没把你此前的事情讲准了,你会信他对你未来的预测吗?

卢俊义一手硬一手软的谈判策略早被吴用识破,不仅没有擒到梁山的一兵一卒,反倒在金沙滩被张顺活捉了。

吴用当然不会贪图卢俊义这点货物,连同太平车、赶车的脚夫和拉车的牲口原物奉还。吴用要的是卢俊义上山和他所有的财富。

宋江为何不惜代价要救卢俊义

宋江对卢俊义心仪已久,晁盖刚死便启动陷害卢俊义行动,不惜代价要把卢员外逼上梁山。据宋江自己讲,若得卢俊义上山,便不怕官兵缉捕了。这是在讲卢俊义武艺高强,棍棒河北一绝。但是,从卢俊义大闹梁山泊的事情来看,此人武艺并不是高得惊人,梁山还真不缺这一号。

卢俊义要让梁山闭嘴,使出平生本事要捉梁山好汉,但却被李逵、鲁智深、武松、朱仝、刘唐、穆弘、李应逗着玩。卢俊义真打,梁山好汉假打,而且,想打便打,想走便走,卢俊义毫无办法。假如卢俊义本事高出其中任何人一个层次,岂容他如此戏耍?虽说不能活捉,也不能让他们轻易脱身。这是近身打斗,卢俊义斗了一身臭汗,竟然连梁山好汉的毫发都没摸着。想那史文恭,二十回合战败秦明,霹雳火想逃,哪里逃得掉?

卢俊义与梁山英雄谁打斗的(卢俊义被俘梁山泊全伙投降)(7)

宋江并非为了壮大梁山势力而舍本救人,而是另有目的。除了想得到卢俊义的巨额财富外,掩盖谋杀晁盖的阴谋,当是其请卢俊义上山的最大动机。

晁盖遗嘱要捉“射死我的”,宋江却篡改为“捉得史文恭者”。射死晁盖的并不一定是史文恭,绿野老道在前面的“隐水浒”中,详细分析了晁盖被谋杀事件,宋江、吴用主谋,戴宗、段景住、林冲、花荣具体实施,射箭人是花荣,下毒人是林冲,宋江能捉他们吗?所以,宋江当场篡改遗嘱,嫁祸史文恭。于是,捉拿史文恭成了掩盖谋杀晁盖阴谋,同时也是谁当梁山新寨主的关键性条件。

谁最合适完成这个任务呢?梁山泊无一人能做这件事情,这倒不是 无人能敌史文恭,而是一旦是梁山泊元老级人物完成了篡改了的遗嘱,宋江还能顺利做寨主吗?即便是强行做了寨主,宋江的威信还能维持在很高的位置上吗?所以,卢俊义成了最合适的人选。

卢俊义与梁山英雄谁打斗的(卢俊义被俘梁山泊全伙投降)(8)

卢俊义成了招安最关键的一环

为救卢俊义,宋江两次兵打大名府。第一次,差点送了性命。这是“托塔天王梦里显圣,浪里白条水上报冤”中的事情,绿野老道“隐水浒”也有专题分析晁盖显圣这个灵异事件。

而当卢俊义被救上山后,宋江立即启动攻打曾头市行动。吴用设计,巧妙的让卢俊义活捉了史文恭。卢员外完成了宋江篡改了遗嘱,但却没有坐上头把交椅,这本是做好的局,并不干晁盖什么事。而这个局是宋江、吴用一手策划,梁山泊所有头领参与的大骗局。

这个骗局的最终目的就是招安。虽然,晁盖也非常赞同招安,但晁盖并无远大理想,若是继续做寨主,梁山泊的身价就起不来,没有足够的本钱与朝廷谈招安条件。这好比一支军队,首领没有身价不够,便不会被对手尊重。宋江声名远播,每次都是他带兵打仗与官府作对,令官兵胆寒。而且,梁山泊绝大多数都是追随宋江上山的,号令一出,全体敬服。武松就曾经说过:“哥哥手下许多军官,受朝廷诰命的,也只是让哥哥,如何肯从别人?”

所以,“梁山泊水浒寨内,大小头领,自从宋公明为寨,尽皆欢喜,拱听约束。”于是,招安大事已定,九天玄女的“替天行道”计划得以实施。

卢俊义上梁山的真正意义,就是帮助宋江名正言顺的当上寨主,从而,让梁山在宋江的领导下,完成招安大业。

假若没有赚卢俊义上山这一环,一旦晁盖事件无法长久掩盖,梁山必将自乱,恐怕还等不到招安那天就瓦解了。

卢俊义与梁山英雄谁打斗的(卢俊义被俘梁山泊全伙投降)(9)

卢俊义是梁山最大的灾星

既然卢俊义上山帮助宋江顺利坐上头把交椅,完全彻底的贯彻“替天行道”行动纲领,实现全体梁山泊好汉招安愿望,对于梁山泊而言是一件大好事,为什么又说卢俊义是梁山泊最大的灾星呢?

《宋史·张叔夜传》有关于宋江起义的记载,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二月,宋江率梁山军马攻取 淮阳军 (今江苏睢宁)。五月,从沭阳乘船到达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宋江率众登岸,遭到张叔夜伏击,船只被烧毁,退路被断。宋江及将士斗志瓦解,张叔夜乘机合击,擒获宋江的副将,于是,宋江率众投降(擒其副贼,江乃降)。

依据这个记载,金圣叹批点的贯华堂本《水浒传》在梁山泊好汉排定座次后,写了一个梦。这个梦是卢俊义做的,大致情节与《宋史·张叔夜》关于宋江被擒的记载相仿。

是夜卢俊义归卧帐中,便得一梦。梦见一人,其身甚长,手挽宝弓,自称“我是嵇康,要与大宋皇帝收捕贼人,故单身到此。汝等及早各各自缚,免得费我手脚!

张叔夜字嵇仲,卢俊义梦见的人自称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这是借用一个“嵇”字来隐射张叔夜。而且,这“嵇康”身材很长,背着把弓,是一个“张”字。

卢俊义听了“嵇康”的话,不禁大怒,提了把朴刀向他砍去。不料,这把朴刀还没砍到“嵇康”,刀头却折断了。卢俊义又找别的兵器去战“嵇康”,没想到,所有的兵器“齐齐都坏,更无一件可以抵敌。”

卢员外正欲赤手空拳迎敌,那“嵇康”早就转到背后,折断卢俊义手臂,将卢俊义五花大绑,带到了一个去处。这个去处黑压压的早跪了一百零七人,正是宋江、吴用等梁山兄弟。卢俊义问跪在最后面的段景住是怎么回事。金毛犬告诉他:“哥哥得知员外被捉,急切无计来救,便与军师商议,只除非行此一条苦肉计策,情愿归附朝廷,庶几保全员外性命。”

段景住话音刚落,堂上“嵇康”喝令刽子手将一百单八人悉数推出去斩首。卢俊义就此惊醒,被吓得魂不附体,微微闪开眼看堂上时,却有一个牌额,大书“天下太平”四个青字。

卢俊义与梁山英雄谁打斗的(卢俊义被俘梁山泊全伙投降)(10)

于是,梁山英雄全部死难,天下从此太平无事焉,金圣叹《水浒传》也就此玩完焉。

从张叔夜传到贯华堂本《水浒传》,都是因为卢俊义被捉,然后胁迫梁山泊全体投降。这人岂不是梁山泊最大的灾星吗?

谁篡改了《水浒传》

如果以版本来考证《水浒传》,金圣叹批点的贯华堂本还在容与堂本之后,容与堂本没有吧梁山泊好汉惊恶梦这个情节。金圣叹所说的古本,大概应当指石渠阁补刊本,或者更早的嘉靖刻本。然而,这三个版本都有“惊恶梦”这个情节。倒是文革期间的通俗本去掉了这个“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惊恶梦”这个回目,以“菊花之会”替代,甚至还编了回目“宋公明慷慨话宿愿”,从排座次立即转到招安了。

绿野老道认为,现在的通行本篡改了《水浒传》,硬塞进去“菊花会”宋江招安词,然后招致武松、鲁智深等人的强烈反对。实际上,梁山上所有的人都赞同招安,包括晁盖在内,都希望得到朝廷的招安。为什么剧情在石碣出土,宋江发表招安演讲,众人一齐拥护之后,在同一回目中又迅速反转呢?

卢俊义与梁山英雄谁打斗的(卢俊义被俘梁山泊全伙投降)(11)

金圣叹腰斩《水浒传》也是事实,《水浒传》不止七十回故事,后面肯定还有。因为,张叔夜擒获宋江等人之后,并没有斩首,而是进行了招安。李若水《捕盗偶成》就有这方面的记载:

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

杀人纷纷翦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

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

这说明,宋江等人被擒后,得到“大书黄纸”的赦免而被招安,最后还为朝廷立功,受到封赏。同样,宋末元初人龚开《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记》引用《东都事略》,说“宋江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材必有过人,不若赦过招降,使讨方腊,以此自赎,或可平东南之乱。”

《宋史·徽宗本纪》也讲到:“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正史讲的是招降而不是剿灭,由此也印证了李若水的说法。

对照几处记载,宋江最后还是被赦免招安,并参与了征讨方腊的战事。梁山泊好汉惊恶梦原著大概应当有这个情节,但是,宋江等人是不是被立即处斩,很多版本都有不同的说法。施耐庵作《水浒传》是参照了诸多记载的,包括正史、野史和话本传奇,宋江没有被斩首,施耐庵的故事也不会这么写。

卢俊义与梁山英雄谁打斗的(卢俊义被俘梁山泊全伙投降)(12)

《水浒传》有七十回本、百回本、百一十回本,加上后来的一百二十回本,等等诸多版本。绿野老道看过的最早的版本是线装繁体竖排版,加上“楔子”总共七十一回,显然是金圣叹的腰斩本。有一种推断,就是施耐庵的《水浒传》一定有招安和征方腊的故事,而现在通行本的后五十回应当是诸多续书中的一种,名为《征四寇》。大概是金圣叹腰斩《水浒传》之后,为批判投降派宋江而找来的续本。

讲了这么多,也是围绕卢俊义事而展开的。卢俊义上梁山成为招安非常关键的一环,也体现在因为他的被擒而导致梁山泊全伙投降,然后被迫招安。虽然招安是梁山泊众人所愿,但这样的招安并没有达到宋江所期待的结果,宋江不惜血本诓骗、营救卢俊义上山正是为了积累招安资本,与朝廷讨价还价,给梁山泊卖个好价钱。

宋江的副将是卢俊义吗

正史记载是因为宋江的副手被擒而导致梁山起义失败,这个副寨主在《水浒传》中就是卢俊义。以施耐庵的著作来推断,肯定就是卢俊义被擒,宋江率众投降了,“惊恶梦”就是这么讲的。但是,《大宋宣和遗事》、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等所开列的梁山泊名单,排名第二的都是智多星吴用(吴加亮)。所以,应当是吴用被擒,宋江投降,然后被招安,前去打方腊了。

而施耐庵的《水浒传》中,玉麒麟卢俊义则是仅次于宋江的梁山排名第二的头领。将《水浒传》就得按照《水浒传》的路数,卢俊义作为第二把手被张叔夜生擒,成为梁山泊的头号灾星或者板头式的人物,这是小说家言,并不足为奇。倘若换做吴学究金惊恶梦,是不是少了很多分量呢?

总而言之,河北三绝卢俊义不合违背法度,不合豢养娈童,最终招致家破人亡,逼上梁山。然而,也因为卢员外的上山,宋江成功的把梁山引向“替天行道”、接受朝廷招安之路。这也是一种比较好的结局了。

卢俊义与梁山英雄谁打斗的(卢俊义被俘梁山泊全伙投降)(13)

卢员外之死,大概并不是《征四寇》中所讲的,是被高俅、杨戬以水银灌杀。按照九天玄女庙中的预示,宋江后来死于“二龙戏珠”,也就是在宋徽宗、宋钦宗的帝争之中结束了生命。而卢俊义也在招安之列,他的结局应当与宋江一样,随童贯拥立宋徽宗南渡,企图在镇江复辟,然后被宋钦宗所斩。详细请参看《隐水浒·九天玄女预示惊天隐秘,南宋王朝险些提前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