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博物院介绍(参观沈阳故宫博物院)(1)

对家乡沈阳故宫我情有独钟!尽管它也叫故宫但从建筑风格等诸多方面都与北京故宫博物院不尽相同。它历经百年沧桑的洗礼依旧矗立在沈阳繁华的市中心。它是一本鲜活、真实、耐人寻味的史书。这里记载的并不单纯是昔日红墙那里的帝王们的丰功伟绩,更多的是无数用智慧与血汗创造出华夏奇迹的古代劳动人民!

沈阳故宫博物院介绍(参观沈阳故宫博物院)(2)

我以家乡有这么一座著名的古建筑引以为荣!之所以要详写此文,还有这么一个原因。去年当我站在这里,抓拍西门门前景观时,有两位外地小伙请我帮他俩拍张合影。

沈阳故宫博物院介绍(参观沈阳故宫博物院)(3)

奇怪的是,一位小伙把夹克衫挂在写有“沈阳”故宫石碑上;并且将“沈阳”两字盖得严严实实后才让我给他们留影。拍照之后,我好奇地问他们:“为什么要把沈阳两个字挡住?”

沈阳故宫博物院介绍(参观沈阳故宫博物院)(4)

俩人默不做声。我学着小沈阳的腔调又重复问道:“这是问什么呢?!”

他俩扑哧一笑欲言又止。旁边的小侄女埋怨我多事。我看了看两位小伙说道:“难道想把这理充当北京故宫吗?”

沈阳故宫博物院介绍(参观沈阳故宫博物院)(5)

小伙子有点窘困的点点头。我却有点激动地简单讲述道:“北京故宫与沈阳故宫在建筑风格和各宫门口是不一样的。沈阳故宫虽然没有北京故宫建筑面积大、气势宏伟但堪称别具一格!

沈阳故宫博物院介绍(参观沈阳故宫博物院)(6)

它与北京故宫区别不同在一、建筑形式不同,二、高度不同,三、等级不同,四、材料不同,五、装饰不同,六、风格不同,七、文化不同。沈阳故宫在建筑上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汉族传统建筑风格和布局为主,兼备了蒙、满等民族风格和布局,是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沈阳故宫博物院介绍(参观沈阳故宫博物院)(7)

家乡沈阳故宫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是很深刻的。那时的我,时常会在节假日随父母进去游玩。长大后,每每来到怀远门附近办事,我都要去沈阳故宫步行街上逛一阵子。比如,逛逛那里的古玩市场;到故宫门前卖文房四宝及装裱的店铺里看看字画……由其走到故宫门前,总是驻跸一会儿怀古。

沈阳故宫博物院介绍(参观沈阳故宫博物院)(8)

漫步在这古城街里回忆着往事:从儿时到现在,蓦然间发现自己在慢慢地变老,古城也越发显得更加古老。儿时见到的街景与建筑有的随着时光的飞逝已悄然消失,唯有那古韵的风姿依然绵延流动。夕阳西下,一轮清月高挂在古城上空,彰显得红墙内外的小紫禁城格外安逸、清静!

沈阳故宫博物院介绍(参观沈阳故宫博物院)(9)

在这初秋的时节,我又一次走进了沈阳故宫。大家都说我太怪癖,从小到大在这里玩过无数次,北京故宫也去过啦,干嘛还花着大头钱进去!但我从不理会别人的想法,总爱乐此不彼的走进里面参观、练拍、游玩。

沈阳故宫博物院介绍(参观沈阳故宫博物院)(10)

记得有一次在沈阳故宫里参观时,我管庭院里的枝繁叶茂的梧桐树叫“豇豆树”,工作人员赶紧过来给予指正那是梧桐树。当我对“驻跸”的“跸”表示不认识时,从屋里走出一位老者给予我详细的解答“跸”字由来。

沈阳故宫博物院介绍(参观沈阳故宫博物院)(11)

书归正传,下面我就带大家走进家乡的沈阳故宫参观。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在参观路线不同之处:北京故宫是以中轴线为主选折参观的;而沈阳故宫是以东、中、西路随意选折参观的。东路主要是大政殿和十王亭;中路是主线有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台上五宫)、东所、西所;西路以文溯阁为主。通常,沈阳故宫以崇政殿为核心,从大清门到清宁宫为中轴线,分为东路、中路、西路3个部分。通常参观沈阳故宫的路线图都是从东路到中路最后到西路,出西门参观完毕。

沈阳故宫博物院介绍(参观沈阳故宫博物院)(12)

一、东路主要看点 参观独具匠心的大政殿十王亭有感

每次走进沈阳故宫,我首先都要先到东路的大政殿参观。久久地注视着大政殿与十王亭的全貌很是感慨不禁想起那首《七绝.沈阳故宫》“邓公筑殿几多怨?暮伴十王亭下寒。堪笑皇权千载梦,空留金阙后人观。”

沈阳故宫博物院介绍(参观沈阳故宫博物院)(13)

而大政殿的独特魅力就像一代才女林徽因评价的那样:“……它是中国宫廷建筑史上独具特色的一大创造。这组古代建筑告诉我们美就是各部分的和谐,而且还表现为建筑形式和其内容的和谐。最伟大的艺术是把最简单和最复杂的多样变成高度的统一。”

沈阳故宫博物院介绍(参观沈阳故宫博物院)(14)

我想上述文字也许就是对大政殿最好的诠释吧。正因如此,在每次即将参观完沈阳故宫后,我还要再次走到大政殿广场中央感受昔日这里威严、气派、和谐壮观的景象!

沈阳故宫博物院介绍(参观沈阳故宫博物院)(15)

值得一提的是我要简述比较下:沈阳故宫大政殿广场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广场建筑特点。它们都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即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元旦等都在这里庆祝。只不过大政殿广场还不是清朝统一中原后建造的。资料上描写太和殿广场面积达3万平方米。整个广场无一草一木,空旷宁静,给人以森严肃穆的感觉。的确如此,当我站在那里倍感几千年封建皇权无比至上与威严。

沈阳故宫博物院介绍(参观沈阳故宫博物院)(16)

而从十王亭身上品味到了大政殿及广场满蒙建筑风格元素,从而视觉感官更别具一格!这里占地面积虽然没有太和殿广场大,但却有草有树但同样也能令人敬畏!尽显皇帝威严!

沈阳故宫博物院介绍(参观沈阳故宫博物院)(17)

大政殿的广场不是平行铺开,而是以大政殿为轴心象“八”字一样展开的;且寓意深远!象这样宏伟的高大的建筑群,无论是矗立在北京故宫还是沈阳故宫,都充分反映了我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

沈阳故宫博物院介绍(参观沈阳故宫博物院)(18)

二、中路主要看点: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台上五宫)、东所、西所

醉赏凤凰楼 在我眼中沈阳故宫最美的地方应该是凤凰楼!最威严气派地方当属大政殿!每次迈进大清门后我都会在此两处景观久望不走。

沈阳故宫博物院介绍(参观沈阳故宫博物院)(19)

记得第一次参观凤凰楼大概是七八岁。感觉凤凰楼特新奇美丽。那是风和日丽的天气,妈妈带我逛完中街而后就走进了沈阳故宫。那时的故宫好像是不收门票,唯独凤凰楼收费,清晰的记得票价是5角。当时5角是相当的贵了。因此妈妈没有带我登上凤凰楼。那时的凤凰楼真的很鲜活而有生机。工作人员穿扮成满族嫔妃的样子,笑容可掬的分散在凤凰楼的每一个角落……那情景至今清晰的印在脑海里。如今凤凰楼早已禁止入内对于我来说真是遗憾!

沈阳故宫博物院介绍(参观沈阳故宫博物院)(20)

无论是登上凤凰楼眺望宫墙内外,还是悠然的坐在凤凰楼下面的长椅上静静休憩,感觉都是那样的清馨安逸!由其是在酷暑炙热的夏季,闻着凤凰楼周边飘香的植被,静坐在这闹中取静古老皇宫内院真是美哉飘绕!

沈阳故宫博物院介绍(参观沈阳故宫博物院)(21)

如今,我又情不自禁地来到这里久久地望着凤凰楼……直到夕阳西下发现凤凰楼及周边在晚霞的映衬中更加显得妖娆飘逸!那一刻,看着凤凰楼的倩影我真得醉了,醉啦……

沈阳故宫博物院介绍(参观沈阳故宫博物院)(22)

登上象征二十四节气的二十四级台阶。抬头可见乾隆皇帝御笔亲书“紫气东来”。“紫气东来”的典故出自汉朝刘向的《列仙传》老子过函谷关的故事,后世引用为“紫气东来”。乾隆用紫气东来比如大清王朝自东方兴起,向西入关定鼎中原。

沈阳故宫博物院介绍(参观沈阳故宫博物院)(23)

参观到这里就详细介绍下开头我说到的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区别之高度不同。在这里正面有一约四米的高台,台中环绕有女儿墙,台上就是沈阳故宫的后宫部分。为什么后宫要建筑在一座高台上那?

沈阳故宫博物院介绍(参观沈阳故宫博物院)(24)

这就要从满足民俗说起。满族作为我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生存状况相对恶劣。经常受到虎狼这样的野兽的攻击。于是聪明的满族人将居住之所建住宅一个土台之上,地势较高可以有效的防范野兽的攻击。

沈阳故宫博物院介绍(参观沈阳故宫博物院)(25)

这就形成了沈阳故宫和北京故宫的差别之三。北京故宫的前朝建筑在高大的须弥座上,后寝建筑在平地上。沈阳故宫正好与之相反。台上有一高楼。此楼名曰“凤凰楼”。原名“五凤楼”、“翔凤楼”。凤凰楼采用三滴水歇山式围廊,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每层深广各三间,周围有回廊,下层的门洞是联络台上台下的通道。风凰楼既是后宫的大门。此楼为当时沈阳城最高建筑。沈阳古称“盛京”。“盛京八景”

沈阳故宫博物院介绍(参观沈阳故宫博物院)(26)

中路景观之崇政殿

穿过大清门,我们正面的建筑就是沈阳故宫的“金銮殿”——崇政殿。兴建之初名字叫做“正殿”。崇德元年定名为崇政殿。崇政殿为五间九檩硬山式建筑,殿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脊饰五彩琉璃龙纹及火焰珠。

沈阳故宫博物院介绍(参观沈阳故宫博物院)(27)

其中请各位游客注意的是殿顶的琉璃瓦,有去过北京故宫的朋友一定会清楚地记得北京故宫的琉璃瓦是黄色的,而沈阳的琉璃瓦是黄色镶绿剪边。

沈阳故宫博物院介绍(参观沈阳故宫博物院)(28)

这是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的重要差别之一。我们走上台基。在台基两侧分别有用于计时的日晷,和存放标准计量单位的嘉量亭。

中路景观之台上五宫

穿过凤凰楼我们进入了一处院落,此处就是皇太极的后宫所在。这里为典型的满族四合院建筑。正面的是皇太极的中宫“清宁宫”。东西两侧分别排列着,东配宫:关雎宫和衍庆宫;西配宫:麟趾宫和永福宫。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左高右低”,在清宁宫左右两侧按照地位级别分别是: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从而可以看出当时庄妃的地位最。

沈阳故宫博物院介绍(参观沈阳故宫博物院)(29)

清宁宫

清宁宫内东侧被隔开里面称之为“暖阁”。也就是皇帝皇太极和皇后哲哲的卧室。暖阁内部分为南北两间,两间都有火炕(龙床)。这种设计非常巧妙,完全适于北方气候温差较大的特点。在漫长寒冷的冬季,住在临窗的南炕,既明亮,又有充足的阳光照射,自然十分暖和;而在炎炎夏日,避暑移居到北炕,则很凉爽,是理想的居住之所。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极端坐在南炕上“无疾而终”,卒年五十二岁,葬在昭陵(即沈阳北陵)。

沈阳故宫博物院介绍(参观沈阳故宫博物院)(30)

台上五宫

首先查阅一下网上资料,了解一下满族民居特点:满族的民居有一个明显的不同。汉族的民族门通常开在正中间,而我们眼前的满族民居的门却开在靠东的一侧。满族民居有句名谚“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满族早期多依山傍水而居,以方便和适应他们的生产生活习惯。满族农村房屋正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坐北朝南便于采光,均在东端南边开门,形如口袋,俗称“口袋房”,便于聚暖。东西各有厢房,配以门房,这便构成通常所说的四合院。房屋多为起脊砖瓦房,俗称“海青房”。房柱皆插地,门向南开,高大宽敞。房内正对门一间谓堂屋,又称外屋,设厨灶锅台、水缸,灶通西内室火炕,火炕。从堂屋西墙开门为里屋,为南、北、西三面构成“万字坑”。满族尚右,西墙供祖宗牌位。西炕为窄炕,不住人,下通烟道。南北对面炕。上铺炕席。夜间长辈居于西屋南炕,北炕分居兄弟子媳。就寝时,头朝炕外,脚抵墙,对防寒和呼吸新鲜空气颇为适宜。墙壁多贴有纸画。为御北方寒冷,有的还建有火地。屋外西山墙头砌有烟囱,高出房檐数尺。烟囱根底有窝风窠,以挡逆风。

中路主要景观之“一统江山”

沈阳故宫博物院介绍(参观沈阳故宫博物院)(31)

关于烟囱的说法。在清宁宫后的这根烟囱是当年沈阳城内唯一的一根烟囱。寓意“一统江山”。大家数一下烟囱有多少层?……对一共有十一层,我告诉大家在十一层上面还有三块砖。那么这什么讲哪?问大家一个小问题:清朝有多少位皇帝,又有多少位是寿终正寝的?……对清朝一共有12为皇帝。其中11位寿终正寝。末代皇帝溥仪只做了三年的皇帝。正好和这十一层零三块砖“一统江山”吻合。

中路景观之神杆

沈阳故宫博物院介绍(参观沈阳故宫博物院)(32)

神杆:将猪内脏取出,置于院中的神杆索伦干上,供奉满族的神鸟乌鸦。索伦杆上有锡斗,杆下放三块石,称为“神石”。杆后是一面用砖砌成的壁墙。

三、西路景观 西路以文溯阁为主,其次是前有嘉荫堂戏台建筑。西路为乾隆四十七年至四十八年(1782~1783)增建。包括戏台、嘉荫堂、文溯阁、仰熙斋等,最前面为校马场。

沈阳故宫博物院介绍(参观沈阳故宫博物院)(33)

文溯阁建筑特点:提起宫殿建筑,我们很容易想起“红墙绿瓦”、“金壁辉煌’这类词汇。而文溯阁却与众不同,屋顶用黑琉璃瓦镶绿剪边,整个建筑以黑绿两色为主色调,这与它的用途是分不开的。文溯阁藏书忌火,依据五行字说立色配饰,装修取《易经》“北方壬癸水”其色属黑,因此屋顶用黑色琉璃瓦,寓意水从天降,消灭火灾。文溯阁外观为两层,内部实为三层,书架上的木盒称函匣,用于收藏书籍。目前文溯阁的《四库全书》保存在甘肃省图书馆。【摘自网上资料】

沈阳故宫博物院介绍(参观沈阳故宫博物院)(34)

文溯阁东有方形碑亭一座,内立石碑一块。碑阳面为乾隆帝撰写的《文溯阁记》,阴面为《宋孝宗论》。

沈阳故宫博物院介绍(参观沈阳故宫博物院)(35)

御花园凉亭

文溯阁东南宫门外有嘉荫堂,它与南面的戏台连成一个院落,是专为皇帝准备的娱乐场所。西路建筑除文溯阁外,其它建筑用卷棚式屋顶,显得十分别致,富有江南风韵。

沈阳故宫博物院介绍(参观沈阳故宫博物院)(36)

御花园

当西路景观参观完毕,沈阳故宫就基本全部游览完毕,可以从西门出宫。

沈阳故宫博物院介绍(参观沈阳故宫博物院)(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