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青水绿 乡风文明(青平严守三条红线)(1)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了严峻挑战。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了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指出要“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我们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这三条“红线”。

践行低碳发展,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便利”是现代商业营销和消费生活中的价值观,然而,这种“便利”的消费方式,会在不经意间浪费着巨大的能源。低耗能与减少污染势在必行,要从我做起,用低碳发展取代传统的高消耗增长方式,在生活与工作中践行低碳理念。

把握绿色发展,严守环境质量底线。我国把保护环境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从认识到实践都发了重要的转变。经历三代人的共同努力,建设者们把塞罕坝林场的荒漠沙地变为林海,唱出了动人的“绿色赞歌”。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坚持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落实循环发展,严守资源利用上线。垃圾分类是关乎民生、资源、环境的大事,更好地解决“垃圾围城”的垃圾难题,做实做细垃圾分类,能够减少污染、实现资源再利用,也能够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在落实循环发展上下功夫,严守资源利用上线。

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下,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守住三条“红线”,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助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