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与计量,说它难,是因为它是全学期数学中的重点知识之一,也是难点之一。许多学生说这个知识理解起来费时费力,当然,若掌握了其中的技巧,这些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还有哪些小点点是不会的?一起来看看:

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米讲解(二年级数学专项)(1)

01

填空部分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物体的一端是否对着刻度0,直接影响着长度的计算。物体的一端对着刻度0时,另一端对着刻度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个刻度长度。若不是对着刻度0,需要用末端刻度数减始端刻度数。

如何正确使用长度单位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其实很简单。从日常生活中找几个参照物,然后根据参照物来判断(手指宽1厘米,讲台高约1米)。当然,在使用时,不能要考虑参照物,还要看单位前面的数据的大小。

钟面有12个刻度,时针每走一大格为一小时,分针每走一大格为5分钟。时针刚走过刻度几就是几时,分针走了几个大格就是(5X几)分钟,把时针与分针的时间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米讲解(二年级数学专项)(2)

02

计算经过时间

关键在于理清时间的计算区间,再套用经过时间的计算公式来计算。经过时间=结束时间-起始时间。

判断与选择

这两类题目是自带“坑”,一定要认真审题,仔细推敲,关键时候,可以通过画简图来帮助我们理解题目,分析与解决问题。

判断线段

线段有两个明显的必要条件:两个端点,是可以量出长度的直线。可以利用这两点直接判断这些线是不是线段。

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米讲解(二年级数学专项)(3)

03

连线不同表示方法的时间

先利用钟面时间的认读方法把时间写出来,再来连线与之相对应的表示时间。钟面有12个刻度,时针每走一大格为一小时,分针每走一大格为5分钟。时针刚走过刻度几就是几时,分针走了几个大格就是(5X几)分钟,把时针与分针的时间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估一估,量一量

估不准时,可以直接用尺子量出来。测量线段长度时,用直尺的刻度0对准线段的一个端点,另一个端点对着刻度几,这条线段就是几个刻度长度。

而在画一画,所画线段的长度不是题目已知长度时,计算过程需要列出来。画完线段之后,应在线段周边标出线段的长度及单位。画线段,先画一个端点,然后沿着端点画一条直线,直线长度要刚好与题目要求一样长,再在末端点上端点。

写小明的一天

图1是起床时间,图2为吃中饭时间,图3为放学时间,图4为睡觉时,具体时间可以直接参考钟面时间。钟面有12个刻度,时针每走一大格为一小时,分针每走一大格为5分钟。时针刚走过刻度几就是几时,分针走了几个大格就是(5X几)分钟,把时针与分针的时间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米讲解(二年级数学专项)(4)

04

填空

注意,要求我们填写的时间不是钟面时间,而是钟面时间加上钟面面文字所表达的时间的和。

选时间

12点开始吃饭,吃饭之后再去买的文具,说明买文具是12点之后;3点40要去上课,说明买文具是在3点40之前,即买文具的时间在12点~3点40之间。而图1与图3都不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只有图2符合。

找规律

先把已知时针与分针指向的时间点写出来,看看相邻两个钟面时间的差别,再从差别中分析变化规律。通过标时间点,应该就能从中发现它们的变化规律为30分钟,即半圈。

附加题

从哪里入手?可以先画个简图,或是画条线段来表示即将走的时半点与整点。有响的时间点分别为:

12点30分,1点,1点30分,2点,2点30分,3点,3点30分。

再看看这几个响点里分别是响几下,把这些数加起来,就是这个时间段一共会响的次数。

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米讲解(二年级数学专项)(5)

05

参考答案!

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米讲解(二年级数学专项)(6)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