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ì】,象形字。過去有很多學者認為「力」字是來源於耒耜的「耒」。但商周時期古文字中耒耜的「耒」,前面是個兩齒叉;甲骨文中籍田的「耤」字,就像一個人在扶著耒耜。

常用简繁体异体字对照参考表(漢字的字元肢體與動作力)(1)

在湖北隨州葉家山西周早期的曾國墓地,出土了一件《犁子鼎》,「犁」字就是在「力」下面加了犁頭。最早的石犁出現於5000~6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崧澤文化。因此甲骨文「力」字的字形就是「犁」字的簡省,而「力」的本義就是犁。力和犁的讀音也是一樣的。因為耕地要用力氣,所以才引申爲力氣。

常用简繁体异体字对照参考表(漢字的字元肢體與動作力)(2)

《說文解字·力部》力:

筋也,象人筋之形。治功曰力,能圉(御)大災。

許慎說「力」像人的筋,但从字形上來說不像。

他引用《周禮》中說的「治功曰力」,但並不確切。《周禮·夏官·司勳》說功分六等,周公輔佐王業是為王功、伊尹保全國家是為國功、后稷教民耕種是為民功、大禹治水是為事功、皋陶以法治國是為治功,此外還有戰功。

【孔武有力】

勇猛有力、武藝高強。

《詩經·鄭風·羔裘》:

孔武有力。

羔裘,是用羊羔皮製作的衣服,古時候為公卿大夫的朝服。

《詩經·大雅·桑柔》:

好是稼穡,力民代食。……

民之回遹,職競用力。

民眾如果喜好農耕生產,就能夠自己養活自己,而不必靠去做官來食俸祿。

民眾的行為若有不端(回遹【yù】,邪僻),那是因為有官府在濫用暴政(職競,專事競逐)。

【戮力一心】

重耳路過鄭國時,鄭文公沒有按國君的禮遇接待他。鄭國的大夫叔詹勸諫鄭文公,說起公元前771年,西周被犬戎所滅時,是鄭武公、晉文侯護送太子宜臼(即後來的周平王)東遷至雒邑。這是西周與東周的歷史分界點。

《國語·晉語四》:

晉、鄭兄弟也,吾先君武公與晉文侯戮力一心,股肱周室,夾輔平王。

【勠力同心】

晉厲公派呂相去與秦國斷交,吕相對秦桓公說:昔日我晉獻公與秦穆公互相友好,兩國齊心協力,除了以盟誓表明誠意,又以通婚加深關係。

《左傳·成公十三年》:

昔逮我獻公及穆公相好,勠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从「力」的會意字有:

(三個人一起用力)、

(誇大其詞)、

(少小)、(功勞)、

(強力脅迫別人)、

(勘定)、(審判)、

(韌帶)、(抛棄)、

(用力耕田的人)、

(勞作)、(疲倦)、

(力小而弱)、

(大力夯築)

以「力」作意符的形聲字有:

(勇敢)、(俘虜)、

(功勳)、(佐助)、

(從事)、(勝任)、

(勤勞)、(強勁)、

(勉強)、(勉勵)、

(勸勉)、(強力推動)、

(廣求)、(權勢)、

(校勘)、(治理)、

(出力)、(動作)、

(幫助)、勠/戮【lù】(并力)、

以「力」作聲符的形聲字:

(肋骨)、

(銜在馬口中的勒子)

常用简繁体异体字对照参考表(漢字的字元肢體與動作力)(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