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社会,现在的人身体素质越来越差。脾胃越来越差。喝点凉水就开始拉肚子,是不是反酸呕吐、胃痛起来直冒冷汗,严重的还会上吐下泻、胃穿孔等等。
不少的朋友有这样的习惯,吃火锅,喝点小酒或者冰冻的东西,冷热交替,脾胃就被迫接受刺激,长时间这样的刺激,就容易让脾胃功能紊乱,或者功能下降。导致脾胃虚弱。
这就应证了病从口入的这一说法。但是还是有很多朋友管不住自己的嘴。
脾胃健康的重要性
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主运化、胃主受钠,就是靠脾胃将人体吃下的食物转化胃气、血、津液,然后运输到身体各个部位,维持生命的活动。
然而脾胃不好,就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和运化功能,消化不了食物,没有得到足够的营养,同时没办法将气血津液正常的运送到身体各处,最后身体各处因为缺少营养而开始出现毛病。
脾胃与五脏的关系1、脾胃与心肝
中医认为“心主血、肝藏血、脾能统摄于血”。
脾统领全身的血液,在心气的推动下,流向身体各处,而肝脏就是藏血的地方,帮助脾气防止血液外泄。
一旦脾不统血,血液外泄,就容易出现出血的现象,比如说便血、尿血、崩漏等等。气血无法濡养心脏,导致心血失调,容易引发心脏疾病
2、脾胃与肺
脾胃将气血运化到肺,补充肺气,通过肺气的宣降,协助脾胃将物质输送到其他部位。
然而,肺气虚会引起肺部以及呼吸系统的毛病,让肺部无法正常的工作。
3、脾胃与肾
肾是先天之本,而脾胃是后天之本。肾靠脾胃后天的滋养,能够让肾更加强壮;一旦脾胃虚弱,肾的滋养减少,导致肾虚,进而容易产生手脚冰冷、盗汗、怕冷等等
这就是古语说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调养脾胃濡养脏腑
脾胃影响着五脏六腑,那么调养脾胃至关重要了。
今天就针对脾胃出现的问题,介绍相应的对策。
1、脾胃不好,引起的口臭
在口腔干净、或者吃了有味道的食物之外,那就是肠胃生病了,主要是因为经常是暴饮暴食,喜欢辛辣油腻的食物,导致脾胃消化不良,食物积滞在身体,然后慢慢的发酵产生臭味,从食道排出臭味。
想要解决肠胃产生的臭味,那就要先解决脾胃虚弱的问题。
保健:
饮食上要注意,少吃多餐,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坚持一个星期,用淘米水漱口3-5分钟;
用小点的理气按揉后溪穴,感觉到酸胀感,可以减轻口臭,还能同时疏通三焦、清泻火热。坚持才看到。
2、四肢无力、疲倦
《素问 · 痿论》里提到:“脾主身之肌肉”。
就是全身的肌肉都要靠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才能壮实,所以脾失健运,肌肉得不到濡养,那肯定就会四肢无力、虚胖、疲劳,还容易疲倦,整个人都变懒了。
保健:
材料:鲜山药30g 白扁豆15g 粳米50g
做法:先清水煮粳米和白扁豆,再将去皮的山药片放入,熬制成粥。
3、胃痛
那些经常忙碌的朋友,吃饭都是不规律的,时间一长,肠胃不适,甚至有些朋友会因此患上胃痛,每次都因为胃痛疼地死去活来。
保健:
点按足三里 梁丘穴,平时36次,痛的时候按揉200次,稍微用点力效果更好。
足三里取穴:站位弯腰,同侧手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其余4指向下,中指指尖处。
梁丘穴取穴:伸展膝盖用力时,筋肉凸出处的凹洼;从膝盖骨右端,约三个手指左右的上方也是该穴。
4、脾胃常规的保健
点按建里穴→神阙穴→天枢穴→点按或推拿胃俞和脾俞→推拿胃经小腿的穴位→点按太白穴
建立穴:
位置:位于腹部中央,肚脐中上3寸,大约四个横指的位置。
神阙穴:
位置:肚脐
天枢穴:
位置:位于肚脐的2寸位置,大约三根横指的位置
胃俞和脾俞:
位置,脾俞位于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约两个手指的位置;胃俞在脾俞的正下方
小腿胃经
推揉小腿外侧的部分
太白穴:
位于趾关节红白交际处。
总结:
1、调理脾胃,三分治,七分养,日常饮食、生活作息要注意。
2、脾胃受损,心、肝、肺、肾全遭殃。
3、口臭,异味久久不散的朋友,认准后溪穴
4、四肢无力、疲倦的朋友,送你山药扁豆粥
5、胃痛折磨人?缓急止痛找足三里 梁丘穴
6、脾胃通调方:点按建里穴→神阙穴→天枢穴→点按或推拿胃俞和脾俞→推拿胃经小腿的穴位→点按太白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