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盐津县,盐津二中的高一学生蒲某某在7月上旬的一个深夜跳楼身亡。

盐津二中是面向划分的几个乡镇定向招生的,吸纳了这些乡镇的尖子生。蒲某某在盐津三中上完初中后,考进了盐津二中。其父称,儿子在班内成绩优异,全班60余名学生,其成绩位列前五名

经现场勘查和走访调查并调阅监控,事发过程如下:7月8日凌晨0时12分,盐津县第二中学吴某某等7名教职工在对男生宿舍查寝过程中,吴某某对违反带手机入校的学生蒲某某打耳光、罚蹲马步,并没收手机。蒲某某于凌晨1时13分回到宿舍,2时46分攀爬上窗台,2时59分坠楼。

那天晚上,蒲某某母亲睡得很安稳,醒来后才发现,儿子的班主任吴某某在凌晨00:59分给她连发了4条微信。这4条微信中,有一张蒲某某光着上身、右手持手机的图片,文字内容则是“蒲某林大晚上玩手机”、“上次我和你说了,他存钱拿去买手机了,手机3600(元)”。

事件来源:红星新闻。

岁男童病亡前遭体罚涉事(云南一优秀高中生)(1)

蒲某林使用的新手机,事发前两三天购买

这件事发生以后,网友们开始各抒己见。

对这个事件,你怎么看?

我从三个角度(父母、老师、孩子),说一说我的看法。

岁男童病亡前遭体罚涉事(云南一优秀高中生)(2)

案发后,蒲照松站在儿子坠楼处

父母: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不是父母打出来的!

蒲父有两个孩子,大女儿刚从盐津三中高中毕业,正等待大学录取通知书到来。小儿子就是蒲某某,“很乖巧,从小到大我们就没打过。”

有个网友说:“先不评论老师的作为,单就家长从未打过小孩或许可见男孩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有多弱。”

这句话得到了很多人点赞,但也有人和我看法一致:“打孩子不可取!孩子的心理强大不是打出来的。”

岁男童病亡前遭体罚涉事(云南一优秀高中生)(3)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我也一直在思考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怎么培养更好。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一书,给了我很好的答案。我读完了这套书上下两本,还举办过两期关于这套书的读书会,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

简单来说,父母可以这样做:

给孩子设定不同的场景,让孩子思考应对的心态和方法

针对不同的年龄段,设置符合孩子心智的事例,启发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到某一天,孩子真的遇到了什么事情,这种思维模式会给孩子很大的帮助。

岁男童病亡前遭体罚涉事(云南一优秀高中生)(4)

比如:

当好朋友突然不理你了,你会怎么办?

孩子们的回答千奇百怪,我的两个孩子说过这样的方法:

  1. 主动去问他为什么不理我?
  2. 他不理我,那我也不理他,反正我也不只有他一个好朋友。
  3. 想一想自己有什么事情做得不好,惹得生气了,然后给他道歉。
  4. 让另一个人去问他为什么这样,然后再想解决办法。
  5. 告诉他,他不理我我会难过。

这种例子,可以是书上列出来的,也可以是我们自己编的,还可以是周围发生的真实事例,被我们稍作改编,去询问孩子,若是他碰到了,他会怎么做?

询问的方式就是“头脑风暴”。不要对孩子说出的方法评头论足,我们的目的是引导孩子想出更多的方法,而不是评判方法好坏。至于好坏,随着孩子认知的不断提高,他们都会分辨得出来。

而且,当我们让他们“好中选优”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选择用的那个方法,大多都是他们说出来的最合理最有效的方法。

孩子想的方面越多,给出的方法越多,意味着孩子的“解决问题”能力越强,“抗挫折能力”越强!

岁男童病亡前遭体罚涉事(云南一优秀高中生)(5)

当孩子遇到一个问题,想到的不只有一个解决办法的时候,他就不会走上轻生这条路

因为,除了轻生之外,他还想到了好几种其他的解决办法,好中选优,他一定能很好地面对和处理这件事。

父母不该成为给孩子带来风雨之人。父母应该是孩子坚强的后盾,是陪着孩子一起面对外面风风雨雨的人。

所以,通过“打孩子”培养他们的抗挫折能力,是下下下策。社会对孩子的“鞭打”,也许是一种成长的历练。但是,来自最亲的父母的“打”,则会影响孩子内心深处的安全感,不利于亲子关系,更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

岁男童病亡前遭体罚涉事(云南一优秀高中生)(6)

老师:不让你“打耳光”,你就不会教育孩子了吗?

每一次发生这样的悲剧,评论中但凡有指责老师做得过分的内容,下面都会有另一个声音出现。那就是:

——老师以后都别那么认真了,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老师上好课就行了,管那么多干啥?佛系教学,到点儿回家,大家都轻松。

岁男童病亡前遭体罚涉事(云南一优秀高中生)(7)

岁男童病亡前遭体罚涉事(云南一优秀高中生)(8)

这个世界不是只有黑和白,还有很多过度地带。

“打耳光”和“不管”之间,有很多可以平衡的方式。

难道,不让你打学生耳光,你就教育不了学生了?除了打耳光这个方式,你就不会用其他方法了?

不说教学经验,即使是考教师资格证的时候,也应该能从书本上学到很多“教育之道”吧?

这么说话的人,心态是不对的。这样评论的老师,没准在现实中真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那个类型。而这个事例,刚好为他这么做提供了佐证

老师管教学生没有错,但是用错误的方式管教学生就是错了。

教育法越来越细,哪些惩罚的行为是许可范围的,哪些是禁止的,规定越来越清楚。而“打耳光”是侮辱性的,不在允许范围之内。

岁男童病亡前遭体罚涉事(云南一优秀高中生)(9)

岁男童病亡前遭体罚涉事(云南一优秀高中生)(10)

学生:明知违反规定,就要做好“承担责任”的心理准备

学校明令禁止带手机,却非要将手机违规带到学校。这是明知故犯。既然如此,就要做好承担责任的心理准备。

高一了,不小了,明辨是非了。既然做了,那么无论是打骂还是惩罚,都得面对,因为是你违规在先。

学生在学校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要有集体主义责任感。

如果每个人都随所欲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么这个学校如何管理?怎么保证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

你带手机了,别的同学看着不眼馋吗?大家都带手机了,那还怎么学习?那会是怎样的氛围?

虽然老师惩罚力度过了,自认为受到侮辱了,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一个啊

(重申一遍:父母一定要引导孩子发散性考虑同一问题,多角度去解决问题!这对孩子的一生发展,都非常重要。)

父母将你养大不容易,十几年了,你轻松松地走了,留下父母如何面对失去,心里何其痛苦?!

谁长大的过程中不经历一些挫折和困难?多思考,多求助,多尝试,挺一挺便过去了。

岁男童病亡前遭体罚涉事(云南一优秀高中生)(11)

结束语

7月20日,蒲父到派出所销了儿子的户。此前,在盐津县盐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他和妻子获得了一笔赔偿。

蒲父说,民事赔偿部分他感到满意,可他仍要表明如下立场:“想知道班主任要承担什么样的刑事责任”;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盐津二中的老师不能再打学生”。

造成这类悲剧的原因,除了父母的养育方式、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老师的管教方式之外,还有社会的部分影响。

现在自媒体发达,短视频泛滥,各种新闻资讯每天都扑面而来。尤其负面新闻,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评论。这些,都对孩子有一定的影响。

当他看到类似这种新闻,会在他脑海中或多或少留下印象。当他遇到这类事件时,当时新闻中孩子的做法也许就会映入脑海,影响着他的处理方式。

我们在养育孩子的时候,要注意提高孩子的自我认知,分得清是非黑白,有自己的主见,不人云亦云,不迷失自我。

以上,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END——

作者:皓月长歌,家庭教育讲师。家有两只神兽,挑战不断,成长不息。所写文字皆出自个人学习实践,或有局限性,请大家建设性参考。关注我@皓月长歌正面管教,让我们一起拥有更好的亲子关系,成为更好的自己。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