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心理疾病(灾后头痛胸痛焦虑)(1)

面对自然灾害,在应激状态下,我们的情绪可能会被忽略。

当灾难过后,我们不仅面临着生活的重建,同样面临着心理的重建。

这里有一份心理援助手册给你,希望能帮助到你,或者帮助到你关心的人。

01 心理创伤评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经历重大灾害后:

20%~40%的人会出现轻度的心理失调,这些人不需要特别的心理援助,他们的症状会在几天至几周内得到缓解。

30%~50%的人会出现中至重度的心理失调,及时的心理援助会使症状得到缓解。

而在灾难一年之内,20%的人可能会出现严重心理疾病。

灾后心理疾病(灾后头痛胸痛焦虑)(2)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心理学家对灾难和创伤所做的研究结果证实:

在亲身经历了重大自然灾难之 后,人们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创伤后应激反应,而如果这些应激反应得不到及时而又适当的心理干预,就会进一步发展成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心理疾病。

事件冲击量表(IES-R)

事件冲击量表(IES-R)是国际上被应用最广泛的关于压力反应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检查的自评测量问卷。

在 5·12 汶川地震的灾后心理援助中也采用了事件冲击量表对受灾群众(包括成人和儿童),进行了心理测量。

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平时版(PCL-C)

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平时版(PCL-C)是美国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中心根据DSM-IV制定,目前在国际上广泛应用。

专为评价普通人在平时生活(与战争相对而言)中遭遇创伤后的体验而设计的。

如果你也是受灾群众中的一员,想了解你的心理是否受到创伤,可以先进行自测,从而制定你的心理重建计划。

02 心理重建计划

灾难之后感觉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难以入睡、正常的食欲和消化变弱、有冷漠、感觉迟钝、头痛背痛胸口痛等不适。

同时伴随焦虑烦躁不安、消沉、抑郁等情绪,可能是人体应对危机时产生的正常身心反应

不必惊慌,这些症状一般会在1~3个月内逐渐缓解。

少量人群的症状可能会继续保持。

还有些人在最初并没有表现出症状,在事件发生几个月之后才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症状,这是一种延迟性的创后反应

建议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生活规律,也可尝试以下渠道进行心理咨询:

拨打全国各省免费的心理援助热线。

拨打中科院心理所志愿者热线。

超过一个月仍未恢复,可向精神科医生求助,或到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咨询。

灾后心理疾病(灾后头痛胸痛焦虑)(3)

参考文献: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Mental health in emergencies: Ment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health of populations exposed to extreme stressors[R].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3.

Horowitz M, Wilner N, Alvarez W. Impact of Event Scale: A measure of subjective stress[J]. Psychosomatic medicine, 1979, 41(3): 209-218.

张侃, 王日出. 灾后心理援助与心理重建[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8, 23(4): 304-310.

郑日昌. 灾后心理援助的操作策略[J]. 中国民族教育, 2008 (7): 24-26.

刘建君, 白克镇, 龚科, 等. 地震灾后幸存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8, 8(6): 466-467.

吴坎坎, 张雨青. 灾后民众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与事件冲击量表 (IES) 的发展和应用[J]. 2009.

作者:简安可

审核:宋小妹 赵民

灾后心理疾病(灾后头痛胸痛焦虑)(4)

点击「链接」进行「事件冲击量表」自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