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作为中国历史上首部关于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成功塑造了众多的起义英雄形象。

其中有武功冠绝天下的河北玉麒麟卢员外,有神鬼莫测的法师入云龙公孙胜,有算无遗策的智多星吴用。

他们要么是身怀绝技,要么是智力担当,总之因为时代的黑暗,啸聚山林,落草为寇。

在那个有志难伸,报国无门的宋徽宗年间,每个人都想在黑暗的世道安身立命,可惜的是大多都以悲剧草草收场。

水浒传108位好汉的典型事件(水浒传中步战四大好汉)(1)

李逵

这其中李逵作为梁山一把手宋江的心腹最为人所熟知,在现代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李逵是个手拿板斧,面色黝黑,动不动就叫嚣着要“杀入东京,夺了鸟位”的粗汉子。

对李逵武功的定位也是停留在”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地步,虽然李逵在梁山头领中排行第二十二,步军中排行第五。

但如果光论武力值,梁山中还有四位步军头领能够稳稳压李逵一头。

这其中还不包括马军头领和水军头领,至于像公孙胜这类开挂的更是不在此列,所以李逵的作用主要是在战场中清除杂兵,提升军队士气。

水浒传108位好汉的典型事件(水浒传中步战四大好汉)(2)

宋江

真英雄“花和尚”鲁智深

在梁山步军头领十一个人员中,花和尚鲁智深排行第一,是为天孤星。

在众多的头领中,鲁智深最配得上英雄二字,本是经略府一个提辖,是正宗的军队出身,在三拳打死镇关西的回目中,鲁智深展现了他的精妙腿法功夫。

原文说郑屠右手拿刀,左手抓住鲁智深,好稳稳地捅鲁智深一刀。鲁智深对此的反应是不慌不忙,就势按住镇关西的左手,望小腹上只一脚,镇关西便腾地踢倒在大街上。

在东京看守菜园,一伙泼皮想要算计他,将他引到粪坑旁边,突然张三、李四“一个来抢左脚,一个来抢右脚”,打算把鲁智深掀到粪坑里去,但是“鲁智深不等他们来沾身,右脚早起,腾地把李四先踢下粪坑里去”。

鲁智深的腿法是遵循”低腿前伸“的原则,绝不起高脚,防止自己失去重心。

水浒传108位好汉的典型事件(水浒传中步战四大好汉)(3)

鲁智深

之后向当地一些泼皮表演器械技艺时得到林冲的赞赏也反映出鲁智深的武艺高强。而且使得一把重达62斤的水磨禅杖,甚至能够硬生生地倒拔垂杨柳,足见其力大无穷的本领。

根据中华传统武术子午门这一派的书籍记载,鲁智深在除暴安良、抗击辽人之余。曾到梁山北部的六工山建福寺与主持圆通禅师学习武功,经反复研习形成了子午门功夫的雏形。

这门功夫得名于在每天的子时和午时练习技艺、身法、招数。以连身体之躯为基础,在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后天条件分别教授不同的内容。

练功到一定程度时,出拳抬腿即可决定人的生死,专门攻击人体的脆弱穴位,使人瞬间丧失战斗能力。

水浒传108位好汉的典型事件(水浒传中步战四大好汉)(4)

鲁智深

鲁智深得到过作者的偏爱,倾注了作者对真英雄的全部美好想象,而且鲁智深还是一个“侠僧”形象,和佛有着不解之缘,通俗点说就是有慧根,鲁提辖法号“智深”来源于《法华经》中的“智深志固”,代表着智慧深远而坚定。

智真长老和鲁提辖更是同辈中人,他的谶语也是对鲁提辖的精炼概括: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直,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证果非凡。

鲁智深的结局可以说是最好的,圆寂时知道“今日方知我是我”。

所以鲁智深不管是武力,还是在得道,这两方面都要强于李逵。

水浒传108位好汉的典型事件(水浒传中步战四大好汉)(5)

鲁智深

人间太岁是武松

与真英雄鲁智深相比,武松就是好汉的代名词。虽然武松的性格也很侠肝义胆,嫉恶如仇,但是却多了些许的嗜杀嗔恶。当然在实战方面也是如雷贯耳,在步军头领中排行第二。

武松篇章一上来就是中国人街知巷闻的武松打虎,在第二十三回中,写道:拳头脚尖如雨点,淋漓两手鲜血染。

将老虎打成“身横野草锦斑销,紧闭双眼光不闪”的模样。几乎是赤手空拳将那只吊睛白额老虎打死(梢棒在战斗初始就遭毁坏)。

即使有人说李逵为了报吃母之仇,也杀死过老虎,可是李逵当时先是从胯边抽出腰刀,趁母虎不备往屁股上捅了一刀,然后在用朴刀正中母大虫的下巴处,这才杀死猛虎,和武松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水浒传108位好汉的典型事件(水浒传中步战四大好汉)(6)

武松

鲁智深有“拔”力,武松也有“拔”劲。

在第三十二回殴打孔亮中:那大汉却待用力跌武松,怎禁得他千百斤神力,武松手一扯,就将孔亮扯入怀来,只一拨,孔亮便去,恰似弄小孩子一样。

这里的“拔”劲,和鲁智深的膀折亭柱有类似之处,讲究把全身力量汇聚一点,而后猛然使劲,有意想不到的巨力。

在武松醉打蒋门神中,武松使用了独门绝技“玉环步,鸳鸯脚”。

原文如下: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晃一枪,忽地转身就走……,蒋门神被武松一脚踢起,正中蒋门神的小腹,双手只一按,便蹲了下去。踅将过来,右脚又踢起,直飞在蒋门神的额骨上……。

水浒传108位好汉的典型事件(水浒传中步战四大好汉)(7)

武松

这一扑有名,唤作“玉环步,鸳鸯脚。”一个人该学习哪种腿法应该和自己的身材相符合。

武松不是鲁智深膀大腰圆的体型,而是匀称健硕的身材。

所以武松学的是这种180度转身连起来的招数,而且鸳鸯脚中有一种技术含量极高的后撩脚,重点在于在自身撤退之际,冷不防给敌人一个左右连踢,需要身体极高的柔韧性和爆发力才能完成这一招数。

作者对武松也是青睐有加,而且武松和鲁智深都和佛有着或深或浅的关系。

号为天伤星,又为行者,最后的结局也算是挺不错,不愿接受朝廷的恩赐,在六合寺出家,多说一句,六合寺也是鲁智深圆寂的地点。

水浒传108位好汉的典型事件(水浒传中步战四大好汉)(8)

武松剧照

相扑第一,浪子燕青

如果说鲁智深和武松没有和李逵交过手,无法实打实地证实其武力之强,那玉麒麟卢俊义的家仆燕青可就说服力十足。

李逵除了对宋江言听计从外,最为佩服的就是燕小乙了,每次外出办事宋江都会将燕青和李逵一起,为的就是钳制这个黑厮。

在第七十三回中,开门见山地写道:李逵从客店里出来,手持板斧,要往城边劈门而去,被燕青抱住腰部,只用了一跤,颠个脚朝天。

燕青将李逵扛在肩膀上,望小路便走。李逵只得随他。后又说为何李逵怕燕青,原来是燕青的相扑功夫天下第一,李逵曾私下和他交手数次,全着了燕青的相扑之道,所以才怕燕青。

水浒传108位好汉的典型事件(水浒传中步战四大好汉)(9)

宋江

之后燕青在和擎天柱任原同台比试时,具体地展现了燕青的武力智慧之高深,相扑技艺之纯熟。

先是燕青双眼只盯着任原的下三面,任原于是便将左脚卖个破绽,直奔燕青而去,燕青立马从任原的左肋下穿去。

这时任原心烦意燥,脚步生乱,燕青看准时机,用右手扭住任原,左手探入任原的裤裆之处,用肩膀顶住他胸脯,托将起来,借力便将任原的身体旋转起来,直扔到台下。

水浒传108位好汉的典型事件(水浒传中步战四大好汉)(10)

燕青

而且如今的山东梁山还流传着燕青拳,传言是燕青自小和卢俊义学武,卢俊义隐退后,燕青广泛传授此功夫,故名为燕青拳,还有一个别名,叫做迷踪拳,就是近代霍元甲学习的拳法。

燕青拳动作轻灵敏捷,灵活多变,讲究腰下腿功,就是马步要扎得稳如泰山。

腿法劲大干净利落,拳法技法有甩、劈、斩、滚、截、缠等等,再配合闪、定、缩等身法。加上插裆套步、穿蹦跳跃,组成了攻防性极强的技击术。

水浒传108位好汉的典型事件(水浒传中步战四大好汉)(11)

燕青

名声最小的焦挺

最后一位是地恶星焦挺,别看焦挺属于地煞一类,这是因为焦挺一来没有朝堂的背景作为靠山,二来不是宋江领导层的心腹,只是一个相扑世家子弟。独门单传三十六路擒龙手,外号没面目。

这里的没面目是不讲情面,上来就打的意思。

焦挺出场在第六十二回,李逵下山去帮关胜攻打凌州时偶然碰见。

原文这样记述:那汉子手起一拳,打得李逵一屁股坐倒。要知道李逵可不是毫无防范,前面刚刚拿起板斧将韩伯龙杀死。

水浒传108位好汉的典型事件(水浒传中步战四大好汉)(12)

李逵

后面又说,李逵寻思:这汉子使得好拳。坐在地下问这人是谁。焦挺高傲地说到:老爷没姓,要厮打便和你厮打,你敢起来?空有一副好本领。

李逵听到焦挺这般羞辱人,火爆脾气蹭蹭直冒,正要跳将起来,被那汉子又一脚,踢了一跤。李逵心里暗想:赢他不得,便要逃走。

从这段描述中,可以清楚地辨别李逵若论拳脚功夫根本不是焦挺的对手,李逵和一流高手交战时从来没有赢过,一把板斧砍的都是虾兵蟹将。

外号叫做黑旋风也是宋元之际,当时的人们对邪神恶鬼的代称,况且李逵又是天杀星,“杀“和”煞“二字在古代可以通用,也暗含着李逵就是一个天生的魔神下世。

水浒传108位好汉的典型事件(水浒传中步战四大好汉)(13)

李逵

结语

清代的大才子金圣叹鞭辟入里的分析了李逵外号的来历,黑旋风乃是恶风也,其势盘旋,则扬灰聚土,逐渐奔沙走石,天地为昏。

所以李逵走到何处,那个地方就必将被黑暗所笼罩,然后此地终不得安生。

李逵生性莽撞,完全由着性子来,对人命没有怜惜之情,但又充满了反叛精神,视宋江为精神上的父亲,对宋江的命令言听计从,但又因宋江而死,着实有点唏嘘。


参考文献

《梁山武术简述》 程元江

《燕青拳的特征与价值探析》 陈圣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