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人练习太极推手简单易懂(好看又能打的太极推手秘籍在此)(1)

1991年12月7日,李安导演的电影《推手》上映,这部获得第28届金马奖的作品第一次把中国的太极文化推上荧幕。随之,推手,成了很多人都熟知的太极内容。今天,小编就来和你说说这推手到底是什么。

单人练习太极推手简单易懂(好看又能打的太极推手秘籍在此)(2)

何为“推手”

太极推手,也称打手、揉手、擖手,是太极拳的双人徒手对抗练习,与太极拳套路是体与用的关系,互相补充,相得益彰,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太极推手是以上肢、 躯干为攻击部位,运用“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等技法以达到借力、发力,使对方身体失去平衡的一项具有对抗性、娱乐性、健身性、传统性的体育运动。它以四两拨千斤、发人如弹丸、弹指一挥跌丈外,身体微动彼落空的技艺被人所称道。太极推手,其宗旨:在不用护具之状态下,通过推手双方的阴阳矛盾运动,演练实战搏击的一种良好的运动形式。它的研究和训练是以实战为目的,通过推手而不断提高实战搏击能力。武术中踢打摔拿四大技术均可在推手中随意运动,充分体现了太极拳道的兼容性。

单人练习太极推手简单易懂(好看又能打的太极推手秘籍在此)(3)

推手基本功的五种发劲方法

一、化刚劲发

就是拳谱上说的:”化即是发,发即是化”,化发溶入一体,是针对对手的刚发劲的,必须听劲超前,来接住对方发刚劲的劲头顺方向化发。其难度较大,趣味性强,能身体力行其乐无穷。例;如对方双掌向陶腹用迅猛的刚劲如虎朴食来,觉察此招法后,不慌不忙,顺势双手收回扶其双手背,身体右侧同时右脚撤步,双手摸住对手扑的劲头,顺对方劲的方向,轻轻往斜后方一放,对手猝然扑倒于地、非常干净利索,这就是”恰到好处”的化刚劲发。

二、化柔劲发

主要是用于破坏对方刁钻柔动的,必须是先掤住,待时机成熟而放之。拳谱云:”未见其动,腾空而跌”。就是化发的高层境界。

三、攻发劲

就是在推手中,用柔劲在进攻中找机会发放对方,这叫”引劲落空,合即(击)出”的招式。 例1:推手时,将右手小臂插入对方左腋下,插的越深越好,用柔劲将对手向左斜上方横劲挑,装出要横跑对方的样子,若对手怕横动,而用劲压小臂时,此时憎对方下压的劲,同时右手拇指外侧钩住其背右旋,同时左手拍其右田,用丹田刚劲将其旋空倒地。这就借了对方下压的劲和地球引力,加上丹田的刚力合击出,对方焉能不倒。例2:推手时,双手握其大臀内侧,装出用柔劲非推动对方不可的样子,对方若如临大敌,向前顶抗时,只要感觉对方重心上移,根基已空.就用丹田里的刚劲向右侧一抖放,对方将来不及防倒向右侧。以上两例均属”引动落空,合即(击)出”的攻发方法,注意用柔劲逼对方时.不能内劲用力过大,否则重心上移,被人先发倒。必须是全身,特别是腰要放松,完全依赖地尔对自己的引力,也就是自身的重力来还引对方,而且随时注意尾部要向下坠,防止劲过头而落空。放松逼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自己总处于蓄劲状态,机会一到立即就可以发劲,这就叫:”随心所欲”。攻发简而言之,就是用柔劲逼迫对方紧张而僵硬,或者逼引对方向预定的方向用力,然后用丹田里的刚劲顺向发放之。

四、突发劲

就是趁其未备.突然用瞬间的爆发力刚劲发放对手。发劲前隐蔽得越没徵兆越好,表明功夫越深。 例1;突发要求推手运动员在与人谁手走圈中,圈上任意一点都是突发刚劲的着力点。如双手在对方大臂上转圈时,突然在某个点上,用丹田里的刚劲向右抖射右螺旋劲,将对方旋空倒地,使其猝不及防。例2:同上一样在其大臂上转圈时,突然在某一点上,丹田往下一沈,双手同时往下一塌,冷不防打对方一个仰面朝天倒地。以上均为突发劲例,推手本来就是搞“阴谋”的竞技运动,决不允许将自己的意图告诉对方。

五、封劲发

就是对方想发劲,等其劲还没有发出之前,提前发放之为封劲发故。例如杨禄摊先师轶事中:“一日静坐四间,忽有僧来,师自迎出阶,见僧貌伟状,身高六尺许,拱揖道羡意,师及逊符,僧鹘起出拳直扑师,师略含胸,以右掌抵拳顶拍之,僧如受电击,跌出屏后犹作拳击状,此即为封发劲。因为先师杨禄禅拍打的是提前度,僧人买发劲但还没有发出来之前,提前拦击之这叫艺高人胆大,一般人不敢用此招法。在推手中若听劲好,能知道对方什么时候发劲,提前而发放之为封发劲,这种封发很灵、一发即中。但提前度必须”恰到好处“,早一点对方没动,你扑空,晚一点你巳被对方发中了,所以对听劲的准确度要求很高。

单人练习太极推手简单易懂(好看又能打的太极推手秘籍在此)(4)

//推手引化拿发四要领//

一、能吞能吐,随曲就伸

通过修炼低势拳架和推手大捋等动作,锻炼一种随曲就伸、能吞能吐的引化功夫。“来多少,要多少:要多少,给多少”,从而锻炼自我的伸缩力和容化能量。

这是引化功夫的自我基础锻炼。打拳时重视一些低势锻炼:推手时尽量加大自我容量。例如“金刚捣碓”拳式的第三动作之大捋,可以加大引进来力的容量,使来力落空失势。的所以,基本功多的练习在太极推手中是非常重要的。其实,这种低势修炼可以加大自我筋骨、肌肉伸缩功能的锻炼,也有利于健体。

二、化打结合,阴阳相济

太极拳的战术,化字当头,引化为先;同时又强调化打结合,化中有打,打中有化,阴阳互补。例如第一路拳的第三式“懒扎衣”,即化打结合的典型拳式。

该式动作二,即包括右臂左引,左手右进:上盘右肢左引,下盘右脚右进;同时右臂梢节左引,右肩略右移走右靠劲(即梢节引,根节靠)。一动之中三引三进。其他类似拳式还很多。由此可见此拳编排之精妙。

三、阴阳折叠,造势借力发力

此拳一般强调顺势发力。其实,有时还要掌握“造势借力发力”,即所谓“虚笼诈诱,阴阳折叠”之术。

又如“前招、后招”一式,先向右前发放,再向左前方发放,然后再向正前方发放。右、左、前三次折叠劲,使对方防不胜防,难以应对。而且是”以其人之力,还制其人之身”。

四、引化当先,合而后发

引化和发放来力之间,一个重要的关键性的技法,是一个“合”字。故《拳论》有云:“谁能合,谁能赢。“何为“合而后发”?这个“合”字的含义是什么?只要对方与我一搭手,与对方的接触点上,依靠我灵敏的触觉,而感知对方来力的动向,我力迅速地与对方来力“合而为一”,从而顺随来力的走向,其中我稍微改变(拨动)—下来力走向的角度,从而使来力落空失势。此时,如果趁机能牵动对方的重心,则肯定可以使对方失势,甚至扑空而跌倒。如果与来力相合时,我再采用各种擒拿手法,合而发之,就会更省力地将对方发放出去。故有“引化拿发”之论。

单人练习太极推手简单易懂(好看又能打的太极推手秘籍在此)(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