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1日凌晨,法西斯德国单方面撕毁“波德互不侵犯条约”,派出大军闪电战袭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在随后的数月时间里面,纳粹德军连战连胜,一路攻占了许多西欧国家,整个欧洲大陆乃至整个世界都笼罩在法西斯德国的阴影之下。1940年5月25日,英法联军在法国敦刻尔克选择了战略性大撤退。与其说是大撤退,不如说是大溃败更加准确,因为英法联军在正面战场之上遇见德军一触即溃,二战以前号称陆军无敌的法国,更是直接向纳粹德国投降了,只有少部分法军在戴高乐的领导之下继续抵抗着纳粹德国。英法联军自敦刻尔克撤退以后,整片西欧大陆已经没有了纳粹德军的对手。

德国纳粹闪击战战术(纳粹德国的两大战术法宝)(1)

从1939年9月开战,到1940年5月占领整片西欧大陆,纳粹德国仅仅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就做到了。纳粹德国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一方面是因为纳粹德国拥有当时全世界最精锐的机械化部队,另一方面就是纳粹德国拥有最先进的军事战术,即闪电战术和狼群战术。相比于只能打阵地战的欧洲军队,纳粹德国的这两种战术,打破了传统的作战方式。欧洲军队当时运用的战术都还是一战时期留下的。一战时期由于重武器的发展并不是很成熟,所以欧洲军队都是以轻武器为主,因此开战双方交战多是以阵地战为主。阵地战一般用的都是添油战术,谁的兵力更多谁跟经得住消耗,谁就能赢,所以打阵地战一般时间都是很缓慢的。

法国在一战以后,为了防卫纳粹德国的入侵,就修建了一条闻名世界的防线-马奇诺防线。马奇诺防线的出现,就是法国军队战术落后的最直观体现。当时的法国军队以为修了马奇诺防线就万事大吉了,谁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法军所面对的根本就不是正面的敌人,而是已经灵活绕道背后的敌人。法国军队尚且如此,其他欧洲国家军队也好不到哪里去。今天就带着大家来聊一聊被德军视为两大法宝的战术。

第一:闪电战。

熟悉二战历史的小伙伴,对这个战术可能并不陌生,因为这个战术简直是太出名了。闪电战是由德国名将古德里安创建的战争模式。古德里安青年时期就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他从不满足于现有的战术、技术、兵种,一直在谋求改变。机遇来自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整个欧洲都打成了锅粥,世界局势到了重新洗牌的时候,古德里安也在一战时期终于等来了改变的机会。一战时期年仅25岁的古德里安在骑兵部队担任指挥官和参谋长。骑兵部队的军事生涯,让古德里安对军队的速度有了一个新的理解。1922年古德里安被调到了陆军运输处,这让他将军队速度和军队机械化的新概念融合到了一起。于是他在《军事周刊》发表了自己关于坦克将成为地面战场主宰的新观念文章。这篇文章一经发布,古德里安的名气迅速扩大,名气对他的仕途升迁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德国纳粹闪击战战术(纳粹德国的两大战术法宝)(2)

图为古德里安

如果仅仅只是提出了理论,那就不是古德里安,他是一名军人,除了能提出自己的军事理论以外,还能付出实践。古德里安对纳粹德国最大的贡献就是,改造了德国的坦克,如虎式重型坦克、豹式坦克等等。这两款坦克,成功运用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并且大放异彩,成了古德里安能实施自己闪电战最关键的因素。纳粹德国第二装甲师和第三装甲师,是德军最精锐的武装,古德里安就出任了第二装甲师的师长。

实践中获取理论,又将这些理论加以实践,最终闪电战的战术正式成型了。古德里安第一次正式运用闪电战就是入侵波兰的时候。1939年9月1日时45分,纳粹德军以其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力,在一马平川的波兰西部一举荡平了波军80万人组成的防线。防线在钢铁洪流面前脆弱得像一张纸,仅仅用了27天,纳粹德军就占领了波兰。纳粹德军的这一战术,简直惊呆了盟军,闪电战也成了阵地战最大的克星。闪电战就是充分利用机械化军队,以突然袭击的方式迅速击垮敌人。闪电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简直就是屡试不爽,盟军还没有来得及研究如何破解闪电战,纳粹德国的坦克和飞机就已经轰到了家门口。

纳粹德军一天占领丹麦,二十三天攻陷挪威,五天征服荷兰,十八天打垮比利时,就连号称欧洲最强国家,陆战无敌的法国,在坦克的履带碾压之下,也仅仅只是坚持三十八天。纳粹德国用闪电战仅仅用了大年年的时间,就彻底征服欧洲大陆。可是闪电战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不能打持久战,因为坦克和飞机都是需要石油的,纳粹德国又是个石油短缺的国家,因此等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这个缺点就被盟军给无限放大了。纳粹德国引以为傲的闪电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彻底被盟军将领研究透了。因此等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纳粹德军在战场之上连战连败。虽然被研究透了,可是闪电战刚问世的锋芒,依然给所有的盟国都留下了阴影,也在世界军事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二:狼群战术。

如果说纳粹德军陆战和空战有闪电战术让盟国瑟瑟发抖,那么纳粹海军的狼群战术,就是让盟国在大海之上瑟瑟发抖的另一个法宝。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海军司令邓尼茨创造了潜艇的“狼群战术”。这个战术将整个盟国折腾得精疲力尽。所谓狼群战术,还是要从狼说起,狼这种动物,在人类世界的代名词就是残忍和速度快。人类形容狼一般是没有什么好词的,一头狼或许不是食物链的最强者,可是一群狼,绝对是大自然中最厉害的群体。狼捕食鹿时,就采取多路追击的方法,当鹿在奔跑中遇到障碍物不得不转弯的时候,位于两侧的狼正好包抄上来,即使鹿的奔跑速度比狼快,也难逃狼群的追捕。这就是群狼的生存之道,受到这个启发创造出来的群狼战术,自然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狼群战术就是集中弱小舰艇来合围敌方的重型舰艇,行动时一般都是让数艘小型舰艇在大海之上侦查,一旦发现敌舰有落单的,头狼舰艇就会指挥弱小舰艇夜间对重型舰艇发起攻击。

当发现目标时,各舰艇便从对方护卫舰队的间隙或侧翼隐蔽地穿过去,躲过其火力打击屏障,向目标靠近,.白天各舰艇在四面八方占领有利攻击阵位,隐蔽在水下,夜间突然升出水面,同时向目标发射鱼雷狼群战术因此而得名.。

德国纳粹闪击战战术(纳粹德国的两大战术法宝)(3)

图为邓尼茨

纳粹德国不仅有狼群战术袭击盟军的重型舰艇,还会袭击盟国的运输船和商船。因为作战单位不大,所有纳粹海军可以同时组建多批小分队,对盟国进行袭扰。盟国有的时候,一天要接收到数起甚至数十起商船或是舰艇被袭击的消息,搞得盟国政府很头疼。英国首相丘吉尔更是直言“邓尼茨的狼群是唯一让我感到害怕的部队。”盟国起初对于狼群战术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给商船增加护航舰队,以多保护少,这种笨办法来解决,然而收效甚微。

邓尼茨因为狼群战术的成功而成为希特勒最得力的干将之一,甚至最后还被指定为元首接班人。邓尼茨也被眼前的巨大胜利给遮住了双眼,他没有了更新狼群战术的想法,打算一招吃遍天下鲜。可是邓尼茨忽视了恨他恨得牙根痒痒的盟军正在夜以继日地研究他的狼群战术,很多盟军的优秀将领都在找着应对狼群战术的办法。最后还真让盟军给找见了,盟军派出庞大规模的反潜艇飞机和潜艇,灵活采用阻击、围歼、诱歼等手段来肢解狼群,而新式雷达的出现,彻底敲响了狼群战术的丧钟。

德国纳粹闪击战战术(纳粹德国的两大战术法宝)(4)

图为丘吉尔

1943年5月,仅仅一个月时间,邓尼茨赖以成名的狼群终于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在盟军的坚壁清野之下,邓尼茨30多艘王牌潜艇被击沉,狼群战术彻底失败。

结语:无论是闪电战也好,还是狼群战也好,无论是哪个,都为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战争中的所有战术都是要与时俱进的,所有的战术都禁不起研究。纳粹德国的这两大法宝,被盟军研究透彻以后,纳粹德国也就到了名落孙山的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