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人叫师襄子,他是当时最有名的琴师,连伟大的孔子都来拜他为师。师襄子教了孔子一首曲子,孔子天天练习弹奏,一遍又一遍,每一遍都认认真真,就这样一连十天,孔子已经把曲子的每个音都记得牢牢的了。别的学生已经在学习新的曲子了,师襄子对孔子说:“这首曲子你弹得很不错了,从今天开始可以学一首新曲子。”孔子说:“虽然我学会了曲谱,记住了曲谱,可是曲子里还有一些高难度的技巧,我还掌握得不太好,我还应该继续练习它。”又过了许多天,师襄子听了孔子的弹奏,说:“你已经很好地掌握了弹奏技巧,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练习得还不够,还没有领会这首曲子的神韵。”孔子又继续练习了很多天,演奏的琴声悠扬动听,听起来和师襄子的演奏没什么差别了。师襄子说:“你已领会了这首曲子的神韵,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从琴声中体会出作曲者是怎样一个人,还不能深入他的内心世界。”

教育的三十三条铁律:贵以专三字经告诉我们的至理(1)

孔子像

又过了很多天,孔子在练琴时神情庄重,他停下来,时而眺望着远处,时而低头沉思,他对师襄子说:“我现在知道作曲者是什么人了。他的皮肤黑黑的,身材修长,明亮的目光里充满了远大的志向,他有着一统四方的王者气魄,他一定就是周文王了。”师襄子听了,立刻离开坐席拜了两拜,说:“我的老师教我时就是这样说的,这首曲子就叫做《文王操》啊!”

小朋友们,你们一定觉得很神奇吧,孔子怎么能通过琴声想象出作者的容貌呢?其实这是因为孔子的音乐修养很高,他又用心专一,深入其中,便领悟出了更深的内涵。所以说教育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

而学习不专一、不专心呢?我们接着来听一听弈秋的故事。弈秋是一个下棋高手,所以很多年轻人都来拜他为师,跟他学习下棋技巧。弈秋收了两个学生,他在讲课时,一个学生专心致志地听课,弈秋讲的每一句话都牢牢记住,细细揣摩。而另一个学生呢,上课时心不在焉的,听到窗外好像有天鹅的叫声,就不时转过头看着窗外,他的心思也早就飞到教室外面了,盘算着天鹅要是飞过来了,可以张弓搭箭射下来,做成香喷喷的烤天鹅。他这么想着,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哪里还能学会下棋呢?

所以,学习的时候要是不专心,一会儿玩玩手里的铅笔和橡皮,一会儿和同桌说说小话,不就和那个想射天鹅的学生一样了吗?《三字经》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教育很重要,教育的好方法就是“教之道,贵以专”。听了孔子学琴的故事,下一次你在做数学题的时候,在练钢琴的时候,在你觉得枯燥无聊的时候,在你觉得辛苦困难的时候,你知道正确的做法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