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通过分析丁元英,从5个维度看清一个人。

书中有这样两段话段话,是丁元英的助理肖亚文对于丁元英的介绍!

第一段:我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人,甚至可以说他不是人,是神是魔都可以,反正不是人!

第二段:他可以带你看见不一样的东西,带你听见不一样的声音!

丁元英这个角色,是一个复杂又有争议的人物,无法用好与坏这种单独的元素来评价,非要给这个人物下个定义的话,一句话:丁元英是个明白人!

第二,“天国的女儿”芮小丹:一个洒脱,纯净的女人

《天道》电视剧中,只有两个神。一个自然是丁元英,一个我以为就是芮小丹。

一对神仙眷侣:

丁元英是高度的包容,因为思维,因为维度,所以自然带着一种“大道无情”冷静和克制。芮小丹,确实天生的一块透彻。无术的纯净,反而超脱了人的属性。

或者说,既像人,又将人演绎到了极致,就成了神。

或许大家会说,用这样的词汇谈论芮小丹是不是夸大其词,下面我举例说明。

从音乐上讲:

芮小丹和丁元英的缘起是肖雅文。但是真正剥离了形式上的客套、交际,真正的际会是那首《天国的女儿》,这是一个隐喻。

有些“道友”吐槽电视剧中的配乐太过高深。其实很简单,《天国的女儿》隐喻的就是芮小丹,纯净的心灵。《流浪者之歌》就是隐喻着王庙村三人组对命运的不屈精神。从这点来看,就好理解了。

在这里不得不说近几年最我以为最优秀的电影《一出好戏》,在荒岛上舒淇的装扮从服饰语言上就是“圣母玛利亚”,在困境中不屈服,不焦躁,还能无差别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而芮小丹,就像那首《天国的女儿》,洒脱,纯净,符合“女儿”这个文化意象。

从经历上讲:

芮小丹是一个富二代。本可以过着更为轻松的生活。但是她却选择了做警察。这样的选择不仅引来丁元英的吐槽,也使得我们不太理解。重点是,她并没有对警察这个行业的殉道精神。

所以和兴趣无关,因为她下一步的打算是一位法律从业者。在这其中的转折中,也丝毫看不到兴趣,爱好之类的因素。

这就是这个人物设定中最让我觉得高明的地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动辄就谈及兴趣、爱好。甚至有相当多的人认为:如果以兴趣为工作,是人生的一件快事。但是,看看周边,又有谁从事了一辈子感兴趣的工作?

要么是人变了,要么是兴趣变了。

而芮小丹就相对来说较为从容,也就是另一道说辞,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不是被动地接受。是一种生命暂时阶段的契合。想做就做,不拖泥带水。

做警察,出类拔萃。做情人,也是干干净净。当生则生,当死则死。

在原著中,芮小丹是在和黄福海枪战厚毁容后自杀的,原因在于不愿意给丁元英留下不完美的自己。

这也就从逻辑上合理的解释了为什么丁元英在芮小丹死后并没有参加送别。

就是害怕,自己的一点私心,坏了芮小丹的遗愿。

所以,这是一对真正的神仙眷侣。

《天道》中的丁元英是个按规律办事的人,结果就是这样的人,被那些不按规律办事的人称神,丁元英的孤独也在这里,没有人能对话。所以丁元英不和妻子争吵,不和卖馄饨的大妈争论一块钱,不和面馆的大叔争执。

很多人说丁元英是对世俗文化一种居高临下的包容,我认为不是,而是丁元英是个透过事物看本质的人,他已经看到了果,又何必去争“因”。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孤傲的人经常独处,并不是因为他们喜欢独处,是因为身边没有可以理解他们的人,所以,他只能自己呆着,丁元英就是这样的人!

他一个人住在古城一年多,从来没有给芮小丹打过一次电话,一直是自己一个人呆着,甚至就连过年也只是买了一箱方便面,自己在屋里就解决了!

这样的生活方式正应了书中介绍的第一段:是神是魔都可以,反正不是人!

即使是像丁元英这样的明白人也有他的无奈,他活得明白,但是不通透!

什么是明白:什么事都能看到本质

什么是通透:不仅能看到本质,更能放得下

丁元英只是明白,但不通透,所以,有些事他看的清楚,但放不下,所以只能沉默不语,这也是他的无奈!

从丁元英这几件为人处世的举动,如果配合种子法则里的“业力小窝四象限”来分析,就很有启发。

我们能看出遇见这样的朋友和老板,谁都会放心和忠心跟随。

1、对这个世界,心存良知

这一点从他在私募基金很赚钱的时候,选择戛然而止,毅然结束这个让他在西方社会里名利双收的行当,就能看出来。

管子说过:"智者诈愚,强者凌弱,老幼孤独不得其所。"

丛林社会里智者对愚人,强者对弱者可以轻易收割和剥削的事,让丁元英心有不忍,及时收手。

同时,他自己也说,这个事情犹如虎口拔牙,要懂得止。

心存仁义和知止,乃君子之道。

2、对父母兄弟,心存责任

看开头,丁元英处理完在德国的事情,回国的头一件事就是见妹妹妹夫。

这丁元英提前打招呼让他们来北京等着他,有东西给他们,有事情要交待。

见了面以后,丁元英给了妹妹一辆车,两台电脑还有6万美金,并且还清晰交待清楚,这笔钱1万作为汽车的日常费用,5万用于父母在大病时急用。

短短几句话,突出了他的理智和周到,更体现了他对父母家人的可靠照顾。

在那个年代,有电脑还是手提电脑的家庭不多。谁家如果有,孩子能够好好学着用的,将来都能派上用场。

本来给辆好车已经够大方阔气了,但还考虑到养车贵,万一舍不得开,所以连养车费都给了。

再来就是在那个年代,如果一个家庭有人得大病,就是灭顶之灾,很难轻松凑齐住院做手术的钱。

这一点就让他的父母姊妹,没了无钱看病这方面的后顾之忧。

所以这里体现了丁元英的孝悌,不是那种嘴上说的好听,做点花小钱表面上好看的事,他周到的安排,全是实实在在为家人长远考虑,而且出钱出在刀刃上的举动。

3、对至交好友,心怀义气

韩楚风的妻子因为弟弟惹事,要赔钱但不敢跟老公要,只能跑来找老公最好的朋友丁元英。

一来她知道丁元英讲义气会帮忙,二来她知道丁元英很厚道会保守秘密。

丁元英二话没说就借了她15万,关键是他手头上只有18万作为以后那段日子的生活费。一下子给了她那么多,自己只剩3万块。

到了古城后,靠吃泡面和便宜餐,卖自己心爱的唱片度日,愣是没跟韩楚风透露一个字。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这个人交友是凭真心,帮人也不要你知道,也不要回报。后来还是韩楚风自己知道了,又感动又愧疚地把钱给还了回来。

4、对合作伙伴,讲究厚道

在开头在德国那段的情节里,与他合作的人都获得了丰厚的收益。

只不过因为他突然中止,没让大家再继续获得更多的收益,让外国佬心里很不爽,所以才投票按规定冻结他在德国的财产。

但事情结束后,看到詹妮对丁元英的款待和话语,体现了她对丁元英的欣赏和信任。

这也为后来格律诗到欧洲拿到资质,打响名声,埋下了詹妮他们帮忙的伏笔。

如果不是这个人可靠,值得信赖与合作,怎么可能为名不见经传的格律诗站台?

5、对公司下属,体恤照顾

不做私募基金了,国内的公司也要解散。里面处理收尾事件时,可以看出他对下属们的照顾。比如让车子送会计回家,每一个的工资结算,专门提到肖亚文的钱等等。

可以看出跟着丁元英干活的人,收入待遇都不差。 另一方面,也看得出下属对他的敬重和恋恋不舍。

比如会计说以后用得上他,只管喊。肖亚文就不用说了,自费跑去找芮小丹这个人情,就是为了保住与丁元英的人脉线。

一个老板有没有下属忠心耿耿跟随,不是看平时说你们对公司多重要,或者多会画大饼,而是你一贯的为人处世,有没有把下属当平等的人看,有没有给予物质和心理上的足够尊重。

所以如果问什么样的老板值得跟随?什么样的合作伙伴值得一起干?什么样的朋友值得信赖深交?

从这几个维度试试,可以看看一个人在这几个方面,是不是做得还算厚道?

不一定如同书中丁元英那样大气有财,具体能做到这些事,关键是看有没有这份心。

如果这几个方面做得都很不好,那就小心了,早晚会坑你。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想遇到这样的人,我们也得首先尽力去成为这样的人。

毕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频共振的道理,是千真万确的。

持续分享有助于自我提升,生命成长的好料,一起进步!

第三,《天道》电视剧中,刘冰是最让人惊叹的一个人物,其性格飘忽,不知分寸,是个并不高明的投机者。

小人似伪

刘冰的首次出场,就是丁元英落难贩卖唱片的时候。我不知道众多道友注意没有,他的唱片店的名字叫“孤岛”。

在我们现当代的文学中“孤岛”具有着不一般的意象。孤岛的意象一般是指封闭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奉行着不一样的价值准则,这和刘冰很像。在发烧友中,刘冰并不算最感兴趣的那个,叶晓明也是商人,但是确实对音箱有着自己的喜欢;冯世杰是最纯粹的爱好者。唯有刘冰,是彻头彻尾的一个利用唱片来赚钱的商人,可以理解为投机者。

投机者

在叶晓明和冯世杰初次做局框丁元英的时候,刘冰并不清楚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事件,仅仅是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于是就杀进来了。他不是主谋者,而到电视剧的后来却以元老和创始人自居,显然是狂妄自大了。

在冯世杰的母亲不断地谈到的教会上的诉求的时候,众人的态度颇堪玩味。但是,在这个时候,一个非核心的刘冰不仅出言反对,甚至还有挖苦之意。这点就看出了他的情商之低。

对于牵头组建格律诗而言,冯世杰的目的最具有普世性。其出发点就是为村里做点事情。

叶晓明的出发点是,在这个事件中,可以存在一种机会。至于机会背后的成本有一个起码的估计。

但是刘冰从头到尾仅仅看到的是利益。所以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只有他不合时宜地提出了反对。

不知分寸

格律诗配了一辆车,是韩楚风打赌输的那辆。作为公司的公用车 ,其性质应该归属公用,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和常识。即便存在公车私用的可能,刘冰在格律诗公司中排名也就区区末流真是难得他有这样的分寸。

丁元英最后结局,天道人物分析(1)

刘冰该不该死

即便刘冰如此的没有情商,如此的不知分寸,但是我依然以为刘冰不该死。是戏剧的冲突放大了这种作用,我想丁元英如果知道刘冰最后跳楼,他也会手下慈悲一些。

在悟空问答中我曾经回复过为什么丁元英要给刘冰假文件,原因只有一个,那是一个有始有终的人,丁元英早已经洞察了刘冰的不安分,只是为了给格律诗最后的一个清净,不得不做出这样的行为。

对于刘冰来说,当接收那件假文件的时候,一切就已经结束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薛定谔的猫”,对于丁元英来说,文件递出去的那一刹那,格律诗的后顾之忧就再也没有了。这里面有两个假设:

一,刘冰没有打开,安分守己。格律诗依然可以正常地运转,只是加了一双筷子而已。

二,刘冰打开了,但是没有要挟欧阳。刘冰打开文件就已经是断了自己的后路,至少再往上走一步的可能已经没有了。从此安分守己,也是一个不错的下场。

三,打开了,而且确实威胁了。那么后果只有一个,无法在格律诗继续待下去了。自然格律诗也没有了后顾之忧。

所以不管哪种后果,刘冰都必须安分守己甚至出走,对于格律诗来说,没有一点损失,甚至是好事。

但我们的小刘,作死,选择了最不该选择的第三条路。从此 铸就了一个悲剧。

我们从刘冰的角度出发看看这文件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份文件是一个钥匙,是一种希望,是他能否再过“人前显贵”生活的唯一依仗。所以他要用他换回最大的价值,最大的价值是什么?自然是重新要回股份从此走向人生巅峰。

那是魔鬼在招手啊,有谁能抵抗那样的诱惑呢?

只是,他太过相信丁元英了。换做是我,我一定在要挟欧阳之前要看一眼。都去打仗了,还不回头看看自己的武器,这就是作死了。

也许是丁元英神一般的操作已经占据了他的意识,他笃定,丁元英可以像在格律诗翻盘乐圣一样,再次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所以,剧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我以为再合适不过:出卖和背叛是两个概念。如果你背叛邪恶,上帝都会加冕这种背叛。

可惜我们的孤岛唱片小老板……

看《天道》学习丁元英的思维方式,掌握了不同于常人的思维,才是改变自己的唯一方法。大家在看电视剧的时候,不妨读一读原著《遥远的救世主》,这本书里的内容要比电视剧更加的详细,对丁元英的智慧描述更加的详细和全面。

书中的每一段精彩段落都有他背后的深远寓意,在等着你去发现,去领悟。电视剧为了能迎合播出,对原作品进行了一点片段的删减,书中才是最原汁原味的,非常适合你,不管你是在事业初期,还是在事业中期或者是事业困难期,都不妨去读一读这本书,去学习一下书中“高人”的智慧,掌握他的经商之道。

第四,《天道》里五台山论道

是全书最为难懂的内容之一,丁元英来五台山目的何在?他与智玄大师争论的焦点在哪,又为何说要图个心安?先来说一下论道的缘由。

01、论道缘由

芮小丹对于她与丁元英关系的前景有着非常清醒的认知,她对丁元英说:“古城是留不住你的,我也奢望天长地久。你给我留个念想,让我知道你曾经这样爱过我,我曾经这样做过女人,别让我把记忆都留在床上。”

芮小丹想让丁元英送她一个礼物也是一个神话——为王庙村扶贫,之所以这样做,她一方面想通过这件事能跟丁元英多待一段时间。因为他连私募基金都放弃了,不知道还有什么能留住他;另一方面也是验证丁元英所说的王庙村之所以这么穷,是弱势文化属性的必然产物,看能否改变他们的命运。

丁元英答应了小丹的请求,但是他清醒地认识到:这个市场就像一块大的蛋糕,早已经被群狼分完了。如果说扶贫是一个神话,其实就是杀富济贫,从狼嘴里抢肉,把群狼的蛋糕给抢过来。所以,这是一场残酷的市场竞争,而且是一场破坏性的市场资源开采,不合常理与惯例。

但其结局,只会让王庙村这些处于井底的人,只能扒在井边看看外面残酷的世界,最终还是被吓得跌落井底,患上精神绝症,丧失所有希望。后来也不出所料,刘冰绝望自杀,冯世杰、叶晓明害怕了,中途退缩了,又回到了解放前。

这是由王庙村 “等、靠、要、扶” 的弱势文化属性决定的。其实,本书是想告诉我们:这个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救世主,真正能救你自己的也只有你自己。

02、丁元英论道

丁元英通过对王庙村实地考察后,决定开始着手王庙村扶贫神话。但是为了“讨个心安。合了国法,还得看看合不合佛法”?于是跟韩楚风一起上了五台山,韩根本不相信还有真心修持佛法之人。

于是他随身带了20万元,他想要5万块敲开一扇门,但如果真是开了4扇门,这一趟就白跑了,因为没有见到真人。而丁元英只说了一句:“到了佛家的地盘,就更得说随缘了。”

从这一点来看,他就比韩楚风“道行”要更深一点。说到底,韩楚风就是世俗文化的代表,之前他用同样的手段试过芮小丹,只是丁元英能做到包容他罢了。

他们来到了“一禅寺”,韩楚风先拿出第一个装了5万元的文件袋,让守门僧交给智玄大师。没过多久,原物奉回,只有一句话“师父回话,非也”。

韩楚风二话没说,在刚才的文件袋里又装了5万元,再次让守门僧交给智玄大师,其结局跟上一次一样,只是回话多了两字“非也”。

这个结局让韩楚风没有想到,无计可施时,丁元英拿出一个普通信封,让守门僧交给智玄大师。没想到守门僧回话:“两位施主请随我来。”

见了面,智玄大师说“敢问施主什么是真经?修行不取真经又修什么呢?”原来丁元英的信封里这首诗是这么写的:

悟道休言天命,

修行勿取真经。

一悲一喜一枯荣,

哪个前生注定?

袈裟本无清净,

红尘不染性空。

幽幽古刹千年钟,

都是痴人说梦。

丁元英这首诗《悟》,标题就是对道的理解,也就是所谓的“悟道”。来看他对这首诗的解释:“佛乃觉性,非人,人人都有觉性不等于觉性就是人。人相可坏,觉性无生无灭,即觉即显,即障即尘蔽,无障不显,了障涅槃。”

在他看来,所谓的佛,就是人的觉性,不是真正的人或者一个实体的存在。真经可悟不可修,也就是说,道要靠自己去顿悟而不能靠渐修。修行是以行动来牵制人的心性,而顿悟本身是心性的自然开悟来牵制人的行动。

这里涉及到的是禅宗里神秀与六祖慧能“顿悟”与“渐修”的公案。因为如果我们刻意去修行悟道,如此目的性强的行为本身,这与参佛悟道相违背的。

所以,在丁元英看来,我们能否悟道跟天命根本没有关系,修行也不要想着要取真经。世上无论是人的悲与喜还是万事万物,没有哪一个是前世注定。同样,穿上袈裟吃斋念佛的僧人还在承受世间烦恼。

世间事物不能永恒,也不能单独存在,更不能成为绝对主宰,只有道是永远存在的。你看古刹里的人修行时间再长也成不了佛,说是立地成佛,只能说是痴人在说梦了。

以上内容简单地来说,丁元英认为,人人都有觉性也都可以成佛;如果那一刻他觉悟了,他就成佛了。参佛最大的障碍是“住相”,所以要“破相”,修行之人要记住《金刚经》一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如果那一刻你“住相”了也就是被蒙蔽了,那么你那一刻就没有觉性,就没成佛。一旦我们破除所有蒙蔽,那么我们就离涅槃不远了,达到真如境界。

03、智玄大师论道

听了丁元英的论道后,智玄大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他“已经踩到道的门槛了,离得道还差一步,进则净土,退则凡尘,只是这一步难如登天。”但他同时提出丁元英“得救之道,岂能是杀富济贫”?而应当是“大爱不爱”。

在智玄大师看来,社会要想有活力,那就应当有竞争,没有强又哪来的弱,万事万事逃脱不了生生灭灭的宿命,这才是天道。佛修的是一颗平常心,所以这也正如老子所说的那样:“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这句话是说,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顺其自然发展。所以,智玄大师才有了这句“大爱不爱”:真正的大爱,对谁都爱对谁也不爱。

在论完道之后,智玄大师还对丁元英作了评价,说他身上“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三分杀气”三气居中,还有“一分痞气”游离心外。这也照应前面,他与“佛”有缘,到了门槛就缘尽了,因为佛是不能有“杀气”与“痞气”的。

第五,《天道》人物故事解读之肖亚文,大巧若拙的女强人

丁元英最后结局,天道人物分析(2)

在《天道》众多人物中,肖亚文虽然比不上芮小丹的浑然天成,但她却是最接近尘世间奋斗者的一个代表。她象征着所有努力向上,拼命寻找机会突破自己的人们。

从学识上来说,有过德国留学经历的肖亚文,并不输于芮小丹;从阅历上来说,北漂多年的她也不输于做饭馆生意的欧阳雪。

如果说芮小丹是天国之女,欧阳雪是烟火气息较重的普通女子,那么肖亚文就介于二者之间,她是在逐渐蜕变的精灵。

肖亚文的家境自然并不好,否则也不会一直在北京打工。北漂有千千万万个,但是能抓住机会让自己从一个资源有限的圈子,一跃进入一个发展潜力无限的圈子,绝对少之又少。肖亚文就是这其中的一个典型。

跟随丁元英在私募基金公司的经历,让她见识到了资本和财富的魅力,更让其明白人脉圈子和悟性的重要性。她不显山不露水地完成了丁元英交代的所有事情,却从不敢夸口自己有任何功劳。她的行为举止都被丁元英看在眼里。

肖亚文对于自己有十分清醒的认识,她没有原始的资本积累,没有过硬的技术才干,但她一直在观察、在学习。丁元英的出现,让她看到了曙光,丁元英和芮小丹的交集,让她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我们不能否认,即使没有丁元英出现,肖亚文这样的工作态度和办事能力也能有不错的生活,但阶层的限制决定了她可能永远无法成为韩楚风一样的资本掌控者。肖亚文成功地抓住了这并不起眼的机会,入主格律诗,让自己脱离了原先的阶层。

肖亚文的成功离不开她过人的悟性和判断力。她知道丁元英这样的人不喜欢夸夸其谈的朋友,更不喜欢那些主动献殷勤的马屁精,所以她不往丁身边凑,也与韩楚风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她对于丁元英有十分准确的判断,她说丁元英是魔是鬼就不是人,因此她对丁保持了足够的敬畏。正是这份敬畏,让她能置身事外,将很多事情看得比其他人更清楚。

当欧阳雪找到她让其帮忙打官司的时候,她敏锐的嗅觉立即察觉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际遇。因此,为了能够彻底脱离目前的阶层,她打算放手一搏,即使最终一无所有,也绝对不能让自己抱憾终身。

幸运的是,她选对了人。当她决定接手格律诗的时候,她已经获得了胜利,丁元英也绝不可能让她失败。

肖亚文的厉害之处在于,在机会来临之前,能安心地窝在社会的最底层蛰伏待机,而当机会来临之时,她能像猛兽捕猎一般毫无保留地出击。所谓“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说的便是她了。

我们绝大部分普通人,可能无法与韩楚风和丁元英这样的人产生交集,但不可否认,我们的人生中也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机会。这些机会不论大小,只要能适当地把握住它们,未尝不能让自己脱离所处的困境。

我们可能做不到芮小丹的浑然天成,也做不到丁元英的大彻大悟,甚至连韩楚风的圆滑通透都无法做到,但我们可以好好学一学肖亚文,时刻保持着斗志,并安静地等待属于自己的机会。

第六,《天道》:正统的韩楚风

韩楚风是丁元英为数不多的好友,德国赌场老板詹妮评价“韩楚风是干大事的人,正统”,乐圣公司林雨峰评价“韩楚风在商界里是个人物”,另外正天集团总裁在遗嘱里竟然推荐仅仅是正天商业大厦总经理的韩楚风为集团总裁候选人,那么韩楚风到底有哪些特殊的表现能得到如此多的大人物肯定呢?接下来拆分一下韩楚风在剧中的具体表现。

首先韩楚风参与了丁元英私募基金,并担任风险担保方,担保金额为45万美金。在私募基金解散会上,我们得知李志江作为韩楚风的私人代表与会,从后面的剧情得知李志江是一家古玩店的经理,和韩楚风、丁元英都是朋友。这就表明韩楚风除了在正天集团担任高管之外还有自己的资本圈,这个圈里应该是以韩楚风为首的朋友圈,从后来韩楚风帮助欧阳雪借款垫资以及丁元英策划的格律诗在运行高峰期的三百万融资估计都来自与这个圈子。

其次是韩楚风与丁元英的几次交谈,

第一次是丁元英离开北京前在宾馆的交谈,这次交谈一是向丁元英问计如何从正天集团候选人中胜出的问题;二是问他私募基金解散的原因。从这次交谈可以看出,丁元英是作为韩楚风背后出谋划策的人物。这样就能看出韩楚风的人脉圈,从剧中看来除了丁元英和韩楚风外,应该要古玩店的李志江和正天大厦的马主任。

第二次与丁元英去五台山的交流,这次除了与丁元英的交谈外,更精彩的是与智玄大师的谈话,韩楚风强调社会的主流文化应该给强势群体更高的要求和道德价值空间,以便强势对弱势的关注和社会整体道德素质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虽说韩楚风的这个观点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之上的,但是他强调强者关注弱者,在强势群体更高生命价值的社会需求与弱势群体期望破格获取之间,建立链接纽带关系的观点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是韩楚风与其他人相对弱势群体的交流,这里的相对弱势是指身份和地位处于韩楚风下一级别的人,这些人包括肖亚文、芮小丹以及韩楚风妻子的弟弟等人。从肖亚文的角度来看,韩楚风更像一个谆谆教导的领导,无论是帮她争取送丁元英的计划,还是帮她处理格律诗的问题都能表现的出来;从芮小丹的角度看,韩楚风更像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大哥,从开始对芮小丹过筛子,到认可芮小丹,最后想办法促成芮小丹和丁元英的关系,都起到一个大哥的身份;最后是韩楚风妻子的弟弟,从剧中可以看出这个弟弟并不是一个省油的、经常惹事、打架,而韩楚风对他这个弟弟态度很明确,十分不满意,以至于韩楚风的妻子不敢向韩楚风提她弟弟的事情,这边表现韩楚风正统的一面。

第四是韩楚风对待对手的态度,这里的对手是指林雨峰。林雨峰败诉之后,怒气匆匆地要找丁元英了断一下,而韩楚风是他寻找丁元英的途径。当韩楚风了解了林雨峰的来意之后,毫不犹豫的将丁元英的电话和详细地址给了林雨峰,并解释道:“我不告诉你,你就找不到他了吗?我告不告诉你都不影响我对这位朋友负责,除非我不存在了”。一番话让林雨峰顿时有一种被人俯视的刺痛感,也对韩楚风产生敬意,也将他正派大气的形象表露无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