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喜剧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相声小品脱口秀等艺术形式,其目的是给人带来快乐和愉悦心情。

今天给大家分享另一种喜剧就是【默剧】默剧是非常难的一种搞笑艺术形式,它与其他的艺术形式不同,其他的艺术形式都是有语言的表达,或者旁白。而默没有语言和解说,单纯的用肢体语言来把人带入故事情节当中。所以默剧对演员的要求很高。

查理卓别林幽默之王(喜剧默剧大师查理)(1)

说到默剧就不得不说 默剧之王;卓别林,卓别林1989年4月16日生于英国伦敦,是英国最有代表性的喜剧人之一。在我的印象中,卓别林戴着一顶黑色的圆礼帽,还留着小胡子,穿着低裆裤。手里总是拿着拐棍,典型当时社会的绅士形象。

查理卓别林幽默之王(喜剧默剧大师查理)(2)

卓别林在当时是个全能型的艺人,他是导演是编剧还是演员。可谓是自编自导自演样样都行,甚至还参与后期的剪辑。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这位喜剧大师的作品。

1《谋生》

《谋生》这部电影是卓别林的第一个作品可以说是他的处女作,这部电影是他自编自导自演的,卓别林在这部电影里演的是一个骗子,一直跟在一个记者的后边偷他的东西几乎偷走他所有的东西。这部电影是卓别林的首秀还没有完全定位好他的人物风格。这部电影里卓别林的动作夸张,也是比较消耗体力,在周星驰电影《喜剧之王》里张柏芝双腿夹腰搂人的姿势貌似出自这里。看来周星驰电影里夸张的动作,也受到了卓别林很大的影响。

查理卓别林幽默之王(喜剧默剧大师查理)(3)

虽说这部电影让人看着有点乱也没有什么出众之处,但对于第一次上镜的卓别林来说已经很不错了。卓别林的第一部剧他的风格还没有定位,也没有明显的人物造型,例如八字步罗圈腿等造型。在之后的电影中卓别林渐渐地找到了自己的风格。

查理卓别林幽默之王(喜剧默剧大师查理)(4)

2《寻子遇仙记》

《寻子遇仙记》是卓别林和杰克·库根主演的一部喜剧电影于1921年在美国上映。这部剧讲述了一个苦命的女人抛弃了自己的孩子,后来被一个流浪汉抚养长大成人,最后孩子找到了自己亲生母亲的故事。

查理卓别林幽默之王(喜剧默剧大师查理)(5)

这部电影是卓别林的第一部长片。有68分钟,这部电影虽然是喜剧,但是在搞笑中又非常的感人。体现了卓别林不仅注重喜剧同时也非常看重感情戏,看出演员的综合素质,这部电影卓别林得到了当时最高的片酬,有差不多400万美金,当时可以说是天文数字,放在现在这片酬也是太可观了。但是这些钱很快就被他母亲和继父挥霍的差不多了。导致卓别林的正常生活受到了威胁。没办法只能选择向法庭申诉。此事可以看出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不断努力去创造我们想要的生活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卓别林给我们作了很好的榜样,他的一生都是在创作演绎自己的人生。人生真的是如戏啊。

查理卓别林幽默之王(喜剧默剧大师查理)(6)

3《城市之光》

《城市之光》这部影片是卓别林自导自演的一部无声电影。1931年1月30日上映的。是卓别林的第74部电影。电影讲述了一个流浪汉与一个卖花女的一段爱情故事片,卓别林在电影里演的流浪汉,他几乎身无分文,却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一天遇到了一个卖花女,他拿出自己全部的钱买了她的一朵花,他非常爱惜这朵花无时无刻都带在身上。后来知道这卖花女的处境非常的困难,于是就想尽办法去赚钱帮助卖花女。

查理卓别林幽默之王(喜剧默剧大师查理)(7)

这部电影是我看卓别林电影中最感动的一部。虽然是部默片没有台词,但也充分表达和传递出影片的所有信息,这部电影不仅表达了爱情,还体现了金钱主宰一切的社会风气。无论有多努力只要你还是衣衫褴褛,就会一直遭人唾弃。说白了就是没钱就是弱者。没有人能看的起。但有一条不变的道理就是,好人肯定会有好报。不管在影片里,还是在现实中,都要去善待他人。还好我们不是生在那样的时代。为我们能有现在这么好的生活而感恩,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也算是丰衣足食。

4《大独裁者》

《大独裁者》同样是卓别林自导自演的电影,电影在1940年首映,这部电影是卓别林第一部有声电影。电影是假借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并演绎了希特勒怎样对待犹太人,企图统治世界的事件。这部电影在1977年被美国国会图书馆登记为,历史和艺术上重大意义电影。

查理卓别林幽默之王(喜剧默剧大师查理)(8)

如果没有看过《大独裁者》我的认知还只停留在他的滑稽和搞笑的层次上。直到看到了这部电影,卓别林塑造的希特勒的形象简直是。惟妙惟肖,可能和他生活的时代更贴近那个烽火交加的时代有关。

人人都向往自由。感恩生活在太平的年代,感恩祖国的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