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我们都听过:“小富靠勤,中富靠德,大富靠命。”

小富靠勤是指如果一个人想解决温饱,并过上小资生活,那么只要你比别人勤奋。

踏踏实实努力工作,合理支配收入和开支,一般都不会太差,正所谓勤劳致富。

中富靠德是指这个人有一定的事业基础,有一定的资产。

那么就要求这个人的品德也比较优秀,这样才能保证这些资产不会流失出去。

正所谓有多大德行守多大财。如果一个人的品德败坏,那么再多的资产也会被败光的。

发财靠命富贵由天(农村俗语小富靠勤)(1)

大富靠命是指一个人想要成为人中龙凤、飞黄腾达,仅靠自己的勤奋和品德是不够的。

大富大贵的人在哪个时代都是凤毛麟角,例如当今的刘强东、任正非、马云、雷军等。

发财靠命富贵由天(农村俗语小富靠勤)(2)

他们的成功一方面是自身的努力和优秀,还有一方面是赶上了时代的风口。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他们每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所以大富靠命,什么是命?天时、地利、人和就是命,这个是我们自身无法控制的。

所以我们做事情只要做到尽人事,听天命就好!

一、人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凭运气赚到的钱,早晚有一天会凭实力亏掉。”

你的认知决定了你用什么方式赚钱,而认知的差异又是什么造成的呢?

我认为是由从小的生长环境决定的,更具体一点的来说就是 “家庭环境” 。

发财靠命富贵由天(农村俗语小富靠勤)(3)

正所谓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生来会打洞。”

比如农民的儿子从小的认知里,赚钱的方式是通过种地、打零工这些方式;

商人的儿子从小的认知里,赚钱的方式是通过买卖商品;

而富豪的儿子从小的认知里,赚钱的方式是通过开各种公司。

发财靠命富贵由天(农村俗语小富靠勤)(4)

所以农民不会想着去开公司赚钱,主要是没有这个认知,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差距。

当然认知这个东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模仿,认知是可以不断提升的。

读书就是提升认知的一个途径。从小我们就知道,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通过读书可以知道赚钱的方式千千万万,人生的可能性也有无数种。

所以普通人要想提升认知一定要多读书,多学习。

当然如果能比你认知高的人愿意指点你,那么就提升得飞快了。

二、你的格局,决定了你的消费观

讲一个身边真实的故事:

在2005年的时候,正是农民工进城热潮,家在农村的老王夫妻两个也进城投奔亲戚,想谋个好出路,当时亲戚李三是在城里收破烂为生。

老王夫妻找到李三想学怎么收破烂,李三是老王的近亲,就把自己的技能都告诉了老王,两个人便一起开了个小店专门收破烂。

当时赶上了好时候,他们所在的城里没有几个收破烂的店。

发财靠命富贵由天(农村俗语小富靠勤)(5)

二人就通过收破烂大赚了一笔,一年的收入比上他们在家种地二十年的收入。

这个时候,李三看城里到处都在盖房子,并且他坚信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城,如果都来城里买房,城里的房子供不应求,肯定会涨价。

李三便决定再也不回农村了。

于是他大笔一挥,花了十几万在城里买了一套商品房,当时的房价在两千块钱一平米。

而此时的老王夫妇心想,赚了这么多钱,等在赚两年就回农村盖一个大房子,于是老王夫妇就一直在城里租房生活。

发财靠命富贵由天(农村俗语小富靠勤)(6)

二十年过去了。

老王没有回农村,因为种地没有收破烂收入高,他依旧在城里收破烂,把自己的收入一直存起来,但是这个时候的房价已经涨到了两万块钱一平米,老王手里的钱也贬值了,他更舍不得钱在城里买房了。

而李三的房子从当初的十几万涨到了今天的两百多万。二人之间资产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那么造成二人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就是格局和眼界,格局大的人是带着发展的眼光看事情,看得更长远;而格局小的人只能看到眼前,看不到以后。

格局大的人不仅会赚钱,也会花钱。

三、你对金钱的态度,决定了你的财富

一类人认为钱是省出来的,还有一类人认为钱是挣出来的

两种态度没有对错之分,只是选择不同而已。

我见过很多第一类人,这类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

拒绝一切享受型消费,这个会表现在生活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比如衣服能买便宜的就买便宜的,吃的大米有2元一斤的就不会买5元一斤的等等。

仿佛在他们看来消费一切高档商品都是罪恶的。

第一类人在看到高档商品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我不配拥有,自然他们也不愿意想办法去拥有它。

发财靠命富贵由天(农村俗语小富靠勤)(7)

而第二类人是认为钱是为自己服务的,他们喜欢享受型消费。

只要自己得到了快乐和满足,那么这个钱花的就很值得。他们认为这才是赚钱的意义。

所以第二类人在看到高档商品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我要得到它,并为此付出精力更加努力赚钱。

这两种对金钱截然不同的态度,决定了第二类人的财富往往会高于第一类人。

那么你是第一类人还是第二类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