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周生涯课感悟(丹蕨每日课)(1)

早睡早起,锻炼身体,勤读书,都知道好,要做起来有一万个不去做的理由。为什么?因为你的命运不由你主控(点击链接:人生就是一块小帆板)。任由风浪卷席,随波逐流,不是自由的一生。要自由(点击链接:这个世界上最基本的真相就是自由),天地中自有做事的理由(点击链接:君子法天地)。

(相应链接请关注翰澜书院)

/ 一 /

心知要去锻炼身体了。但是每到了计划要行动的时间,总觉得今天“不合适”,还是要等到觉得舒服的时候再去吧。舒服是一种这样的感觉:身体很适合马上投入到运动中。这个感觉有点像人们说的“心气儿”。

养成习惯之前,我们启动任何一件事,似乎都会受到心气不足的阻碍。 其实,心气是在运动开始后不久才出现的,这种心气儿是一种运动带来的舒服。

这让我想起了二十多年前,一位建筑师对我说的话:设计过街通道尽量采用地道而不用天桥,因为人们是从下行开始,这会使心理感觉容易。而天桥必须先上后下,人们则尽量绕开或者强行穿越马路。

这不就是朝三暮四的典故么? 养生的巧思:必须知道开始后才收益,所以不能把收益的部分作为启动能量;你要在启动之前,唤起另一个替代的心法——热情。

/ 二 /

直觉从未失手过,是直觉后那个不被察觉的一刹那发生的对直觉的“解释”常常出问题。

那个“刹那”应该不是时间概念,或者只是“逻辑顺序”,五蕴纠嵌。

“事后”你(不是所有的“你”)会发现直觉早就告诉了你真相、预兆、潜机,而事前你却误解、忽略了它。然而每每都能造成你误解、忽略的,其中能够照见你心性修炼的需要。

/ 三 /

要不要做一件值得做的事,甚至如何确定那件事是否值得,这种判断连同要不要做的动机都是事后才到来的。顺着“我就是我”任性行走的人,终究都活成了纠结小人;那些活得开朗越来越大气的人,都是那些具有以终为始心性的人。

被“事后动机”驱动的,一般是刚毅之人;被“诱惑”驱动的,最后都会走向猥琐。

/ 四 /

“成功的方法”、“不能去做不能成功的事的理由”,是很多成年loser重视、追寻和拥有最多的东西。

当一个人太在意“成功的方法”,他就已经不知不觉中成为了生活的“旁观者”,而他对自我边缘化的过程与处境毫无察觉。

当一个人拥有过多“否定一个又一个‘冒险’、‘笨拙’、‘没有效益的行动’的理由和逻辑判断”的时候,他就正在丧失着生命的活力。

其实,做事的理由是事后出现的,成功的方法是在做事的过程中渐渐出现的。

电影把阿甘设计成弱智的样子,其实阿甘才是智力正常的人。不信你就去看看身边的人。

/ 五 /

我们所谓的考虑是被经验(逻辑)驱动的,经验是被格位(当前心态)抽取的。事前格位与事后格位的差异,是成熟的领导干部和打算有成就的人必须领悟明白的。

明智的人,应该可以不从自身格位抽取思维、决策模式,而从“三才”得心。这就是“为天地立心”的意思。

“以事后之心决当前”!

/ 六 /

“什么是精进?”

“立即起身做一件事的理由是在开始甚至做完之后才逐渐充分起来的!事前对理由的编纂必然是习性的操纵,于是明白前边这个道理就是精进的起点。”

做一件事,需要服从良知,保持开放的态度,但不要试图为做与不做寻找理由!大丈夫需要做了再说!


第八周生涯课感悟(丹蕨每日课)(2)

丹蕨先生(张肇麟),翰澜书院创始人,正和岛·翰澜大匠塾首席导师。

翰澜书院是丹蕨先生和同仁、弟子一道发起的共修、学习的道场。翰澜书院开办大匠塾同修课程,也兼开办企业家内部团队“神效运作”的栋梁塾课程,在极富慧根的重量级人物中间择机也有深修学习的“丹蕨私授”翰澜五功课程。

先生的学问从无教门、法门拘泥,从不故弄玄虚,先生跟学生弟子千遍万遍讲的只有两点:真心实意、聚精会神。

弟子门徒常常询问如何介绍先生,先生回答:“天下第一百姓。做普普通通的人,讲真真切切的学问,求极致究竟的道理,过乐乐呵呵的日子。”

第八周生涯课感悟(丹蕨每日课)(3)

了解大匠塾,请点击“阅读原文”,

或致电 钮小姐 136 6189 0567(同微信)

第八周生涯课感悟(丹蕨每日课)(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