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关注不迷路
[来看我][来看我]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生活日渐安定,五十年代中后期到六十年代初期,农村老家出现了一波生育潮。这波孩子童年、青年时期大多经历了那个疯狂的年代,经历物质匮乏社会现实,生活困难的自然饥荒。各种原因交织,在七、八十年代,我们村出现了一个光棍潮,娶不上媳妇。最盛时,达到十八个光棍,十里八村远近闻名。
今天介绍的这位,是我们同姓的一远门叔叔。听老人讲,他家解放前是一大家户,村里的好田地有三分之一都是他家的。虽然说不上大富大贵,也是衣食无忧,骡马成群,长工佃户也有几个。解放后,家产充公归了生产队,与常人无异,但地主的帽子是摘不下来了。这叔叔就出生在那个唯成分论的年代,“地主羔子”就是他的代名词。从小就被小伙伴孤立,玩捉迷藏他就是那个负责找的人,别人都偷着回家睡觉了,他还在找,直到被大人提着耳朵提溜回家。打尕他就是那个负责拾尕的人,满头大汗地跑来跑去。一块去生产队队瓜园头偷瓜,他是那个放风的人,别人吃饱回来了,他或者才能给捎回个小瓜头吃。孩子们学大人开批斗会,他就是被批斗对象的不二人选。虽然屡屡被“破格对待”,但他无怨无悔乐此不疲。大人曾问他
“你咋这么面,”
他说:“我怕他们不和我玩喽。”
父辈的成分痕迹,平时的“特殊照顾”,使他越来越沉闷,不愿分辩,默默忍受。一场不期而至的冰雹更让他在自己的路上越走越远,别人都找地方躲藏,他却冒着鸡蛋黄大小的冰雹往家跑,
“我们的屋还在外名面晒着呢!”
原来大家挖胶泥做的泥巴屋在他家由他负责保存着呢!也许大家早忘了这回事。他连冻加砸,住进了医院。出了院脑子更不“灵光”了。
眼看着到了找媳妇的年龄,在父母得央求下媒人硬着头皮给介绍了几家。女方一打听,地主家的!唯恐避之不及。也有几家成分高的,原意见见男方,但见识了他的胆怯木讷,也只好说拜拜了。两位姐姐早已嫁人,妹妹还小,只能单着了。这叔叔有一点让人佩服,多次说宁愿打光棍也不换亲、转亲,就这样耽搁了下来。
一直到了九十年代中期,这叔叔迎来了人生第二春,虽然已四十不惑。三十里外有一家人,兄弟二人,弟弟从贵州领来了一媳妇,这媳妇也不知是先天,还是后来被人下药,不辩方向不认路,也说不清娘家在哪,浑浑噩噩。婚后生一女孩,不幸丈夫早亡,孤儿寡母,屡屡被嫂子欺负,让人可怜。村委做主把她嫁给了叔叔。叔叔如获至宝,还娶一送一。唯一的缺陷是这婶子已结扎不能生育了。不管怎样叔叔也算人生圆满了,老了老了有了伴。
如今,女儿早已成家,不时回来看望叔叔婶子,二人也其乐融,幸福的生活着。
祝愿这对历经坎坷终成眷属的有情人,晚年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