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疾病,尤其多见于中老年、偏胖的女性典型症状为胆绞痛,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胆囊炎还有不少患者是在体检时做B超检查才意外发现患有胆囊结石,称为静止性胆囊结石,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胆囊结石有哪些方法治疗?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胆囊结石有哪些方法治疗(胆囊结石较常见)

胆囊结石有哪些方法治疗

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疾病,尤其多见于中老年、偏胖的女性。典型症状为胆绞痛,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胆囊炎。还有不少患者是在体检时做B超检查才意外发现患有胆囊结石,称为静止性胆囊结石。

发病病程

无症状胆囊结石:多数胆囊结石患者长期无明显症状。这些患者是病程缓和的良性病群体,在10年内很少出现严重症状而不需要手术。

有症状胆囊结石:此处的症状是指胆绞痛、急性胆囊炎等与结石相关的严重症状,而不包括一般的消化不良症状。有症状胆囊结石对患者生活会造成明显影响研究还表明,这个群体发生急性胆囊炎胰腺炎、胆道梗阻的风险较高。

发展至胆囊癌的可能性:胆囊癌是胆囊结石最严重的并发症。但一般来说,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急性期症状

腹痛:是急性胆囊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发病初期患者即可有中上腹和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如胆囊管因炎性水肿或被结石嵌顿,可出现剧烈绞痛,右侧肩背区有放射痛。发病前常有油腻饮食史或长期疲劳等诱发因素,疼痛好发于夜间平卧或体位变动时。

用消化道症状:多数急性胆囊炎患者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厌油腻等症状,10%~15%的患者 物有轻度黄疸。

全身症状:患者多有感染,因此早期即有发热症状,体温一般在38-39℃,早期可出现易疲劳、头晕、全身不适等症状,需要及早引起注意。如胆囊有坏疽穿孔,可出现寒战高热和全身中毒症状。

治疗方法

胆囊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胆囊结石最确切有效的方法,技术成熟。但缺点是胆囊的生理功能随之完全丧失,并可能出现胆管损伤、胆囊术后综合征、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功能障碍等多种并发症

胆囊取石术:手术取出胆囊内结石,但保留胆囊的方法。优点是保留了胆囊的功能,但最大的问题是今后结石的复发率极高 旦结石复发,还得配合辅助溶石消炎药物。

药物溶石:口服药物可以溶化结石,但周期较长,而且也对结石大小及成分有要求。目前西药熊去氧胆酸、中药胆石利通片对溶石有一定效果,主要针对的是胆固醇结石患者。

体外震波碎石:曾经作为微创方法应用于临床,但同样面临疗效有限、术后结石复发率高、可能造成肝损伤等缺陷。

所以目前来看,手术治疗加用术后药物治疗是治疗胆囊结石最好的方式,需要具体病情具体分析。

手术方式

手术是胆石症确切有效的疗法,我们需要了解2个常用的手术方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以种特制的导管插进腹膜腔,再注入二氧化碳2-5L,达到一定压力后再在腹部开4个0.5-1.5cm的小洞,解剖胆囊三角区结构离断并夹闭胆囊管、胆囊动脉,然后切除包含结石的整个胆囊。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

是指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向其插入造影导管,注造影剂后进行X线造影,以显示胰胆管的技术。由于ERCP不用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外科手术少,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深受患者欢迎。

胆囊切除术中5%~21%的患者会并存胆总管结石,虽然约有1/3患者的胆总管结石会在6周内自发清除,但是未经治疗的胆总管结石可并发严重的胆管炎和胰腺炎。因此,对无症状的胆总管结石应该进行治疗。目前最普遍的方式为二站式治疗方法:术前ERCP和LC。但是术前ERCP存在一些缺点和并发症,主要为插管失败和胰腺炎。而胆总管结石的一站式治疗方式LC联合术中ERCP,采用会师技术(LERV),有望提高插管成功率并降低胰腺炎的发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