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报、生活新报、北京晚报等

曾经有记者问,“褚老,如果您给自己留下一句墓志铭,会是什么?”

属兔的褚时健缓慢而坚定地回答了五个字:褚时健,属牛。

今天,这句话即将成为现实。新京报记者从褚时健儿子褚一斌公司人员处获悉,原云南红塔集团有限公司和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褚橙创始人褚时健于3月5日中午在玉溪市人民医院去世,享年91岁。

褚时健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91岁褚时健走了从(1)

对于我们这个时代来说,褚时健不仅仅是一个传奇企业家,他更是一面旗帜,一种精神信仰。

他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具争议的财经人物。他曾因经济问题入狱,17年刑满之后,在75岁的高龄创业,在88岁高龄的时候以“励志橙”而重振声名。

他曾经站得有多高,跌落时就有多狠。获得过多大荣誉,就受了多大苦难。

15岁接过生活重担

1928年,褚时健出生在云南玉溪,他是家中长子,下面还有五个弟妹。

褚时健15岁那年,父亲不幸被日机炸死。于是,他辍学接过家中酒坊,酿酒的一切工序他都很熟,每天工作18小时,常常忙到日暮月升。

晚年的褚老,仍津津乐道一件事:别人家三斤苞谷烤一斤酒,我两斤半就可以,还比他们质量好。

一年后,虽然家中生活困难,但是褚时健的母亲坚持让褚时健继续上学。遍尝生活疾苦的他,异常刻苦,成绩总是第一,著名学者闻一多就是他的高中老师。

在那个山河破碎的时代,人的命运无从把握。两个弟弟病死,另一个弟弟和他感情笃深的堂兄褚世俊牺牲在战场,一生坚强的母亲也因病去世。

最艰难的时候,他有过一天只吃一顿饭的经历。

中年因文革被迫入狱

51岁接手濒临破产的玉溪卷烟厂

36岁,褚时健被调到了糖厂当厂长。当时糖厂亏损严重,每年需补贴20万元。

他到任后,了解清楚状况,提出“降低成本,改造技术,控制原材料,提升质量”的措施。一年后,糖厂就扭亏为盈,纯利润8万,每年呈爆炸性增长。

文革期间,厂里各种批斗,他选择靠边站,只管生产,不管革命。

但他也未能幸免,被打成右派,带着妻儿下农场参加改造。因批判“四人帮”祸国殃民,被迫入狱。

从打成右派到出狱平反,褚时健一生中精力旺盛的20年就此蹉跎。等到51岁接手濒临倒闭的玉溪卷烟厂,他心戚戚然,但仍干劲十足,他是大器晚成的代表。

褚时健任玉溪卷烟厂厂长后,他大胆进行技术改造,从国外引进一流设备,学习国外种烟技术,教授当地农民烟草种植知识,改革创新产烟体制与管理,使得云南香烟畅销中国,在全球知名度颇高。

到90年代,他已经把一个濒临破产的地方小烟厂做成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烟草帝国——红塔山集团。国内外慕名而来的学习者,数以万计。

1990年,褚时健62岁时被评为中国十大企业家之一;1994年,褚时健66岁又被评为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

71岁因贪污再度入狱

个案推动了国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

1995年,一封举报信将褚时健拉入了其人生的最低谷。中纪委收到一封举报信,反映河南洛阳个体烟贩勾结烟草公司,通过向褚时健家人行贿取得卷烟指标。

1998年,云南省检察院以贪污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等罪名将褚时健向云南省高级法院提起公诉。1999年,云南省高级法院以贪污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数罪并罚,判处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当时褚时健71岁。

褚时健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91岁褚时健走了从(2)

1998年,红塔山集团的固定资产已达70亿元,年创利税200亿元,这个价值332亿元的中国第一品牌“红塔山”,在烟草企业中规模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五。

褚时健的辩护律师马军在辩护词里有几句话:

”18年间他为国家交税991亿,自己的合法收入总额仅为80多万元,不到十万分之一,还不及影星一个广告代言。”

许多人为之动容,但法不容情,他被判无期徒刑。对褚时健的判罚,一度引来社会各界热议,也推动了当时国企负责人薪酬等一系列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75岁老人再次创业

十年后“励志橙”红遍全国

2002年,74岁的褚时健因患严重的糖尿病得以保外就医。

刚从监狱保外就医的时候,云南好几家烟厂负责人都想邀请他去工作,哪怕就是挂名的也行,但是都被他拒绝了。

身无分文的他决定和妻子在玉溪新平县承包了2400亩荒山种橙子,新加坡华人华侨资助了他。

改革开放初期,褚时健重视科学技术对烟草的种植生产,让他走上巅峰,成为改革开放人物。二次创业,他同样依靠科学技术种植橙子。

种上橙树后,褚时健不停地改进种植方法,为了保证个个橙子甜,他严格规范到多少平方米栽一棵树,一亩山地种多少树合适,每棵树上挂多少果,干旱时期如何浇水等。而这些需要褚时健和技术人员挨家挨户跟果农沟通,手把手教技术,还要跟他们解释为什么不是越多越好。

收获后,有专业的评测机器来给橙子评级,来定果农的收入。而新平的农民原本多是贫困户,后来跟着褚时健种果子的都脱贫了,一年收入能达到十万左右。

2003年,当王石以朝圣者的心情见到褚老时。王石感慨说,橙子挂果要6年,他那时已经75岁了。我当时在想,如果我遇到他那样的挫折,我一定不会像他那样勇敢,早就躲到那个岛上去了。

2012年,褚时健84岁时,“褚橙”进京,一炮而红。那一年,一橙难求,人们吃的不是橙子,是一种精神。

近几年,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褚橙每年冬天都“一果难求”。“褚橙”完全成了网红。

2014年12月18日,褚时健荣获由人民网主办的第九届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特别致敬人物奖。

褚时健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91岁褚时健走了从(3)

除了王石之外,柳传志、潘石屹、刘强东、任正非、宁高宁等人都对褚老崇拜不已。

褚时健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91岁褚时健走了从(4)

王石说,褚时健是一个能把事情做到极致的企业家。

在这一点上,柳传志也颇为认同,他曾撰文写道,老先生从年轻时起,造酒、制糖、产烟、种橙,做一件成一件,已是奇而又奇。但让我深深感到敬佩的更是他80岁的高龄,在近乎家破人亡之后,又创下奇迹。我见他时,他表情之中、话语之间,坦坦荡荡,只研究做好下面的事,过好后面的日子。对于这样的人,我心中怎能不深深敬佩!

对于过往种种,褚时健说,有人声嘶力竭也没人要听,有人低沉含混却听众云集。

他用他传奇的一生向世人证明了巴顿将军那句名言——看一个人,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