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匹白马成仙造就了一段神话传说故事;

一个天然溶洞搭建了两位仙人博弈平台;

一座苍山拥翠、漫山松柏、郁郁葱葱、卉草呈祥的九凤山;

一个洞内套洞、景中生景、幽邃奇险、神秘莫测的石山洞。

白马、仙人、农夫三者美丽邂逅,在此演绎了一段脍炙人口的千古神话。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荒山野洞,因此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戴上了一个诱人的光环,故得名“白马仙洞”。从此,名扬吕梁,蜚声三晋乃至全国。

明代知州许天球赋《白马仙洞祷雨》诗曰:

春郊联髻访仙踪,洞口桃花色正浓。

白马已随黄鹤远,苍虹尤见紫苔封。

重峦殿古悬云塌,绝涧崖空泻石潨。

为报山灵元应祷,甘霖时沛慰三农。

这首诗描述了九凤山之春景、白马仙洞之仙姿以及渴望降雨之美好心愿。“此洞只应天上有,凡人哪得游仙境?”这是1300多年来,离石民间对“白马仙洞”的美誉。

——题记

黄崖关游记(解德辉行走吕梁)(1)

说起“白马仙洞”,我记忆犹新,早在1993年,慕其名而探访之。当年这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藏匿深山,山道弯弯,崎岖难觅,洞内漆黑,手电照行,或爬或攀,洞内套洞,景中有景,幽邃奇险,步履艰难,穿半生畏,再欲前行,唯恐迷路,因其深不可测,无奈原路返回,心存些许遗憾。回忆过往,虽身临其境,但仿若梦境而已。

黄崖关游记(解德辉行走吕梁)(2)

近年来,多次听闻白马仙洞景区重新开发,“一带、五区”规划实施,游人络绎不绝,揭开了白马仙洞神秘的面纱。己亥之年孟春,时隔26年,我重游白马仙洞,身临其境,今非昔比,品赏其中,感悟颇深,游玩归来,提笔行文,以飨读者。

白马仙洞景区,位于吕梁山脉中段西侧、关帝山国家森林公园西南部,地处离石区吴城镇洞沟村的九凤山麓(海拔1640米),距离石区27公里、307国道8公里。东西宽3公里,南北长4.5公里,总面积797.1公顷。走进景区,穿过满阳湖,登山九凤山,置身渊济阁前,亦或登山魁星阁,登高望远,环顾四周:眼前九凤山形似丹凤,危峰耸立,怪柏苍松,祥云紫雾,气象万千,风景秀丽,环境幽雅。环眺山色,静听松涛,春风吹来,云烟缭绕。在此,既可尽情领略千年道观洞阳观之深厚文化底蕴,又可畅想神游“华北第一险洞”白马仙洞之幽深奇险神秘。洞内洞外之人文景观、天然奇景,铺陈了一幅内外兼修山水人文美景,简直就是一处人间仙境,也着实是一处集休闲旅游、访古考察、陶冶心境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黄崖关游记(解德辉行走吕梁)(3)

(一)仙洞溯源

据《汾州府志》记载:“世传白马日食民田,逐之,竟入洞,跨迹犹存,故名”;据《永宁州志》记载,此洞为远古黄帝之别官,周朝得道仙翁“赤松子炼丹之所”。“晋高祖遇旱赴祷即雨”,后诏封为“渊济仙洞”。

黄崖关游记(解德辉行走吕梁)(4)

白马仙洞外有渊济阁、洞阳观、望仙坡等八景。据史料记载,自唐贞观年起历代都有扩建。千年道观洞阳观就是白马仙洞地面的主体建筑,因其坐落于洞口向阳之山坡上,故名“洞阳观”。追溯九凤山道观沿革历史,可谓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早在传说中舜的时代属冀州;夏、商时属并州;春秋时属晋地;战国时属赵国,赵武灵王时属赵国离石邑;秦时属太原郡;汉、魏时属西河郡离石县;西晋时属西河国;东晋、十六国时属永石州,北魏之离石镇,北齐之西汾州,北周之石州、离石县;隋时属离石郡;唐时属石州。唐贞观年间,开国元勋尉迟恭奉旨监造九风山洞阳观,每年七月中元节,“笙歌嘹亮、香烟飘渺”;五代后哥天福元年(936)年,大旱,晋高祖石敬瑭曾亲至九凤山白马仙洞祈雨,诏封”护国渊济仙王”,并令修建筑“渊济阁”;北宋大中祥行符年间、明天顺四年重修“洞阳观”;成化十一年重修“洞阳观”和”渊济阁”;正德十四年重修”玉皇楼”和”紫薇楼”;万历七年永宁州知州许天球到白马仙洞祈雨并留诗;明末清初白马仙洞地上建筑毁于兵燹;清雍正三年修筑“洞阳观”其时有黑、白二马泥塑;乾隆十年、十四年,道光二十六年,咸丰二年重修“洞阳观”;咸丰四年重修通仙桥;咸丰九年为”洞阳观”立碑;光绪七年,据《永宁州志》记载“凤凰山””韩仙山”两侧,载”洞阳观”一则;抗战时期,曾遭日本侵略军炮轰。

黄崖关游记(解德辉行走吕梁)(5)

(二)仙洞景观

概括而言,白马仙洞景区有两大景观:洞外观景之旅,洞内登天之旅。

黄崖关游记(解德辉行走吕梁)(6)

洞外观景之旅。主要观赏八大景观:渊济阁,唐贞观前,这有渊泽庙,每逢中元节,庙里笙歌嘹亮、香烟飘渺,贞观年间,修筑了“渊济殿”,成为道教之一方圣境。后晋天福元年,晋高祖到此祈祷而普降甘霖,重修了“渊济阁”;洞阳观,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开国名将尉迟恭亲自监造,洞口元代碑,具有极高文史价值;望仙坡,传说是仙人韩冲玄用手指按捺刻成;韩仙掌,东南有韩仙沟,沟掌是韩仙掌,皆因韩冲玄而称,掌头有一颗千年古枫,有上千年树龄;圣灵泉,四季长流,清纯洁净,无论旱涝,从不干涸,取之饮之,味同甘露,故名;长春岩,岩中暖气作云霞,岩外丛林闹似麻,四季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故名;快活林,九凤山底有一片松林,古朴苍秀,浓荫蔽日,谓之“快活林”;姑子庵,石墙草棚,非常简陋。传说一村姑逃婚至此,终老山中而得名。

洞内登天之旅。白马仙洞为天然石灰溶洞,坐西向东,南北长80米,东西宽29米,占地约2320平方米。始修于唐代,元至清曾修葺,2001年进行了维修。现存建筑为元至清遗构。据地质专家考证,地质绝对年龄约1.4亿年,全长约几十公里,现仅开发1000余米,相对高差268米,是山西洞穴中最大原始洞,被誉为“华北第一险洞”。此洞因受贺兰山字形构造东翼雏形出现于上古早期的吕梁运动,至三世纪末印支运动东翼轮廓初步形成,燕山二期运动使太行开升,地形高差加大,就形成了华北断块区岩溶化最强烈时期,形成了大量溶洞,白马仙洞即其中之一。洞内有宋至清代题记12处,另石碾1盘,碑10通,石碣2方。1984年9月,被离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崖关游记(解德辉行走吕梁)(7)

走进白马仙洞,穿过文化长廊,穿越时空隧道,我便来到了水墨天成的人间仙洞,环顾四周,回望来路,灯火通明的洞门楹联映入眼帘:万人今游逢神仙,千年古洞放马滩。站在观景台,别有洞天。这里有星空穹顶、莲花瀑布、遐想碧屏、玻璃栈道、双乳瀑布等奇观。空旷辽阔的放马滩是白马仙洞中最为宽阔的地方,面积约8000平方米。传说白马将王芝引到此处,然后坐化于石壁上,酷似马的小石突出于石壁之上,即白马坐化影像。放马滩前堆乱石堆成的山,即“棋盘山”,由岩溶水滴落而成,可找到许多像棋子一样石头,一枚略有光泽呈棕红色石,被称为红老帅,当年两位仙人在此对奕,王芝在此观棋。放马滩前是甘霖洞,又叫“祈雨坛”,这是人们祈雨的地方。每逢天旱之年,方圆数千里民众都到白马仙洞祈雨。当时东至晋中、西至陕北一带,甚至地方官员也来此跪拜祈雨。祈雨时从村到洞要光着脚,头戴柳帽,敲锣打鼓,相随人多则二三十人,少则十几二十人。甘霖洞上方小水池叫莲花池,常年有水,在特殊环境下,形成的石粉渗入水中,别有奇效。饮用一口,清肠利咽;用水洗手洗脸可消除疲劳、祛痘美容;常用此水洗头,永葆头发乌黑发亮。还有一小池子称为“白龙池”。抬头看石壁时,会出现一个洁白的形如瀑布的钟乳石,是由水流侵蚀而致石灰岩与水在空气中化学反应凝固而成。细看如燕窝,又像蜂巢。白龙池后石壁上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墨宝,历经千年依然字迹清晰。沿石阶或上或下,从洞底至洞口有20多处天然景观:如“布袋岭”有如一装满东西的大布袋斜卧洞中;“三仙池”有三座神仙塑像,神态自若浑然天成;“聚仙厅”地面平坦,高不见顶,云雾缭绕,仙风阵阵;“仙琴石”形似竖琴,敲之铿锵有音;“珍珠山”石珠润如玉;“骆驼石”双峰突起;“凤凰山”双翼舒展,几欲腾空;“通天柱”顶天立地;“悬空石”悬空欲坠;“舍身崖”万丈深渊不见其底;“水帘洞”前,大罗仙手持锡杖,神态非凡;“仙骨洞”中,成仙之道士遗骨尤存;“睡美人”曲线优美,侧身而眠;“二柱洞”两相对应;“巨灵神”一夫当关,怒目圆睁。此外还有巨蜥吐丝、水晶宫、甘霖洞、翻身涧、独木桥、一线天、青龙头、兰馨阁、神驹过隙、仙人洗头、面包峡、金钱堆、藏书阁、仙人谷、仙澡台等,不胜枚举,目不暇接。这栩栩如生的“人间仙境”,令人惊叹不已,也着实令人飘飘欲仙,乐不思蜀,几不思返。洞内石壁上宋、元、明几代文人墨迹清晰可见,因经久不见阳光,不受风雨侵蚀,故不显古旧。

这里的白马仙洞,虽不及广西桂林溶洞,但甚为罕见。在此,看到的是景点,想到的是古今,感到的是震撼。洞内大洞套小洞,一洞复一洞,高高下下,宽宽窄窄,弯弯曲曲,变幻莫测,奇妙无比。穿行于洞内,随处可见四周石壁很多是黑色的,其实石壁本非黑色,而是通体亮白的。千百年来,据说这是游人进洞拿火把祈雨、游客游玩、探险遇仙时,被火把熏黑的。洞里许多钟乳石,也是经历漫长岁月自然形成。所谓“万年一公分”,就是说钟乳石一万年才可长一公分。由此可见,经历约1.4亿万年的白马仙洞,所见奇景就可想而知了。

黄崖关游记(解德辉行走吕梁)(8)

悠闲漫步于洞中,我在边走边想,既然洞中套洞,一定还有很多岔洞口,究竟通往何处?不得而知。据看守仙洞的老者随行介绍,有的说通往平阳(今临汾),有的说通往内蒙古,还有的说通往陕西……众说纷纭,这只是一种猜测而已,有等待后人进一步考究了。我自感觉,这洞一定另有出口,因在进洞170米下方,人走其上毫无缺氧感觉,拿着火把晃动,火焰随风晃动,说明洞下空气是畅通的。

黄崖关游记(解德辉行走吕梁)(9)

(三)神话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离石下王营庄村有个农民叫王芝,家中有年过花甲的老母亲,住着一孔破旧的土窑洞,种着几亩贫瘠的薄田,以此勉强为生度日。王芝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人很勤快又很老实,虽没念过书,但天资聪慧。一次,他担柴去县城卖,途中看到有人在路边下棋,好奇地凑到旁边,接连看了好几盘,便心领神会,学会了棋法。回到家就用桦木做棋子,自画一张棋纸,在家边学弈,边向人讨教,无师自通,不到半年的时间,棋艺大涨,几乎村里及邻村棋手就无人可敌了。

话说,王芝因家境贫寒,而立之年也没讨得个媳妇,王芝心中苦闷又无奈,母亲也是干着急没法。每日只好种地打柴、侍奉老母,闲暇时借下棋聊以自慰。

某年夏天,王芝从九凤山上砍柴回家,经过自家麦地时,看见有一匹白马啃吃他家的麦苗,急忙跑过去,迅速将白马赶跑。第二天,他又经过麦地时,又看见那匹白马啃吃他家的麦苗,想跑过去把白马逮住,当就要逮住白马时,白马却奔跑而去。第三天,再次经过麦地时,他看见那匹白马还在地里啃吃他家的麦苗。三次奇遇,这次王芝下决心要设法逮住白马,他轻手轻脚地走近白马,不禁暗自惊呼:好漂亮的马啊!只见白马饰金羁,勇剽若豹螭,体格健壮,全身雪白无杂毛。心里煞是喜欢。他把斧头往腰间一插,伸手就想抓住马鬓,可他刚一伸手,马就跑开了。马在前边跑,他在后边追,说起来此时白马跑得也不算快,但他就是刚撵不上。大约追了好几里远,最后白马跑到后山掌上,王芝猛跑几步,一把抓过去,眼看就要逮住了,白马却腾空而起,一跃到了对面的山坡上,站在一个山洞口。王芝大步追到洞前,白马转身就溜进了洞里。王芝一愣,心想:只要你进了洞,看你再往哪里跑?王芝紧跟白马进了洞里。黑咕隆咚的洞里,什么也看不见,环顾一圈,只见不远处有一道白光在闪动。他沿着这道白光跌跌爬爬地追了很长时间,忽然看见那道白光瞬间化成一大片,眼前出现了一个大厅,白马却不翼而飞。待定睛一看,发现有两位老人盘腿端坐在一块巨石头上,正聚精会神地下着棋。王芝惊讶的是,只看见光有棋子,却没有棋盘,而棋子一起一落就像有棋盘一样。此时,两位老人只顾着下棋,根本不理会他。王芝深也懂得下棋的规矩:观棋不言真君子。于是,他把斧头从腰间取出,往地一放,一手握着斧把,一手托着下巴,蹲在地上,静静地观看着两位老人对弈,那追白马的事早已抛到九霄云外了。说来王芝也算个棋艺高手了,原以为也再难找到对手了,但眼前两位老人对弈之高深莫测,王芝是望尘莫及。常言说,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王芝也有自知之明。看着看着,眼前出现了一局残局,眼看一方就要赢了,对方却镇定自若,手捻胡须,面带笑容,大有绝处逢生之势,满有扳回一局绝招。眼巴巴看棋的王芝沉不住气,随口说了句:“丢马踩车” 。两位老人还是不屑一顾,其中一位老人扭头说了句:“孩子,看看你的斧把吧!”王芝低头一看,不禁“哎呀”一声。只见斧把早已腐烂了,斧头早已生锈了。再抬头一看,两位老人不翼而飞。留下了一盘没下完的棋,但见棋子上的字也顿然消失了。王芝见状,心慌意乱,急忙从洞里往出走,心想自己在洞里待了这么长时间,母亲不知急成啥样了。当他从洞内走出洞口,王芝眼睛晃得一时难睁开。待定睛定神之后,便迈开步向村里走去,到了村边,他始终找不到回家的路。转来转去,揉了揉眼,这才发现村子面目全非。他心急火燎地在村里碰到人就人,可谁都不认识他,找啊找,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一个年迈老人,经仔细打问,老人说因你打柴迟迟未归,已是好几辈子的事了,曾祖上的人说起过这回事,如今都快没人再说了。

最后,王芝终于打问到埋葬母亲坟墓的地方,于是前去给母亲烧香祭拜,在坟墓前给母亲磕了三个响头,然后转身向着九凤山走去,经过一条小河时,特意照了照自己,竟然发现还是原来的模样。据说,后来王芝又走进了山里,返回了山洞,从此再也未回来,村里的人们再也没有见过王芝。从此之后,这个山洞,就被人们称为“白马仙洞”。

黄崖关游记(解德辉行走吕梁)(10)

(四)动植物资源

白马仙洞风景区,坐落在九凤山,据说是由九只凤凰变成的。当地人传说是十只凤凰中,最后一只留在洞中,也即洞中名为“凤凰山”的景点。九凤山不仅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还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最为珍贵的动物有世界珍禽——褐马鸡,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1984年被定为山西省鸟。此外,还有金雕、大鸨、杜鹃、夜鹰、雨燕等国家重点保护的鸟类,以及黄鹂、百灵、云雀、柳莺、点颏、翠鸟、山鸡等几十种农林益鸟和观赏鸟。兽类中有金钱豹、麝、黄羊、狍子、野猪等,还有赤链蛇、锦蛇、蝮蛇等。植物资源有油松、华北落叶松、白皮松、侧柏、山杨、白桦、五角枫、山桃、沙棘等乔灌木,蕨菜、苦菜、金针菜等草本植物,还有木耳、蘑菇、羊肚菌等菌类植物。

【本文参考资料】

《离石县志》《永宁州志》《汾州府志》《吕梁地区志》《吕梁市乡镇志》(离石卷)《三晋史话 吕梁卷》《离石民间传说》《人文离石》《道教吕梁》以及散见于网络中有关白马仙洞的一些图文资料等。

注:此文原载于《吕梁晚报》(2019-06-29)文化版“山水人文-吕梁故事”栏目。

作者:解德辉

今日离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