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贼》里葛优的一句话一直让我印象深刻:“21世纪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答)人才。”

我认为,如何去解读这句话将成为此片如何被诠释的核心。

三大影后经典之作(一部戏藏着7个影帝3个影后)(1)

1、有贼和无贼

其实对于没看过《天下无贼》的观众来说,有点被“贼”这个概念混淆了。

就像《时光网》一位影评人“叶迹星痕”说的那样:

“防贼”是当今社会人人时刻都不会撤销的心理防线,在日益沉重冷漠的人际关系下,在钢筋混凝土浇铸的重重隔层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越发的丧失殆尽。

所以说,《天下无贼》可以看做是早期冯导具有颠覆性意义的作品。颠覆性的命题植根于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人性探讨,是当前主流文化对于“有贼和无贼”的思辨性尝试解读。

三大影后经典之作(一部戏藏着7个影帝3个影后)(2)

傻根很好的充当了一个检验人心善恶的试剂,他的生活境遇与环境培养了他一颗向善且坚信没有邪恶的心,可谓纯洁无垢。

“在我们村,有人在山道山看见摊牛粪,没带粪筐,捡了个石头片,围着牛粪画了个圈,过几天想去捡那牛粪还在,别人看到那个圈,就知道牛粪有主了”。

听到这段台词后,你可能会原谅他的天真和坚信天下无贼的执拗。当然王宝强一再被强调是本色出演确实“一战成名”。

三大影后经典之作(一部戏藏着7个影帝3个影后)(3)

王薄谎称王丽身患绝症,无钱医治,正中傻根的软肋,使他心甘情愿地将五千元钱交给了这个扒手;黎叔向王薄切磋“手艺”的时候也正是利用了傻根的善良,才能在他去鲜血的途中下手拿到钱。

或许,这正印证了,恶势力作案不一定需要“手艺”高,仅仅假“善”之名便可得手。善与恶正是在这种主动与被动的交锋、试探与假借的纠葛中相互浸染的面目全非,从而使得我们失去了判断,进而不得不将善与恶都提放起来。

在当今社会,真的是不得不防。

三大影后经典之作(一部戏藏着7个影帝3个影后)(4)

而往大了说,被商业私欲观念包绕的今天,我们着实难以再找到这样一个朴实神圣的地方了。为了生存下去,我们都不得不抛开天的真善意去与人交际、交往,打物欲横流的那天起,那种生发于内心深处的善良就早已坠死胎中。

当然不止如此消极,我们也能看到各种善举,但是,它们与傻根的不一样。如今大众,在行使各种慈、善之前,都在心中做过一定的判断,甚至是一种利益关系上的纠结与挣扎。

傻根的善举是没做过任何判断,是不假思索的。他只知道,别人需要且正好自己又能提供这种帮助,那么就该义不容辞了。但是,相反地,有时候,伪善乃至邪恶会反过来检验善与美,甚至会利用它。

三大影后经典之作(一部戏藏着7个影帝3个影后)(5)

关于善恶转换的问题,在片中由灵魂人物王丽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总是作恶的人也有一颗向善的心,也有一颗对报应与上帝的审判持以恐惧的心,但,这并不是二者转变的关键点。王丽告诉我们,作乱犯科的人内心深处也是有善意的,只要适时被唤醒;但是,另一个声音又在高呼:“你是贼,做一万件好事也是贼。”

冯导显然又给我们上了一课,示范者正是王丽。

王丽曾在在寺中虔诚地拜佛——认认真真的烧了一炷香。在神圣庄严的佛祖面前,她深信的“报应论”开启了她向善的心,这是一个契机。随后,碰上了淳朴天真的傻根,一次又一次的被他的善举打动和洗礼。

毋宁说是她自己动了反派人物致命的恻隐之心。最终,在未能真正撒手之时,死于黎叔之手...

三大影后经典之作(一部戏藏着7个影帝3个影后)(6)

导演借助王薄王丽两个,尽力的去维护乃至野心勃勃的去创造这么一个“无贼”的理想世界,努力打造甚至是还原原始群居分工似的不需设防的安居社会,或者说是理想主义的乌托邦社会。

这么做会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获得心理上的平衡与补偿。当然,我不得不指出,对于小偷这样的角色安排也不可避免的将观众带入另一种期望——反派们能在某天突然换脸,继而加入到除恶扬善的队列中。

这种亦正亦邪的角色转换是我们所始料未及的。

三大影后经典之作(一部戏藏着7个影帝3个影后)(7)

2、叙事分析

冯导大手笔的象征与寓意:狼与羊。

王丽王薄与黎叔团伙属于“狼”,都盯着傻根这只“羊”,而且是毫不设防甚至可以说是毫无反抗之力的“羊”。由于“狼”不是一个种群,继而分为了两派,为食而斗。另外,还有暗中部署的“猎人”——警察。

王丽与黎叔分属两个“狼群”的灵魂人物,在傻根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着撕咬着,猎人只需要在“羊”不受伤和“狼群”两败俱伤的情况下收网就行了。黎叔是王丽人性转变的障碍与跳板—一方面妨碍她做善事,此外还成就了她的善举。半路杀出了另一伙可以说是出来缓解气氛的强盗,使得“猎人”及早收了网。

三大影后经典之作(一部戏藏着7个影帝3个影后)(8)

电影里同样有一个梦,一个由羊来发,“感动”狼的梦。

体现在尔虞我诈,充满算计的当代中国社会,纯真是如何被渴求,如何被置于一个神圣的位置。

“连狼也没有伤害我,难道人会比狼更坏?”

正因为大家都清楚,人的确比狼更坏,才觉得这种对人性的形式相信,攀上了不可能的梦想高位。在那个位置上,它变得最安全,因为它再没有被玷污的内容—它空无内容,惟其如此,这种“傻根”精神才显得更加纯粹。

三大影后经典之作(一部戏藏着7个影帝3个影后)(9)

关于影片中警察的设置,其实是很巧妙的。相信冯导一定是别有用心。

富有智慧的警察控制局势,符合中国人传统的价值取向与认同。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可以看做是冯导的不得已而为之,审查制度或许可以再松些!

三大影后经典之作(一部戏藏着7个影帝3个影后)(10)

鸳鸯大盗王薄、王薄两人巧遇耿直农民傻根带着六万元大钞打算回乡成家立业,因缘际会让这对鸳鸯大盗决意沿途保护这只天真的小羊,力阻火车上高手云集的另一偷窃集团(黎叔、小叶等),尔虞我诈的骗子狼群们,在狭窄的车厢中展开一幕幕的暗战。

而车中也有卧虎藏龙的公安,表面上风平浪静,私下却是波涛汹涌地激荡...

故事的动念始于一个即将出生的孩子,为了给他赚奶粉钱。

尚未被文明沾染的原始人性,开始的地点相逢在一片贫瘠物质的西藏高原。生存艰苦却有虔诚信仰的世外桃源,人性本善的执念,是这部片的信仰。

三大影后经典之作(一部戏藏着7个影帝3个影后)(11)

傻根天真地相信,荒野中的狼都不曾伤害人,人怎么会比野狼可怕呢?偏偏,这世界上确有着这么多被心魔占据的狼。在这趟旅程中觊觎着不信邪的傻根。

王薄毫不掩饰对傻根金钱感兴趣,数度自称自己是狼,是无心的过路鬼,为了钱财拼命;对比于伪君子——满口引经据典的头目黎叔,则又是另一种黑式幽默。 标榜组织,纪律,高度技术含量的狼群头目(黎叔:胡黎,谐音狐狸),无疑是文明化后的知识份子。

为维持社会的纪律,也充斥着争权夺利,制裁,背叛,弱肉强食,用尽心机等,人性中的心魔,在文明社会中,被丰富地滋润,茁壮成长,也逼得人不得不同流合污。 不信邪的傻根给了信邪的女贼王丽一个降魔杵,用以降服心魔。

王丽的母性光辉降服了心魔,让她执意保护傻根。去除心魔的王丽已无需降魔杵,王丽最终又将这个降魔杵转给了王薄,降魔杵并未保佑长命百岁,却保佑了王薄心中的善良,为傻根拼命保护到最后一刻。

三大影后经典之作(一部戏藏着7个影帝3个影后)(12)

也如同王薄所说的,原本是个过路的无心鬼,在去除伪装假发及欲望邪念之后,却有了善良的本心,真诚地捍卫傻根,虽然王薄一直挂在嘴边的,一日为贼,终身为贼,怎么也漂白不了,冯导也在最终用公安的角色,为他平反。

正应了那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而深深打动我的,除了刘若英静静接受结局,默默吃东西,拼命给肚里孩子养分的那一幕之外,最后的场景,漫漫大雪纷飞的土地上,女贼虔诚地敬天,每一位母亲,都在心中祈祷,渴望给自己即将出身的孩子,一个路不拾遗,纯洁无垢的世界吧。

三大影后经典之作(一部戏藏着7个影帝3个影后)(13)

至于结局,当然是童话故事般的完美:鸳鸯大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执迷不误的贼群,则尽数被正义的代表公安人员一网打尽;傻根「天下无贼」的完美理念,牺牲了生命及鲜血之后,被完美地保护下来。

如同冯小刚所说,你可以不相信「天下无贼」,但你不能够怀疑善良和真诚的力量。

三大影后经典之作(一部戏藏着7个影帝3个影后)(14)

3、冯小刚的独树一帜

在内地各大导演还未把握商业电影的元素时,冯小刚导演就凭他敏鋭的触觉,开发了一条有别于港产电影以外的商业电影之路,成就了内地卖座导演的宝座。

可是,与此同时,他亦要承受着来自业内和舆论的压力,再加上他与港台演员及电影公司合作,更使人感到他走向纯粹商业的不归路。

但是一部《天下无贼》却令人另眼相看。

颇具感人的故事、跌宕的情节、具教育化意义,观众评价也对冯小刚这部电影给予正面的评价,可以说是为冯导“翻身”了。

三大影后经典之作(一部戏藏着7个影帝3个影后)(15)

既然是定位于贺岁档的影片,当然不能让观众哭得稀里哗啦,伤到任督二脉,冯小刚保持了以往的喜剧元素设置,不仅缓解了打斗造成的心理恐慌,又不失时机的博得观众一笑。葛优与范伟的出演,本身就宣告了戏剧化穿插的桥段的存在。

像到如今还朗朗上口的台词比比皆是:

“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

“谁是贼,是贼站出来给俺老乡看看。”

“IP IC IQ卡 ,通通告诉我密码 ”等成了脍炙人口的口头禅。这类的喜剧元素加入,顺利成章,不拖不沓,点到即止,又不冲淡对于主题的诠释。使得叙事圆润顺畅,同时又饱含深思。

冯导出马,一个顶俩。

三大影后经典之作(一部戏藏着7个影帝3个影后)(16)

其实冯小刚作为内地卖座电影导演之首,他的电影对香港观众来说,其实是颇为“言之有物”的。特别是他早期作品《手机》,描写男女关系的守防战,一针见血的对白,娱乐性丰富外,又揭示内地男女婚姻危机的问题。

即使是这样,冯小刚在内地却一直受到不少舆论压力。一条最“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认为他带领中国电影离开一条开国以来电影为社会、艺术服务的钢铁规定,就算是张艺谋、陈凯歌走的国际大制作,也要打扮成一幅发扬国粹的面目。

张艺谋导演也在不少访问中谈到内地电影一直没有商业电影这个概念,他们那一代对电影的认识都只在政治、艺术等清规戒律范围中打转,直到近年市场开放,以及受到港产电影的冲击,才开始对商业电影有认真的探索。

三大影后经典之作(一部戏藏着7个影帝3个影后)(17)

虽然如此,可是《天下无贼》仍有着不少冯小刚电影的粗疏。

如火车厂景与外景画面的不协调;影片开首那段仿似外国汽车广吿片段,都与影片格调并不配合。可是,冯小刚仍保持他讲故事的强项,人物性格鲜明、警察的对白都令影片稳阵扎实,加上颇具人文气息的处理,都令观众大为受落。

三大影后经典之作(一部戏藏着7个影帝3个影后)(18)

4、悲剧人物非死不可?

影片展现了多层的矛盾冲突。

贼男女的情感冲突,一个想回归正常生活,一个却不想回头。还有王薄与以黎叔为代表得贼团伙之间的较量,还有躲在暗地里的警察和这一帮贼之间正义与邪恶的较量,矛盾的交织点都集中在傻根身上,只为他对世界美好的憧憬。

众人在努力,而这一切,傻根却浑然不知,他只知道天下无贼。

三大影后经典之作(一部戏藏着7个影帝3个影后)(19)

电影其实从傻根一句谁是贼开始了转折。

确实,傻根被塑造成一个社会学符号,以他的单纯对应着眼见的世界。谁让明亮的阳光蒙上阴霾。《天下无贼》的标题不是一个人的胡话,而是冯导给了言说世界响亮的耳光。

在列车上与贼同行,列车是一个可以多意解释的词,浓缩让我们目睹世相,让我们清醒看到那些有形无形的贼手。所以,我们不必在意傻根是否可能呐喊,傻根在导演的安排下,质问着社会和人心。

三大影后经典之作(一部戏藏着7个影帝3个影后)(20)

除了傻根,王薄这个角色也是着重要分析的。

纵观整个开局,王薄从作为一名贼的身份开始,到无法放弃做贼去过正常生活,王丽走后又自觉难以离开王丽并重新找到她决定不离不弃,再到遇见傻根产生贼的本能反应需求偷窃他的六万块钱...

这一系列平稳循序的故事设计可谓一气呵成,从开始表现王薄的油滑机灵,到强势,到重情义,到偷窃动作老练果断。

三大影后经典之作(一部戏藏着7个影帝3个影后)(21)

刘若英饰演的王丽代表着另一个观点,在艰辛岁月成长的人,不免会有着,或多或少的恶行邪道,总想为下一代能有较好的人生。在道德规范下,会以积德、为群众修桥筑路、发财立品等种种行为来填补自己的罪恶,是一个中国性的赎罪。

王丽的一时善心也建基于此,同样受到人们的认可。如公安队长,这个某程度上代表正面、官方的角色,他冷眼旁观这对亡命鸳鸯与一班大贼恶斗,为的就是一个萍水相逢的傻小子,解开他的疑窦,就是刘若英这个赎罪的说法,他觉得「合情合理」。

相对于刘德华的世间险恶需要磨练的愤世嫉俗,刘若英的积德看来更具吸引力,已经做了多单大买卖,基本上可以上岸的大贼,为了孩子而做一件善事,更得到称许和赞同,包括冯导。

三大影后经典之作(一部戏藏着7个影帝3个影后)(22)

而这个合情合理其实背负着历史的重担,为了生存、为了活着,中国人经历无数的争斗、磨难,要正常地做人成为难能可贵的奇迹。

公安队长面对这对已经改邪归正的雌雄大盗,基于同情,对他们为了积德的善心的认可,为了保护傻根与大贼们恶斗的正义行为,想放他们一马,但因为他们有前科而决定依法办理。

站在道德高台上,警察作出了正确的裁判。而站在公安队长背后的导演,却要刘德华赔上性命,为他的罪行作出牺牲,制造感人的场面。

三大影后经典之作(一部戏藏着7个影帝3个影后)(23)

这里引申至背负着历史罪行的人们,要为下一代作出的贡献,原来在冯导的眼中是需要作出牺牲,引申至我们的国家,是否也等同视之呢?不管如何,冯小刚这个隐藏于后面的高层次裁判,却受到不少观众的认同。

所以在戏剧效果和冯小刚的道德取向上,男贼王薄这个悲剧角色是一定非死不可。

三大影后经典之作(一部戏藏着7个影帝3个影后)(24)

结局安排孕妇刘若英大吃烤鸭,满嘴黄酱,听到爱人死讯,依然是王朔式经典味道。

冯导招牌式的黑色幽默手法,加上演员的卖力演绎,一段火车上的短暂路程,似乎尝尽了人生百态,看完的感觉五味杂陈,无奈感慨又能如何?当然是希望天下无贼。

当然也希望童鞋们再一次观看《天下无贼》,相信你会有不一样的感受的。

P.S

文章部分权威性内容来自《时光网》,侵权必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