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寸土寸金的美国纽约,有着一座占地面积极大的广场,广场中央有着一座栩栩如生的人形塑像:
他背手而立、目光如炬、遥望远方,身着官服不怒自威,凛然正气直透人心,他就是“实行禁烟的第一人”——林则徐。
1839年,虽然林则徐视广州禁烟为“蹈火”,但他最终将天下安危置于一己前途之上。
禁烟期间,他不仅亲自调查鸦片烟贩情况,而且还多次与幕僚相商最为适宜的应对之法,并寻觅出一个在当时看来比较得体的禁烟办法。时人称之为“林青天”。
美国华裔学者张馨葆认为:
“在所有19世纪的中国政治家中,林则徐的形象和影响都超过了其他的人”。
那么,这会是纽约修建林则徐广场的原因吗?林则徐为何得以在纽约市“拥有”一座广场呢?
(林则徐)
一、晚清忠臣林则徐林则徐在晚清波谲云诡的历史长河里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他不仅是帝制时代深受朝廷倚重的封疆大吏,在当时便被誉为“当时名臣”、“林青天”,而且更被后世史家视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与“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面对鸦片烟毒泛滥的困厄局面,1839年,他被朝廷派往广州督缴鸦片,领导了轰动一时的虎门销烟。
在虎门销烟之前,林则徐在官场上的政治作为,算得上是儒家士大夫从政的典型代表。
他自幼熟读儒家经典及经世致用的作品,心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从政心愿和人生追求。
早在幼年阶段,林则徐便孕育了将来从政当官的人生目标,之后曾多次实地去拜祭李纲、岳飞、文天祥、于谦等青史留名、为人所熟知的精忠良将,视他们为人生楷模与学习典范。
此外,他为官异常清廉,“爱民如保赤子”,办事刚正不阿,屡获任职地方民众的拥戴,官场声誉甚佳,故民众亲切地称其为“林青天”。
在清朝二百六十八年的漫长历史长河里里,林则徐可称得上为数不多的治世良臣。
(林则徐)
金安清称赞他实为“本朝自陈恪勤、陈文恭之后,长吏声誉之盛”,“一时贤名满天下”,政治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平坦无垠。
倘若时光到此戛然而止,林则徐依然能够以一个“当世名臣”的身份而永载史册、为后人所铭记。
不过其后发生的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等一系列事件,不仅彻底改变了林则徐的仕途前景,而且也使得后人对他的评价、认知走向了另一面。
在焚烟之初,社会各界对其赞誉之声呼之欲来、不绝于耳。
上至道光帝对其称赞有加,谓“卿之忠君爱国,皎然于域中化矣”,下至同僚及下层士绅、民众也是一片叫好之音。当然,这要除去那些以鸦片为谋生之道的人以及吸食者。
(虎门销烟)
甚至当时身居广州的洋人在亲临观摩焚烟的过程之后,也不吝赞美之词,称赞道:
“鸦片是在最彻底的手段下被销毁了,全部事物的处理,在人类历史上必将永远是一个最为卓越的事件。”
“我们反复检验过销烟的每一个过程。他们在整个工作进行时的细心和忠实程度,远出乎我们的臆想,我不能想象再有任何事情会比执行这个工作更为忠实的了”。
不光在华洋人密切关注广州禁烟之事,就连当时远在新加坡的报纸也聚焦于此,声称“鸦片系不法贸易,中国官府理应禁止,因禁鸦片烟尽其所能而行,所事皆是公正合理之事”。
由此可见,鉴于鸦片贸易本身所带有的不光彩及其背后所蕴含的道德堕落,故不少人十分欣赏林则徐的禁烟举措。
(虎门销烟)
后来被奉为国际共产主义事业伟大的革命导师的马克思,在获悉中国人民的禁烟壮举之后,更在其笔下兴奋描述道:
“中国在1837年、1838年和1839年采取了非常措施。这些措施的顶点是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和按照他的命令没收、焚毁走私的鸦片”。
此外,当英国获悉中国人民的禁烟消息之后,议会内部在是否出兵中国一事上支持者与反对者均不乏其人。
当时英国著名政治家道格拉斯私底下的一席话似乎在某种程度上间接承认了林则徐禁烟的合理性与正当性。
(道格拉斯)
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这样写道:
“我没有注意到,也没有读过比这个战争在起因上更不正义,比这个战争更足以使我国永远背上耻辱的战争。”
由此可知,林则徐的禁烟壮举从一开始就被外界的赞扬、支持之音所包围。
当大清国朝野上下大都沉浸在天朝上国禁烟胜利的喜悦中时,英国议会却以微弱票数通过了出兵远东的作战命令。
当英军北上天津之后,整个北方乃至京城的防务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道光帝便产生了拿林则徐祭刀、问罪的荒唐之举。
当林则徐被革职的消息传到广州之后,不少人“闻其去任或至恸哭”。
尽管清王朝埋没了这样一位忠君爱国之臣,但作为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林则徐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历经时间的流逝而永垂千古。
1959年10月初,电影《林则徐》脱颖而出。
(林则徐)
这一电影讲述了1839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招致英国侵略而带领人民奋起反抗的英勇事迹, “这个戏气势很大,揭开了近百年来中国反封建序幕的禁烟抗英斗争。狠狠地给了英帝国主义者一次沉重的打击,充分地显示了我国人民的英雄气概。每一个人看了这部影片之后,立刻就可以感到扬眉吐气,胸襟为之一快。”
这部电影完全地展现了新中国蓬勃发展的无限生机。
“禁烟运动失败了,林则徐被革职流放了,广大人民的痛苦比过去更加深重了,但它不仅不是历史的终结,相反是新的历史的开端。既然是新的历史的开端,那它就一定不是悲观的、黯淡的、绝望的,而必然是积极的、向上的、充满着希望的”。
而几乎同一时间的美国,则是充满着黯淡与绝望,毒品与暴力横行——这也就是臭名昭著的“嬉皮士运动”。
(美国林则徐广场)
而正是毒品,将“嬉皮士运动”与“禁烟大臣”林则徐联系在了一起,催生了林则徐广场。
二、美国嬉皮士运动“嬉皮士”一词最早来源于美国作家诺曼·梅勒的小说《白色的黑人》,文中塑造的“嬉皮斯特”是一个有着强烈自我意识的具有反叛精神的人物,在当时成为了人们竞相模仿的对象。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多国爆发反抗运动,像法国1968年爆发的五月风暴,捷克的“四月之春”。美国也难逃这场运动。
那么,“吃着微波炉烤的食物和巧克力糖长大的一代”的美国青年为何会在生活富裕的情况下这么做呢?
这是因为在二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嬉皮士运动)
然而,正是因为经济的繁荣,使美国60年代社会动荡不安,享乐主义与传统的勤奋节俭的思想发生冲突,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完全没有分享到繁荣的经济带来的任何好处,相反,经济快速的发展以及疯狂的消费主义,让人们跟不上步伐。
社会发展了,相对的,各项标准就必然提高,多数人也是顶着“达标”这样的压力在生活,根本感受不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
随着科技的发展,那些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弱势的群体渐渐被社会淘汰,两极分化加剧,矛盾加深,这些都是导致反抗的不安因素。
嬉皮士作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主流文化的主要人物,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他们男性要求女性化,长发、胡须、花衣常出现在男性身上,而女性则追求男性化,常常着长裤、皮靴和宽皮带。
(嬉皮士运动)
嬉皮士们不仅仅只是承袭“垮掉的一代”的毒品,奇装异服,也“自创”了许多与主流社会相悖离的东西,如新宗教等等。
在他们看来,性解放、吸毒以及群居生活是对新教伦理的剧烈冲撞,是对主流文化的反抗。
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嬉皮士都吸食毒品,也许有那么个别人不吸毒,但他们也绝对是支持毒品的。
1967年5月14日的《纽约时报杂志》对嬉皮士吸毒进行过这样的描述:
“到处可以看到吸大麻的人。人们在边道上吸,在点心店里吸,坐在停着的车里吸,或躺在金门公园的草地上吸。街上几乎每一个20岁的人都是用毒者,不是吸大麻,就是吃迷幻药,或者两者都用。”
毒品种类繁多,在嬉皮士看来,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才是他们想要的最好的毒品,他们正是借助毒品的一些化学成分来刺激大脑皮层,使人进入一种迷幻状态,在幻觉中逃避虚伪的现实,以获得精神解脱。
享誉世界的幽默大师阿尔特·布赫瓦尔德曾说道:
“吸毒包含着极大的反美国社会成分”。
1938年,化学家阿尔伯特·霍夫曼在一次偶然中研制出了一种迷幻剂——麦角酸二乙基酰胺,简称LSD。
让他没有预料到的是,正是这次偶然的收获品,在60年代的这一场运动中担任了重要的角色。
提摩西·赖锐是毒品革命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本是哈佛的学生,后来由于致力于对致幻剂尤其是LSD的研究,招募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并向社会进行出售,最终被哈佛开除。
直到他与金斯伯格的相遇,让他在这场毒品革命中重新发挥作用,他们两人一拍即合,希望让所有对社会不满、思想空虚的年轻人都能意识到毒品的重要性。
而毒品革命中另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则是肯·凯西,他曾经就职于一家精神病院,在一次实验中自己服用了LSD,正是这次经历让他体验到了人类意识本身无法体验到的精神世界。
他意识到只有在迷幻剂的作用下,人才能摆脱自我意识的控制,进入一种完全自由的世界,《飞越疯人院》这部小说的成功问世与这一发现不无关系。
他用自己的稿费为他们提供毒品,嬉皮士人数迅速增加。
毒品在青年中迅速蔓延开来,他们吸食的不仅仅只有LSD,大麻、可卡因、致幻剂等,只要是能找到的都被拿来使用。
这类毒品有时能极大地提高服用者对声音、颜色和运动的感受力,产生更大的灵性感受和新经验,但是,随之而来的化学反应又使人产生恐惧感和长时期的意志消沉,结果导致精神失常乃至自杀行为。
越来越多的青年沉迷于其中,染上毒瘾,成为了“瘾君子”,健康状况恶化,不少人还因此而丧命。
电影《阿甘正传》中的珍妮曾因为注射毒品,导致精神涣散,目光呆滞,并在自己毫无正常意识的状况下走上阳台,准备跳楼。虽然在最后关头,她的意志战胜了毒品,挽救了自己的性命,但很显然她并没有像嬉皮士们说的那样,通过毒品找到解脱,而是对未来更加的迷茫。
主流社会的人们感觉到毒品的存在是一种危害,它使青年们萎靡不振,自我毁灭,整个社会不再是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了,于是他们开始行动了,试图改变这种状况,美国国会1966年通过相关法律,将LSD、大麻等致幻物归为毒品,禁止食用,但是为时已晚,伤害已经存在。
(嬉皮士运动)
连小学生都这样唱到:
大麻,大麻,大学生大哥哥制造它,中学生小哥哥服用它,我们干吗不参加!
而且,由于青年们的逆反心理,越是明令禁止的,他们越是反其道而行之;
同时,他们还在困惑,为什么不管大人们做什么都是对的,哪怕他们服用镇静剂或是吸烟,而自己不管做什么都会被否定呢?
这些因素不能不说对毒品的泛滥不无影响。
美国犯罪学家斯卡皮帝的《毒品——我们究竟了解多少》一书中显示,在城市地区因抢劫财产罪而入狱的犯人中,有35%是麻醉品拥有者;25%的吸毒犯伤害了他人的利益。
同时,吸毒还造成了财产的极大浪费,与麻醉品有关的各种犯罪所造成的财产损失,一年中至少有10多亿美元。
他指出:“毒品文化既是美国社会的溃疡,也反映了嬉皮士文化的严重缺陷。”
从纽约的哈莱姆到新泽西的纽瓦克,从华尔街到贫民窟,到处是吸食毒品的人们。
1971年的一次全国性调查显示,11岁以上的美国人中有2400万至少吸用过一次大麻,频率最高的是在18岁到21岁,其中有40%曾吸用过大麻。
用海洛因的人数从1960年的5万人增加到1970年的约50万人。
虽然美国已经采取很多行动来取缔毒品,可是并不彻底,毒品仍然存在并继续危害着社会。
惊慌失措的美国人不知如何是好,美国社会颓靡不堪,直到华人搬出了“林则徐“这一名人,糟糕的状况才有所改变!
三、林则徐广场
1995年,美国华人黄克锵牵头成立了美国林则徐基金会,这一组织不仅仅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鸦片战争的真相,更是想通过林则徐这一禁毒名人来挽救那些沉迷毒品的美国人。
翌年,著名天文学家陈建生发现了一颗代号为“7145”的小行星。而小行星的发现者拥有命名权。
(黄克锵(右))
因此,陈建生及其领导下的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成员等一致提议将这颗新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林则徐星”。
鉴于林则徐的禁毒和治水业绩,在国家社会得到广泛认可,因此很快获得了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的批准。
得到这一“天大”消息的福州市民也是喜极而泣,适逢民族英雄林则徐诞辰215周年之际,坐落在林则徐出生地福州市左营司的“林则徐星”纪念碑揭幕,寓意着“林则徐星”从这里升起,从此光照寰宇。
获悉这一消息的黄克锵等人兴奋不已,在香港回归前夕,在旅美福建同乡会和林则徐基金会的筹划之下,不仅在纽约市中心东百老汇前端树立起林则徐铜像,而且还进一步向纽约市议会陈述林则徐的禁毒精神,提出命名“林则徐广场”的申请议案。
在市议员傅里德、侨社贤达等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之下,最终在1999年5月获得通过。
(林则徐广场)
在命名前的公众听证会上,时任纽约市长朱利安尼说道:
“当年林则徐为反毒禁毒丢了官,我们今天用他的名字,是表示我们反毒的决心。”
不仅在美国纽约,林则徐铜像还在新加坡得以树立起来。
孙中山南洋纪念馆馆长对林则徐铜像一事颇为用心,他不仅亲自到林则徐虎门销烟原址实地考察,而且还表示“南洋纪念馆有意在2004年5月1日,举行隆重仪式为林则徐铜像揭幕,同时举办林则徐史料展,让新加坡公众认识中国近代史上的这位伟大爱国者”。
林则徐铜像在世界各地树立起来,其器宇轩昂、不畏艰险的姿态似乎昭示、并引领着时下国际禁毒事业的前进方向。
(林则徐广场)
此外,林则徐广场的建立还标志着海外华人话语权的进一步提升,彰显着中华民族影响力的不断扩大。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社会动荡不安,许多人不得不远走他乡,远赴美国谋生。
怀着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淘金热鼎盛时期,大约有7万多名广东劳工漂洋过海,来到美国。
为了养家糊口,这些华人劳工在进入加州后,勤勤恳恳的从事着体力劳动,成为矿工、铁路工人或是继续进行农业生产。
在修建大陆铁路的过程中,华工运用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使得西部的铁路修建迅速向东延伸;
在农场中,华工也表现的灵活可靠,深受雇主的喜欢,阿拉米达县整片的果园和萨克拉门托附近大片的啤酒花花园中,随处可见华工的身影。
(华工)
到1880年,占据加州总人口十分之一的华人,充当了当地四分之一的劳动力。
但这也意味着华人劳工和白人劳工之间的就业竞争愈演愈烈。
早在19世纪50年代,华工就开始被排斥,在居于统治地位的加州白人看来,华人移民就是不自由的非白人劳动力。
随着1873年至1878年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大量东部的白人劳工严重失业,收入削减,全国性的罢工行为爆发。
在这种情况下,东部、南部还有加州的资本家们还常常雇佣廉价的华工,以代替白人罢工者,致使一些罢工的失败。
(华工)
在白人劳工看来,华工就是苦力,他们以不公平的竞争手段扰乱了就业市场。
1877年,爱尔兰移民丹尼尔·卡尼在加州成立了美国工人党,要求排斥华人。
“中国佬滚出美国”成为了这个政党团结白人劳工对抗资本家的口号。
随后,排华浪潮逐渐演变为全国性的政治问题,西部数州也频繁爆发反华事件。
1882年,在多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美国国会通过了《排华法案》,禁止华人劳工入境,许多华人被迫返回中国。
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对外政策开始由孤立主义向国际主义演变,排华情绪开始有所松动。
自此之后,华人在美国的地位水涨船高,而林则徐广场的建立则是直接将华人的地位推至顶峰。
结语:诚如“林则徐星”依然在星空中闪耀万丈光芒一样,林则徐在世人的记忆世界中自亦占据一席之地。
(林则徐)
在1949年之后的林则徐纪念中,诸如人们英雄纪念碑之搭筑、《林则徐》电影的摄制、林则徐资料的刊布、林则徐基金会的设立、“林则徐星”的命名等种种关于林则徐生平事迹的介绍,都使得后人对于林则徐的认知更趋加深。
在经过一系列关于林则徐知识传布过程中,“林则徐”这一符号已划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液之中。
林则徐虽然己经逝去一百六十余年,不过其禁烟功绩、爱国意志已经变成现代中国国族认同的关键组成部分。
其身上所携带的英勇抗争精神也变成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寻求国家解放、反抗外来侵略的重要历史资源与动力来源。历经几代人自觉或不自觉的努力,林则徐记忆已然被镶嵌入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话语装置中,永远不会被遗忘。
(林则徐)
正如1939年在虎门销烟一百周年时一篇纪念林则徐的文章所指出的那样:
“公道自在人,他那种嫉恶如仇、誓死拒毒的苦心,足以垂诸史册!照耀千古!值得吾人纪念!”
参考资料:Urban Displacement Project 中心网站
南加州中文学校联合会网站
历史剧《林则徐》的现代启示 人民日报
《林则徐:苟利天下生死以》 人民网
《遇见世遗|西行流戍 心系民瘼——充军伊犁途中的林则徐》 央广网
《嬉皮士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
《美国毒品问题初探》 高英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纽约的“林则徐广场”》 新农业
《群星闪耀!太空中这些行星,竟是因福州而命名》 潇湘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