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演员演技如何 狂飙的爆火不只在于演技(1)

□徐成仪(扬州大学)

豆瓣评分9.1、爱奇艺站内最快破万作品、《孙子兵法》、猪脚面等剧中周边卖到脱销……这就是近期爆火的反黑题材电视剧《狂飙》。该剧以警察安欣与黑恶势力高启强的正邪较量为主线,聚焦扫黑除恶常态化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播出以来口碑和热度高开飙走,冲上几乎所有传播平台话题和流量的前列。

不可否认的是,《狂飙》的出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剧中老戏骨们的演技在狂飙。特别是饰演高启强的张颂文老师,他收放自如的生活化表演,没有过早地框死反派角色,人物塑造立体写实、有血有肉,让观众直呼“建议查查不像演的”。不过,《狂飙》绝不仅仅是靠实力派演员打底而走红,它的爆火内核需要我们真正理解“狂飙”二字。

首先,何谓“狂飙”?剧名《狂飙》出自毛主席诗词“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导演徐纪周借用了诗词里的“狂飙”二字来比喻扫黑除恶大风暴。狂飙不是一部单单鼓吹正能量的主旋律电视剧,它是黑恶势力崛起的编年史,细数了黑恶毒瘤非法生长的升级路;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回忆录,横跨了20年的时代变迁,展示了黑白较量与复杂人性。

其次,为何“狂飙”?

第一,是剧情尺度在狂飙。权力腐败、中饱私囊,狂飙直击了地方“政绩是最好的遮羞布”的痛点。特别是第12集,一场大动干戈的表彰大会沦为保护伞与黑恶势力蓄谋已久的窜逃“鸿门宴”。当安欣不得不接受曾经最信任的师父是内鬼的事实后,他选择了大义灭亲。他用手里的麦克风说给犹豫不决的李响听,说给台下“胜券在握”的赵立冬听,更是说给他自己听“我们要选择做什么样的人,决定着我们会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

第二,是情与理的对冲在狂飙。在剧中,熟人社会的拥护者多是反派,法治社会的代言人才是正义的化身。安欣与高启强,两个主角之间的冲突,事实上也是法治社会和人情社会的碰撞。安欣代表着正直善良,坚守法律底线,由一头黑发演到白发沧桑,但始终挺立在扫黑斗争的最前沿;高启强象征着圆滑世故,深谙人情社会,从一个底层鱼贩变成黑社会大佬,被金钱和欲望蒙住了双眼。就像网友评论的,只有看懂了高启强对人情世故的拿捏,才能明白安欣保持初心有多难,有多可贵。

第三,是对现实社会的真实映射和反思在狂飙。与其说《狂飙》尺度大,不如说《狂飙》在主旋律市场带来了新思考。安欣之于京海只是一个小人物,但他拥有的朴素的英雄主义,他的正直与善良是京海的定海神针。实际上,安欣取材于多个人物原型。他是年纪轻轻熬出满头白发的云南缉毒民警,他是十五年从未错判案,却因拒绝打招呼说情遭杀害的法院副庭长,他是一个个平凡但伟大的政法英雄……正因为现实中成百上千“安欣”们,我们的生活才能安心。

《狂飙》的爆火不在于魔幻英雄主义的爽,它要我们面对社会的黑暗,而刮骨疗毒的前提就是正视病症。教育整顿为什么有必要倒查20年?因为正义的力量想要成功会失败、会曲折,扫黑除恶不是一蹴而就,但永远会有“孤勇者”选择坚持。

今晚《狂飙》落幕,黑社会和保护伞们都得到了法律的制裁。《狂飙》爆火,赞叹于演员们出色演技的同时,我们更应读懂人性的复杂,致敬每一个坚守底线、坚持信仰的你我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