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王之理编剧,于震自导自演的电视剧《鼓楼外》在北京卫视播出。

剧中,于震出演的木匠于钟声做事本分老实,认死理又一根筋。随着剧集的播出,原汁原味的北京风情和“艺大于天”的工匠精神获得了不少观众喜爱。

《鼓楼外》是于震执导的第二部电视剧,也是他执导的第一部现代题材剧集。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于震坦言,演员是感性的,导演则是理性的,又当演员又当导演的话,则是不断地跳入跳出,是一个很难的挑战,“拍完这部戏后,我就暂时不再自导自演了,因为觉得哪方面都有欠缺,要不就踏踏实实导一部剧,要不就踏踏实实去演,这是两个行当。”于震说,就像剧中于钟声所说,他的本职工作就是把手上每一件木工活做好,踏踏实实静下心来,“我们拍戏也是,要一丝不苟、踏踏实实把每一个镜头、每一个道具、服装都尽力弄到最好。”

43岁于震家庭近况(人世间骆士宾后)(1)

于震在《鼓楼外》饰演于钟声

说到于震,不少人会想到今年热播电视剧《人世间》中虚伪、可恨的骆士宾。在此之前,浓眉大眼,一身正气的于震曾出演了不少抗日、谍战、军旅题材的剧集。在北京卫视刚刚播出的《鼓楼外》中,于震算是颠覆了过往的荧幕形象,出演一位充满匠心精神的北京木匠于钟声,曾被人陷害入狱,出狱后虽然颠沛流离,最终靠着“艺比天大”的精神,一步步把事业做大。

43岁于震家庭近况(人世间骆士宾后)(2)

《鼓楼外》剧照

《鼓楼外》是于震执导的第一部当代戏,而之所以自导自演这部剧,于震称,剧本讲述的就是他所熟悉的生活。于震告诉记者,自己是北京人,一直想拍一部京味题材的剧集。有一年拍《我的二哥二嫂》时,认识了著名编剧王之理老师。“王之理老师京味戏写得非常好,创作了《情满四合院》《正阳门下》《正阳门下小女人》等优秀的京味剧。我就跟他约稿,请他帮我也写一部京味戏。我说自己是北京演员,从小在鼓楼一带长大的。”

《鼓楼外》剧本创作期间,于震第一次当导演,在2015年执导了一部抗战剧《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鼓楼外》剧本写完后,制片方觉得,有了导演经验的于震可以执导这部剧,“本来我只是来演这部剧,想邀请其他导演来导,但因为档期问题没能实现。后来跟制片人刘国华、编剧王之理老师聊,他们挺认可我的,让我自己导演试试。”

43岁于震家庭近况(人世间骆士宾后)(3)

《鼓楼外》剧照

于震坦言,看到剧本后就非常喜欢,《鼓楼外》写的是鼓楼,“我从小就在鼓楼这块长大,对这里生活很熟悉,写的就是我们胡同里长大的北京人真实生活。”于震回忆,自己从小生长在大杂院里,住了32户人家,就像一家人一样,胡同里有点什么事,大家都是口口相传,人情味特别浓。让于震更感动的是,剧本除了写出了大杂院的真实生活外,还从个体的变化折射了国家的飞速发展,“这几十年,我们祖国的变化很大,眼看着国家和城市飞速发展,也能看到人的成长变化。王之理老师剧本写得非常好,无论你干事业、做生意做到什么程度,都不能忘了本,不能忘了初心。”

在《鼓楼外》中,于震出演的大师兄于钟声是一个木匠出身的手艺人,从小就喜欢古家具,为人比较沉闷,做事一根筋。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他的命运也发生改变,做了很多行业,比如路边摊煎饼、卖鸡蛋,后来和别人合作把企业上市,事业做得越来越大。于震说,这个人物其实和他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他本人就喜欢研究家具。

43岁于震家庭近况(人世间骆士宾后)(4)

《鼓楼外》剧照

在于震看来,这部剧最大的意义就是弘扬传统文化,“择一事,终一生。通过《鼓楼外》能看到什么是工匠精神,然后可能会给观众启发:我做的这个职业,是不是也这么认真地研究,用心做好了?包括我们拍戏也是,要一丝不苟、踏踏实实把每一个镜头、每一个道具、服装都尽力弄到最好。比如《鼓楼外》中需要很多紫檀家具、黄花梨家具出镜,这些名贵家具都是剧组借来的真品。归还时,我们会专门用棉被精心包裹好再运输,避免发生磕碰。这也是工匠精神的一种体现。”

《鼓楼外》是于震自导自演的第二部剧,在他看来,当演员和导演有太多不同,演员是感性的,永远活在角色里;导演则是理性的,是活在剧里。如果又当演员又当导演,则是一会活在剧里,一会活在角色里,挑战很大,非常难。“你当导演,得指挥剧组的服装、化妆、道具、摄影、美术、录音等部门;演员是不用管这些的,你就踏踏实实把自己的角色演好就行了。”于震坦言,拍完这部戏后,自己就暂时不再自导自演了。

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编辑 段雪莹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43岁于震家庭近况(人世间骆士宾后)(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