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一位入学不久的高一女生聊天老师,听说高中女生不适合学物理,我选物理会不会有风险啊?,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理科基础差怎么快速提高成绩?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理科基础差怎么快速提高成绩(女生理科学起来困难)

理科基础差怎么快速提高成绩

跟一位入学不久的高一女生聊天。

老师,听说高中女生不适合学物理,我选物理会不会有风险啊?

居里夫人,是男是女?

可她是欧洲人。

吴健雄知道吗?她是亚洲人。

你总不至于说她拥有一个带“雄”字的男性名字吧?哈哈。

在大多数学科,男生、女生显示的统计学差异(包括教育心理学教材里那些“事实陈述”),其实不是基因决定的,而主要受制于后天影响。

十一学校每年都会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五大竞赛中获得突出成绩的女生。甚至先后出现过多名获得物理、化学双料一等奖的女生(如赵佳杉、王语馨等,这只是我熟悉的)。

这些女生成功的的秘诀是什么呢?

首先,她们肯定不会盲目迷信统计学结论。

其次,她们敢于开拓,不死啃教科书、不让自己困死在教科书的小圈子内,而跟男生一样放开了地学,课外阅读多、知识面广、思维活跃。

再次,她们大都性格比较外向,乐于“混在”男生堆里,跟他们一起探讨各类新奇的问题。

再加上她们本来就有的细腻、认真、专注。

于是赢过众多男生。

著名教育家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一书里写过这么一句话:

思维基础的积累是从婴儿期开始的,尽管你的意识里并没有觉察到那时你的工作。所以,这从小的积累常被误认为天生的“智商”。

我是学理科的,我一个很好的朋友是很厉害的语文老师。

我们两家的儿子差不多大,性格也很像,都打小活泼好动,幼儿园里都是常常被罚站的主。

后来,大学阶段我儿子选了理科类专业,而他儿子则选修的是文学。

虽然俩人性格相似,但从很小很小开始,因家长专业不同,在家中听到的话题不同,家中藏书类型也有巨大差异,他俩所受的影响差别必然很大。

积淀的学科背景直接影响了他们大学阶段的选择。

我想,也许“女生物理学起来困难”只是中国人的“通识”吧?

为什么会有这种认识呢?应该跟中国残存的一些社会传统认识有关。

从“女子无才便是德”,到女性裹脚旧俗(不过才废止百余年),再慢慢演化成相对温和的诸如:

“你一个女孩子,上墙爬屋地,成何体统?!”

“女孩子嘛,就不要闯世界了,安稳一点好”。

影响了不少女生的规划目标、思维方式、学习范围,统计学做起来,就成了前述“结论”。

所以说,能不能学好物理、学好化学,跟你是不是女孩没有关系。

有关系的是:

一,你对科学问题感兴趣吗?

当看到一个新奇的现象、事实时,你会不会去想它为啥这样?抑或你认为那不就是如此吗?没有什么好研究的。

二,你的课外阅读够支撑你的课程学习吗?

很多孩子“喜欢读书”,结果追问起来,只是喜欢文学的某一类,当然也有的是喜欢历史类。

很少有说喜欢数学、科学类课外阅读的。

事实上,正是这点影响了很多学生的高中理科学习。只靠教科书“一根线地学”,很难学好理科。

因为线一旦断掉,你对于该学科的判断可能就是“我不适合……”“我不具备……”

语文、外语、历史何尝不是如此。

三,你喜欢动手进行实验探究吗?

四,你喜欢跟周边的同学探讨问题吗?

不是说各种考题,当然探讨考题也是好的。

五,你深入钻研问题的意志品质怎样?

遇到问题(包括遇到考题)时,你是急于寻找答案呢?还是:

“不舍得去看答案、一定要自己多想一想”呢?

如果这些基本的要求你还不具备,那么你应该努力要求自己,按以上提示去做。

高中三年,很长,用心的学生一定可以把理科学好。

文|王笃年(北京十一学校名师、特级教师、化学奥赛金牌教练)

内容来源|家教策略与学习规律

来源: 京城教育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