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破局三板斧

【破局三板斧】死磕问题,三招破局;以目标为终点,以问题为起点。

这是首发在“今日头条”《管理110:从1911年到2021年管理简史》系列的第5篇文章。


1914年4月1日,福特汽车的第一条生产线开始启用,标志着人类大工业生产时代的到来;随着产品制造能力不断提升,商家之间的竞争意识也开始增加,对于产品与销售渠道越来越重视,并诞生了加盟模式等,可口可乐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品牌。

让我们从可口可乐的瓶子说起----其实一直到现在,可口可乐的营销依然在围绕着瓶子做文章,可口可乐的功力依然领先于其它品牌。

可口可乐的瓶子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不知道随着人造金刚石技术的进步,钻石是否能够一颗永流传,但是可口可乐以及可口可乐的玻璃瓶作为经典会永远流传下去。可口可乐的玻璃瓶在地面上摔成碎片,我们也可以仅凭一块玻璃轻易识别出来,可口可乐玻璃瓶独一无二的造型与纹路。

可口可乐举办设计大赛,可口可乐总裁说“我们需要一种让人在黑暗中也能感觉出来这是可口可乐的包装瓶”。

可口可乐瓶百年演变(管理1101915年可口可乐)(1)

1915年,可口可乐因数百个竞争对手蜂拥而起而失去了部分市场份额,可口可乐的总裁坎德勒决定发起一次全国性的设计比赛,目标是为可口可乐找到全新的瓶装设计,新的设计能够向消费者传递积极清晰的信息,让人在黑暗中也能好不费劲地用手感知到它就是可口可乐,明显与同类棕瓶可乐区分开了;当然,新的瓶子还必须能够利用当时的技术设备轻松实现批量生产。

印第安纳州的鲁特玻璃公司(The Root Glass Company)参加了此次比赛。

该公司的模具管理员Earl R. Dean偶然间发现了关于可可的植物插图,可可豆荚的外形有着古怪而吸引人的线条,这点引起了他的注意。

尽管“可口可乐”(Coca-Cola)和“可可”(Cocoa)并没有什么关系,但这并不妨碍设计者们将Coca和Cocoa这两个拼写相似的单词联系在一起进行设计。

该项设计顺利夺冠,这就是可口可乐的经典玻璃瓶。

另外有一种说法,说可口可乐瓶子的设计是来源于裙子的造型。

刚巧那两年欧美各国流行一种叫做hobble skirt的裙子,穿上这种裙子的女孩形体特别优美,于是设计师就把自己女朋友穿着这种裙子的造型设计成瓶子的形状,于是这个瓶子就被命名为hobbleskirt bottle(一步裙瓶),从此成为可口可乐的标志。

可口可乐瓶百年演变(管理1101915年可口可乐)(2)

可口可乐用产品包装打动客户

可口可乐新的瓶子在1916年推向市场,立即好评如潮,可口可乐在数百款可乐饮料中简直是鹤立鸡群,从此可口可乐凭借自己的包装建立了一道让竞争对手望而生畏的防御线。

尝到甜头的可口可乐,从此把包装设计作为自己产品最重要的竞争力----毕竟可口可乐的配方谁也不能更改(可口可乐后来在曾经尝试改动配方,但是却失败了,人们依然钟爱经典配方),可口可乐只能在包装上做文章。

从此,可口可乐在瓶子(包括塑料瓶与听装)设计玩得越来越出圈,效果也是越来越好。

产品自己就是最佳的广告发布媒介,这是华与华公司提倡的“货架思维”----产品摆放到商场的货架上,如何能够从同类产品“跳跃”出来,引发消费者的注意并激发购买行为?只要我们到超市去走一圈,最能够给我们留下印象的饮料肯定是可口可乐。

在中国每年春节,可口可乐必然会在包装上展示自己的新形象,除了可口可乐的“圣诞红”(我们熟知的圣诞老人,其形象就是可口可乐公司委托公告公司设计出来的,且特意将圣诞老人的服装颜色改成可乐红,从而让我们在冬季看到圣诞老人的形象就不由自主联想到可口可乐,这是冬季促销的策略)与中国春节喜庆氛围吻合之外,可口可乐还会在产品的包装格外用心,年年都有新意。

就连“可口可乐”这几个中文字体,近年也玩出一波营销热浪,叫做“经典字体”,即可口可乐最早进入中国的时候使用的字体,真的是让人满满地充满回忆。

这种字体甚至做了一套字库:包含7745个字符(汉字6769个,其他字符976个)的“ 可口可乐在乎体”。

可口可乐瓶百年演变(管理1101915年可口可乐)(3)

可口可乐经典字体

产品外观设计的重要性

外观设计出色的产品,可以为自己“代言”,这样不仅能够为商家节约广告费,而且还能够促进产品的销售。

“东鹏特饮”是一种跟随“红牛”的功能性饮料,不仅“捡回”公牛舍弃的广告语“困了累了喝东鹏特饮”,而且凭借一款500毫升“双瓶盖”的产品异军突起----上市后连续15个涨停板。

东鹏特饮这款“双瓶盖”的产品设计有什么特色?大瓶盖既可以当做杯子使用,更是一个非常好用的“烟灰缸”。

你没有看错,卖“东鹏特饮”赠送一个“烟灰缸”,就是消费者购买这款产品最充足的理由。

虽然我们对“小罐茶”有各式各样的看法,但是“小罐茶”的设计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不论这些茶与“大师作”有多少关系,“小罐茶”的包装在茶叶行业基本上是第一。

在产品同质化的时代,如果我们难以对产品本身有大的提升,不妨在产品的外观设计上下点力气,这往往能够成为产品逆袭的法宝----颜值也是竞争力。

可口可乐瓶百年演变(管理1101915年可口可乐)(4)

阿切·W·肖出版了《关于分销的若干问题》

阿切·W·肖出版了《关于分销的若干问题》一书,率先把商业活动从生产活动中分离出来,并从整体上考察分销的职能(因为这个阶段市场营销的关注点都在生产活动上)。

这是1915年营销出现的一个新的理论(当然这时候还没有明确的市场营销概念与理论,把分销当成营销)。

商家解决了产品的生产之后,就需要解决如何高效地把产品转移到消费者手中,这时候“销售渠道”开始凸显重要作用,经销商的“分销能力”能够极大的改变市场格局。

在中国相当长的时期,招商(建立销售渠道)都是厂家最重要的事情。以糖酒会为例,只要在糖酒会完成招商任务,厂家最多在中央电视台做点广告,就能轻轻松松赚大钱了;只要掌握了销售渠道,实现销售目标易如反掌。

我们所熟知的营销理论(4P),在1915年终于出现了第二个P----渠道。

1915年小结

1、可口可乐的经典玻璃瓶设计,告诉商家产品设计的价值非凡。

2、开始重视销售渠道。

思考

1、产品为王。怎么通过“设计”为产品赋能,让产品“与众不同”?外观设计(颜值)的价值更容易实现,做一款类似茅台这样的产品很难,但是做类似“江小白”“蓝色经典”这样的产品更容易实现。

2、销售渠道。“渠道为王”这句话永远正确,曾经的渠道是线下,现在则是线上与线下并存,渠道的性质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形式;渠道建设依然是商家的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