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日本投降,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在国内和国际社会共同呼吁维护和平的呼声下,国共两党签订了双十协议。

但是因为美帝国主义势力的介入,不到一年,蒋介石就撕毁了这份和平协议,国共第二次内战就此爆发。

不过随着共产党相继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场取得了胜利之后,1949年4月,百万人民解放军雄赳赳、气昂昂横渡长江,解放了被国民党长期统治的南京,国民党倒台。

围剿黄维陈士榘抗命(淮海战役刘伯承怒斥陈士榘)(1)

其中,在淮海战役中,解放军以最为惨烈的牺牲换取了最高的歼敌数量。淮海战役作为解放战争中的第二场战役,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政治影响非常深远。

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东南西北分别延至今连云港、淮河、商丘和今枣庄市薛城,被国民党称为 “徐蚌会战”,共产党派出的主力兵主要是中原野战队和华东野战军。

面对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战役的局势一度僵持。就在中野围歼国民党12兵团的关键时刻,陈世榘率领增援的华野纵队赶到了前线,但陈士榘并没有立刻率兵投入战事,反而按兵不动,就地驻扎。

这出人意料的举动直接急坏了当时中野的司令员刘伯承,他一个急电就打给粟裕,让他问问陈士榘到底要干什么?“等中野的部队打光了再上吗?”

但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我们取得了淮海战役的胜利,而被刘伯承怒斥的陈士榘更是直接推动了这场战役的胜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么,陈士榘为什么敢冒着得罪上级的风险按兵不动?在战争中,他又立下了什么汗马功劳,乃至成为新中国的开国上将?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陈士榘是何许人也。

围剿黄维陈士榘抗命(淮海战役刘伯承怒斥陈士榘)(2)

陈士榘于1909年4月14日出生于湖北武昌,这一年正好是宣统元年,溥仪刚刚称帝,现在看来,一切似乎都是历史的安排。

和许多后来投身革命的伟大共产党人一样,陈士榘出身贫寒,几经辗转还是被迫辍学,16岁就去给人当徒工,过了一段不为人知的艰辛日子。

那时推翻了传统封建制度的中华民国建立还不到二十年,中国人民的思想还在被奴役着。

各种新旧思想、东西方主义相互碰撞,中国的未来看似光明却又迷茫,令苦学徒陈士榘也陷入了沉思,思考自己和国家的命运。

两年后的1927年,陈士榘毅然加入了家乡的农民协会,与许多同乡的有志青年们一起致力于革命的宣传,但很快就遭到了反动政府的通缉。陈士榘被迫逃亡到了武汉,投奔了叔叔陈雨苍。

而原来陈雨苍早年留德,是中共的地下党员,听了侄子陈士榘的经历,他推荐陈士榘进入了当时中共省委在湖北办的军事训练班学习,成为了一名共青团员,也是在这个时候,陈士榘第一次从叔叔的口中听到了毛委员毛泽东的名字。

那时国民大革命正开展得如火如荼,这年7月,陈士榘被编入国民革命军,从此,陈士

榘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找到了可以为之终身奋斗的理想。

围剿黄维陈士榘抗命(淮海战役刘伯承怒斥陈士榘)(3)

然而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最终还是失败了,陈士榘参加了秋收起义,秋收起义失败后又跟随部队迁移到了井冈山。

1927年10月15日,陈士榘永生难忘,因为这一天是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日子。

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当时带领他宣誓的人正是毛泽东,而这场入党仪式也是毛泽东唯一的一次亲自主持。

“牺牲个人, 阶级斗争, 服从组织, 严守秘密, 永不叛党。”

虽然入党誓词后来几经演变,但这最初的短短20字,时隔将近百年的光阴,如今读来仍令人心潮澎湃。

围剿黄维陈士榘抗命(淮海战役刘伯承怒斥陈士榘)(4)

那时陈士榘不过刚满18周岁不久,却已经勇敢肩负起了那个激荡年代的使命,没有人知道,这个尚且稚气的小伙子从此参与了中国近代史的历史书写。

革命新兵陈士榘在随后的反“围剿”中表现出色,很快就被任命为红一军团司令部作战科长,更是在第五次反“围剿”中, 参与拟定了红军唯一一次取得重要胜利的作战方案。

可惜反“围剿”最终失败,红军被迫长征。

但在长征途中,作为营长,陈士榘也仍在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灵活运用参加革命之初学到的救护常识,教大家结成互助小组,成功带领营员翻过了雪山。

围剿黄维陈士榘抗命(淮海战役刘伯承怒斥陈士榘)(5)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陈士榘担任由红军主力改编成的八路军115师343旅的参谋长,而115师正是取得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民族骄傲。

在一个多月后的广阳伏击战里,陈士榘更是活捉了第一个日军战俘,极大地鼓舞了民族士气。

当时战斗临近结束,一名躲进民房的日本军人仍在负隅顽抗,就在中方决定投掷手榴弹的时候,陈士榘及时赶到。

为了迎战日本,部队曾有过简单日语会话的学习,陈士榘就是用这刚学会的日语在屋门口大喊“缴枪不杀、优待俘虏”,令这名日军第20师团的日本军人放弃了开枪。

一时间,八路军活捉第一名日军战俘的事成为重磅新闻。

围剿黄维陈士榘抗命(淮海战役刘伯承怒斥陈士榘)(6)

俘获的日军

这一连串斐然战绩已然体现了陈士榘有勇有谋的军事天赋。

新中国正式成立后,林彪这样评价过陈士榘:“平型关那一仗, 你陈士榘是能参善谋的!”

刀剑无眼,抗日战场上,陈士榘也曾遭遇敌炮,重创入院,还因此收到了毛泽东的慰问信,深受感动的陈士榘伤势一好就立刻返回了战场。

这样可怕的经历并没有吓倒陈士榘,反而使他意识到了炮兵的重要性,从此非常重视炮兵的培养,爱炮如命。

此后陈士榘在晋西作战一年半的时间里,成功守卫住了作为中共抗日大本营之一的陕甘宁边区。

1938年9月,陈光、陈士榘动员部队“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指挥部队相继取得汾离公路油坊坪、薛公岭、王家池的“三战三捷”,击破了日军试图围攻晋察冀边区和进攻武汉的阴谋,严守住了黄河东岸地区,巩固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围剿黄维陈士榘抗命(淮海战役刘伯承怒斥陈士榘)(7)

左起:陈士榘、陈光、彭畏三、罗荣桓

“二陈拒敌, 吾无忧也!” 陈光、陈士榘出色的表现被身在河西,心系河东的毛泽东这样幽默地评价道。

这一年的12月到次年2月,陈士榘又于吕梁山区坚持游击战争,相继重挫阎锡山两个军,粉碎了阎锡山发动的反共事变。

“士榘之勇, 匪夷所思!” 其战无不胜的战绩令毛泽东不胜欣慰。

这段于晋西作战的日子对于陈士榘来说也是终身难忘的军事生涯历程,这是他独立领导指挥大部队的开始。

1940年春, 陈士榘所在的晋西独立支队被归入一一五师,陈士榘任参谋长,大部队向山东挺进。

鲁地抗日艰苦,作为参谋长,陈士榘的锦囊妙计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于1942年被任命为滨海军区司令员。

第二年,日军对鲁中、清河区等地进行了大规模“扫荡”, 并令驻赣榆县城的伪军李亚藩出兵向北“蚕食”。

陈士榘利用伪军之间的内部矛盾并结合赣榆的地形地势,成功攻克下了赣榆县城,日伪军 “扫荡”和“蚕食”的计划破产。

围剿黄维陈士榘抗命(淮海战役刘伯承怒斥陈士榘)(8)

滨海军区政委符竹庭(右一)、司令员陈士榘(右二)指挥八路军攻打赣榆城前沿阵地

在这场战役的最后,陈士榘重视的大炮派上了用途。

当时中共一方劝伪军归降,却被李亚藩挑衅认为他们没有炮,对此陈士榘大笑,立刻就叫来炮兵连长李玉章操炮, 叫伪军尝了尝罗荣桓司令送的“礼物”(3发炮弹)。

抗日胜利后,陈士榘可谓得到了中央极大的信任和认可,被任命为各大军队的参谋长,包括新四军、山东军区及华东野战军。

随后国共第二次内战爆发,失去民心的国民党根本抵挡不住共产党的势如破竹的攻势。

1948年11月2日,经过52天激战,共产党取得了辽沈一战的胜利,全国形势就此逆转。

四天后,淮海战役的枪声响起,华野在中野的驰援配合下,全歼黄百韬兵团,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大获成功。

围剿黄维陈士榘抗命(淮海战役刘伯承怒斥陈士榘)(9)

1948年10月,陈士榘、张震、粟裕(右起)在研究淮海作战方案

与此同时,国民党12兵团试图往东撤退,但是被中野围困在了宿县西南方不足8平方公里的双堆集,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迅速紧张开场。

国民党12兵团被称为“黄维军团”,其司令长官是黄维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参加过多场战争,表现神勇。

此时的淮海战场形成了杜聿明集团、李延年集团和黄维集团三个战场,对此局面,淮海战役总前委的战略部署计划是“吃一个,挟一个,看一个”。

“吃一个”就是要先干掉黄维兵团,“挟一个”则是在干掉黄维兵团之后局部攻略杜聿明兵团,“看一个”是要同时阻击支援的李延年兵团。

邓小平在战前紧急作战会议上表示,这一仗只要能赢,付出把中野拼光了的代价也值得。

足以见得这一仗的重要性。

为了攻打这一强敌,第二阶段开战当天,总前委就请示中央军委希望可以让华野抽调纵队支援前线,得到了中央军委的同意。

而实际的战场情况更加复杂。

围剿黄维陈士榘抗命(淮海战役刘伯承怒斥陈士榘)(10)

中野部队在刘邓大军在挺进大别山时为了轻装前进,无奈丢下了大部分重武器。而黄维兵团装备精良,两方数次交锋均伤亡惨重,即使中野将黄维兵团一步步逼入了绝境,僵持的战事仍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12月3日,总前委再次提出用华野7纵和13纵攻打黄维兵团的计划,包括鲁中南纵队和炮兵众队,均由陈士榘领导。

但是,直到12月10日晚,陈士榘才率领支援部队前往双堆集战场,在13日晚终于到达双堆集后,陈世渠却又按兵不动,并没有即刻支援前线。

这急坏了当时中野的司令员刘伯承,他急电粟裕让他问问陈世榘到底要干什么?“等中野的部队打光了再上吗?”

粟裕立马给陈世榘发去邮电,陈士榘是这么回答的,他说打了这么久,中野的战士们已经很疲惫了,可以退下由华野部队顶上——陈士榘是在给华野部队争取一条主攻线路。

这样的提议让刘伯承吃了一惊,这仗都打了一半,眼看着胜利就在前方,不说他,战场前线的陈赓和王近山怎么能同意?

围剿黄维陈士榘抗命(淮海战役刘伯承怒斥陈士榘)(11)

淮海战役总前委合影,左起: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

古人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陈士榘之所以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是因为“作壁上观”的他冷静分析了双堆集的局势。

华野和中野两个野战军部队的确是在与黄维兵硬碰硬着,但部队的指挥却没有统一,这才耗到了僵持的地步。

陈士榘认为,歼灭黄维兵团,必须要在统一指挥的基础上一鼓作气,华野纵队直接上战场局势仍是混论,不如中野暂时退下,把指挥权交给精神饱满的华野部队。

围剿黄维陈士榘抗命(淮海战役刘伯承怒斥陈士榘)(12)

这样的分析刘伯承自然也看得明白,最后,他让王近山让出了指挥权,在取得南线进攻集团的指挥权后,陈士榘率领纵队,立即投入了战斗。

其实这不是陈士榘第一次“冒犯”。

在鲁南战役开战争之前,苏中野战军粟裕主张打两淮,山东野战军则想打鲁南,陈毅左右为难,认为应该先打鲁南的陈士榘径直向中央发报阐述自己的作战计划并得到同意。

陈毅对陈士榘此举很是生气,面对指责陈士榘直言不讳,说这不是他和陈毅之间的个人问题,既然这个方案行不通,那就必须得提出来。

而陈毅最终采纳了陈士榘的意见,并让他准备作战方案,最后鲁南大捷,国民党王牌军整编第74师也在随后的孟良崮一战中被一举歼灭,令蒋介石“要在3个月内解决华东战事”的设想破灭。

围剿黄维陈士榘抗命(淮海战役刘伯承怒斥陈士榘)(13)

1947年孟良崮战役前,陈士榘(右一)与陈毅、张茜、刘瑞龙(右二)合影

12月15日,12兵团全军覆灭,黄维被俘,淮海战役第二阶段胜利结束,这又一次证明了陈士榘天才的军事领导能力。

而战后,华野部队将缴获的武器辎重全部留给了精力大损的中野,这有力地证实了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心的凝聚力——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的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陈士榘多次担任军事部重任。

回顾陈士榘的一生,陈士榘的儿子陈人康认为在父亲戎马一生的生命里,归根结底有两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就是他青年时期跟着毛泽东秋收起义上了井冈山,从此毛泽东伟大的思想成为了陈士榘革命道路前进的指明灯。

围剿黄维陈士榘抗命(淮海战役刘伯承怒斥陈士榘)(14)

1968年2月,毛泽东与陈士榘交谈

第二件大事则是他在建国以后参与了国防工程、特别是 “两弹”工程的基地建设,他以一颗赤诚之心将自己无私地奉献给了中国革命事业,其功劳千古不朽。

1995年陈士榘去世,享年86岁,15年后的2010年4月14日,他的骨灰被亲人护送到中国新疆的马兰军事基地,并被庄重地安放在了基地的一块草坪内,这是陈士榘生前的遗愿。

或许他仍是放心不下这片神州大地,仍挂念着这片大地上可爱的人民,即使死后,也愿以英魂永远保卫祖国的疆土。

这一天,正是陈士榘诞辰101周年的纪念日。

参考资料:

《陈士榘在抗日战场》苏振兰

《陈士榘:抓获第一名日军战俘的新中国“两弹”基地功臣》颜梅生

《一生做了两件大事的开国上将——访陈士榘将军之子陈人康》刘济华、谢德、奚祺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