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骐微课 | 2017第75期 T7-20课 | 绩效指标制定的关注点之十一:指标与计划的追踪

前 言

平衡计分卡与绩效管理的运作在后期的落实中,有几个方面的关键内容,下面就请秦杨勇老师给我们逐一地解说。请收听天骐微课。

绩效指导和反馈的方法

一、日常的绩效指导和反馈

对不同类别的员工,进行不同的绩效指导和反馈方法。

1、新入职或刚提拔到这个岗位,只具备基本认知的员工,要采取红外线扫描式,一步步地对他的业绩进行动态的指导。

2、能力特别强,对岗位有多年的认知经验,并且绩效表现非常卓越的员工,采取的方法是:我给你一个目标,你告诉我一个结果。只是在给任务时,做关键点的指导或控制。

二、战略绩效管理咨询会议

单体公司,三层绩效会议体系

指标管理小故事(绩效指标制定的关注点之十一)(1)

1、公司级:由公司最高领导或副总经理主持。受约人是部门的负责人。

以季度或月度为周期。

2、部门级:由部门负责人主持,受约人是各级主管或员工。

以月度为周期。

3、主管级或班组级:由主管或班组长主持,受约人是部门内部的员工。

以周为周期。

集团型企业,绩效管理会议召开的操作程序

四步骤:

一、由战略管理部门进行公司经济运行分析和通报。

如果计划管理职能在人力资源部或总裁办,就由这些部门进行分析和通报。

二、部分的部门负责人或分子公司的负责人进行季度绩效述职。

三、KPI质询或支持计划质询。

四、支持计划合议评分。

曾经:一家规模较大的集团公司,董事长一谈到述职,就火大了,他们的中层干部和分子公司的高层是每年做一次述职报告。就像写毕业论文。

一个中层干部,开篇就写:东风吹战鼓擂,然后,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直到50条,是他的部门在去年一年中干的鸡毛蒜皮的、很容易完成的任务。而那些战略性的、没有完成的、难以完成的工作任务,一个都不写。

最后总结:同志们,我们2016年的宏伟蓝图已经展开了,让我们展翅高飞吧。

述职的内容应该是:

部门平衡计分卡上的目标和计划,无论容易的和困难的,完成的还是没完成的,都要进行陈述。

所以,人力资源部或计划管理部门要把述职报告做成表格。

指标管理小故事(绩效指标制定的关注点之十一)(2)

表格的信息:

1、指标名称或计划

2、当初设定的目标值与挑战值

3、实际值

4、差异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

述职报告里面只允许陈列:

1、上一季度,战略地图或平衡计分卡里的指标和计划是哪些。

2、当初界定了在这个季度中要完成的目标值和挑战值。

3、实际值。

4、造成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部门较多的集团公司,采用抽检的方式述职。

述职报告是目标完成情况。

两类战略绩效质询环节

1、定量指标、KPI指标。

2、定性指标、计划内指标。

如:集团公司总裁认为分管领导阐述的差异原因不成立,要做相应的讨论。

对于任务类的指标,可能会采取合议评分的形式。

由集团公司高层及分管领导,对定性指标打分。合议评分,取平均值,最后形成会议纪要。

综上,就是集团层面标准化的操作流程。

战略绩效管理会议的目的和内容

做平衡计分卡绩效追踪是分析差异原因,而不是解决问题的。不要把这个会议开成生产调度会。

各级管理者最少要把30%的精力花在下属的绩效目标的追踪方面。

绩效指导和反馈的手段

工具:平衡计分卡的报告系统

几个要素:

1、整个公司的战略地图报告。

在信息化以后,每个部门和子公司都有自己的战略地图。

集团公司的总裁,可以通过战略地图的报告系统来监控每一个目标和完成进度。

红灯:预先设定的目标没有完成、低于目标值。

黄灯:完成目标值。

绿灯:实现了挑战值。

白灯:没有搜集到的数据。

2、报告的表格是对应的公司平衡计分卡的报告。

也可以用红绿灯对每一个计划做进度追踪。

3、表格:对整个指标实际值和目标值的对比做一个附加说明。

4、战略KPI指标(也就是定量指标)的追踪。

用同比分析或环比分析:

如:工业品、制造业、贸易公司,使用的是历年数据的对比分析。

5、平衡计分卡里的战略行动计划在该季度关键节点的追踪。

各级主管可以通过平衡计分卡的报告系统,对下属单位的绩效进行动态的指导和反馈。

绩 效 面 谈

有些企业,对绩效管理制度有硬性规定:直属上级每个月对下属员工的绩效面谈时间,不低于多少小时,不低于多少人次。

这是上级和下属员工绩效管理非常重要的手段。

要加强和下属的沟通,才能确保整个绩效目标以及考核结果的确认和完成。

指标管理小故事(绩效指标制定的关注点之十一)(3)

防止数据造假

三种方法:

1、数据搜集员的调整。不能由被考核的部门提供数据。

但也有无法调整的,如:考核管设备的人是由他们自己做设备台账记录。

2、建立数据稽查制度。

例如: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说:考核子公司的高层,而数据必须是子公司提供,我们无法调整。

所以,要做数据稽查。如:看设备台账的原始记录,是在每一个交接班时做的,还是月底为了考核才做的。

稽查要由几个部门或分、子公司交叉参与进行。

3、造假成本的设定。

通过稽查,发现数据造假,如何进行处理。

有的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说,他们下属几个部门同时造假,不可能全部将负责人开除,就要杀鸡儆猴。

例如:一家国企,他的薪酬体系是三公原则:公平、公正、公开。

所以,一家外企的人力资源总监拿到了这家国企的薪资架构表,从而设计了自己的薪资架构,专门挖这家国企的核心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这家国企董事长受到震动后,将薪资公开改为保密,但国企几十年沉淀下来的文化习惯,一时间无法改变。

董事长杀鸡儆猴,开除了一个到处打听薪资的主任,用这种方法作为一个标杆。

指标管理小故事(绩效指标制定的关注点之十一)(4)

指标管理小故事(绩效指标制定的关注点之十一)(5)

结束语:

薪酬的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用时间不断地去引导。那么下一集微课,我们将会了解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如何将考核结果和薪酬实行对接。

欢迎继续关注天骐微课。——选择,从卓越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