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朝代之一。初期历经贞观之治和永徽之治,将唐朝初期的国力带向了顶峰。在高宗去世,武则天代子摄政后,武则天权力逐渐扩大,最终取代儿子自己登基为帝,改国号为周,进入武周时代。历史学家将其视为唐朝历史的一部分,因为武则天后来依旧是还政于儿子李显。

狄仁杰断案真相揭秘(断案如神狄仁杰)(1)

在武则天当政时期的唐朝,治下政治清明,经济文化都得到良好发展,这一时期,被称为“贞观遗风”。这一时代,有跨越高宗到武周时期的两朝元老继续巩固唐朝统治,如魏元忠等,也有这一时代致仕从戎的文臣武将崭新崛起,如狄仁杰、王孝杰等,这是一个延续太宗、高宗两朝鼎盛之象的时代。

而武周时代,武则天大开科举,使得一批在唐玄宗时期崭露头角助力李隆基执政的文臣如姚崇、宋璟开始初出茅庐,为后世玄宗时代打下基础。贞观遗风,武则天的时代,是一个将唐初盛世延续的大时代。

狄仁杰断案真相揭秘(断案如神狄仁杰)(2)

一、小说野史中的断案神探,正史的名相忠臣狄仁杰

狄仁杰,字怀英,山西并州人。自唐高宗时期便入朝为官,于大理寺供职,其以断案严苛著称,其治下的大理寺执法严明,治案明察秋毫,刚正不阿,讲究条理,而不滥用刑则,每一个案件都是审慎处理,让案子都可以正确严谨地结案。

治法严格的情况下,很多堆积已久的冤假错案都是被重新审理,一些冤假错案甚至牵连到上万人,但是狄仁杰在任大理寺期间,都是一一解决,而曾经被冤枉的一些人的正义也得到了伸张和平反,如此也使得大理寺的执行效率非常高,同时使得长安的治安相对更加安定,朝堂之上也更为清明开放。

所以,狄仁杰也获得了断案如神之远近闻名的称号和传说。现如今,狄仁杰和包公也被称为断案如神的典范代表。而因此,如今的影视剧和小说中,狄仁杰也成为了神探的代表性戏剧化人物。

狄仁杰断案真相揭秘(断案如神狄仁杰)(3)

狄仁杰的一生仕途,可说坎坷,也可说颇为传奇。在武则天一朝,他官至宰辅,也就是宰相之位,是武则天最信任的朝堂重臣。在他第一次官拜相位之时,不幸受到武则天时期的酷吏来俊臣的诬陷而被下狱,而后狄仁杰假借来俊臣的治他之意承认谋反,而托自己儿子入宫将自己所写之帛书交于武则天,武则天惊愕之,才知晓来俊臣陷害狄仁杰一事,立马训斥来俊臣,而后将狄仁杰释放了,但是碍于皇家颜面,还是将狄仁杰贬谪了去。

武则天圣历元年,突厥南下袭扰北方,武则天命狄仁杰总领河北行军事,对突厥作战,狄仁杰不负众望,在河北多地击败突厥,杀得突厥闻风而逃,因此立下战功,回京后,复居相位。

狄仁杰断案真相揭秘(断案如神狄仁杰)(4)

在狄仁杰晚年时期,武则天的执政时期也步入末尾,而狄仁杰则是劝谏武则天还政于李唐,以家族亲人之情义去给武则天分析其中利害关系,武则天听闻深受打动,遂有了还政于儿子李显的想法。

不过不久后,在宰相张柬之等人的领导下,朝堂一群大臣发动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拥立太子李显为帝,是为唐中宗。此时的武则天,也已步入晚年无力执政,最终是允准了。而狄仁杰,也已于几年前溘然长逝。

狄仁杰断案真相揭秘(断案如神狄仁杰)(5)

二、开元政局的基石能臣姚崇

经过神龙政变后,武则天退位,太子李显继位为唐中宗,但是在位不久迎来了朝堂激烈的纷争,不久后去世。而李显的皇后韦氏企图做第二个武则天,便发起政变,图谋掌权,但是被太平公主和李旦一派所击败。

而后,皇室和众大臣宣布中宗遗诏,宣布传位于兄弟唐睿宗李旦。李旦继位后,面对的是一堆政治冲突后的乱摊子,他任用自武则天晚年时期便开始入京为官崭露头角的姚崇、宋璟等人,拨乱反正革除时弊,清理韦后乱政时期遗留下来的朝政诟病。如此,渐渐为李隆基的开元盛世打下基础。

公元七百一十三年,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灭除受其父亲庇护的太平公主一党,重新揽下大权,而其父亲唐睿宗则是彻底退居太上皇,不问世事,颐养天年。

很快,李隆基从外地召回于睿宗时代被太平公主贬谪出长安的姚崇、宋璟等人,开始新时期的施政。而姚崇者,历任五朝,到了玄宗时已经是第五朝了,他对于唐朝时政的弊病看得是非常透彻,所以他首先做的是向唐玄宗恳请开展新的施政制度的确立和实行,这为玄宗时代的壮大发展提供了制度和法治基础。

狄仁杰断案真相揭秘(断案如神狄仁杰)(6)

唐玄宗经过多年的宫廷斗争,自然知晓当下时政的疲敝和陋习,所以在姚崇提出了制定新制度废除旧制和处理旧事上,得到了唐玄宗作为君王的大力支持,因此新政开展得极其顺利。

回想姚崇,他自高宗时期致仕,又于武则天晚年拜相,在武则天时代便已开始施展才能,面对武则天时期的酷吏来俊臣,他以全家性命向武则天担保,来俊臣手下积压了太多的朝堂冤案,致使武则天对来俊臣的力量予以制止,而保下了朝堂的文武百官。

在张柬之等官员一同发动神龙政变后不久,李显率领文武百官去探望武则天,李显的神气姿态,根本不像是寻常儿子去探望母亲之态,而一个掌权者对于前任者的耀武扬威,而姚崇却是在随文武百官一同探望武则天时大哭,说一日为臣便终身为臣,为人臣子最讲究一个忠字,姚崇如此的声泪俱下,为其赢得了一个忠臣之名。

李隆基掌权问政后,姚崇亲自向他建议,定下了十条勤政建议,以此为李隆基施政的度量,而李隆基也是欣然采纳,走着不少的能臣替他打开了盛世来临的大门。他壮年有为,也是颇为抱负要大干一场,所以唐朝的顶峰盛世,开元时代便正式来临了。

狄仁杰断案真相揭秘(断案如神狄仁杰)(7)

三、小诗文有话说

武则天时期,给后世的玄宗留下了姚崇、宋璟这般治世之能臣,也是作为自太宗贞观、高宗永徽两大时期的转折,武周时代则是承上启下。唐朝的文臣是不间断的,自太宗李世民这代一直沿袭至武周再至玄宗的开元时期,说明唐朝对于治国人才方面的新鲜血液是源源不断的。

每一个时代能够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有着自身那个时代最为传奇的故事,这与每个时代开明的统治者和他们所拥有的一众叱咤风云的精干大臣是分不开的,每一个时代都有掌舵人和必不可少的划桨手。

纵观武则天时代,狄仁杰为如此,姚崇亦是如此,都是至关重要的承上启下的纽带。时代是延续的,也需要有传递薪火的人在,盛世才能够延续,贞观遗风的那个时代的文人墨客,他们做到了。

参考书籍:《狄仁杰传》、《姚崇传》、《武则天传》、《唐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