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刘秀:使用离间计,瓦解敌人

光武帝刘秀登基之后的战绩(光武帝刘秀使用离间计)(1)

【发生时间】

公元四十年

【原文译文】

郡国群盗处处并起,郡县追讨,到则解散,去复屯结,青、徐、幽、冀四州尤甚。

各郡国、封国,时常出现造反的人,郡县政府出兵征讨,可是等到军队到达的时候,造反的人便一哄而散。

等到军队离开的之后,再重新集结。

特别是青州(山东省北部)、徐州(江苏省北部)、幽州(河北省北部及辽宁省)、冀州(河北省中部南部)四州,尤其严重。

冬十月,遣使者下郡国,听群盗自相纠擿,五人共斩一人者,除其罪;吏虽逗留回避故纵者,皆勿问,听以禽讨为效。

冬天,东汉政府派遣使者到各个郡国,鼓励造反的团体之间互相攻击、检举。

只要有五个人一起杀掉一个造反的人,那么这五个人的罪就可以免除。

对于之前怕事的,逃避责任的,故意放纵的官员,不再追责,只要他们现在剿匪即可。

其牧守令长坐界内有盗贼而不收捕者,又以畏譩捐城委守者,皆不以为负,但取获贼多少为殿最,唯蔽匿者乃罪之。

各个地方领导,如果以前有人造反而不逮捕,懦弱的,怕事的,也都不再追责。

一切只看接下来的行动,看谁抓到造反的人多还是少。

于是更相追捕,贼并解散,徙其魁帅于他郡,赋田受禀,使安生业。自是牛马放牧不收,邑门不闭。

于是,造反的群体内部,开始出现内讧,而官员们则全力抓捕,先后瓦解各个团体。

同时,政府还把一些造反的头领,迁移到别的地方,赐给他们土地、种子,让他们安心生产。

自此,放牧的牛马不用赶回,晚上不用再关闭城门。

【通鉴解析】

一、秩序怎么会崩塌

公元40年,光武帝刚刚统一中国不久,而和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虽然光武帝已经消灭了最大的几个对手,但实际上,各个地方依旧暗涌流动。

当初,秦王扫六合,统一中国后,六国后代也一直在背后捅刀子,想方设法闹出一些事情。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我们需要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了解一下前因。

我们知道,光武帝本身就是在地方豪强势力支持下才建立起来的,整个东汉政权,很大一部分就是建立在豪强势力之上的。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也讲到了兼并。

随着豪强的势力快速增大,土地兼并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不仅影响到百姓的生活,更影响到政权的稳定。

因此,搞清楚全国土地、人口的真实情况,作为各项政策的依据,同时设置更加合理的赋税,抑制豪强的发展,显得非常急切。

公元39年,光武帝颁布了一项非常重要的法令,那就是测量全国的土地面积。但是,这件好政策,到了地方,却全部变样了。

《资治通鉴》:于是刺史、太守多为诈巧,苟以度田为名,聚民田中,并度庐屋、里落,民遮道啼呼;或优饶豪右,侵刻羸弱。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解释一下。

首先,各个地方的刺史、太守,都抓住度田的机会发财。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只是度田而已,这些当官的怎么发财呢?

史书上解释得很清楚,那就是先把农民聚集到田地中间,然后每一寸都仔细追究。

但是,对那些有权有势的,却特别庇护。而通过权力庇护,自然能够得到回报。

所以,这些官员,个个都赚的盆满钵满。而老百姓,却叫苦无门。

可是,光武帝毕竟不是吃素的,官员们贪污腐败的事情,也传到了他的耳朵里面。

为此,光武帝下定决心,度田的事情,再难也要做下去。官员如果贪赃枉法,那就撤职、处死。并且向全国表示,要更加严厉地追查下去。

光武帝的政策,表面是度田,实际上是直指豪强势力的。而这项政策、这些手段,则遭到了巨大的反弹。

那些利益受损的豪强们,纷纷起来造反,给中央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这就是我们上面所提到的:

“郡国群盗处处并起,郡县追讨,到则解散,去复屯结,青、徐、幽、冀四州尤甚。”

二、离间计的巧妙运用

一开始,中央采取的方式,是由地方派出士兵进行剿匪。但是,效果并不好。

而此时的东汉,经历了统一战争,不想也不能再大规模地发生战争了。

如何去瓦解这次叛乱,用最小的力气做最多的活呢?光武帝给出的答案,是权谋,是离间计。

我们看原文:“郡县追讨,到则解散”。

这些造反的人,非常善于打游击。只要士兵前进,他们立马就能够得到消息,还能够在士兵到达之后,立刻解散。

这说明,这群人,很可能是一个有组织,得到地方政府的庇护的集团,而不是那种毫无组织的盗匪。

接连几次落空后,刘秀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离间计。

而这次离间计,是通过利益驱动的。我们来看究竟是怎么做的。

首先,是造反免罪。造反本身是大罪,免不了被处死。除却生死无大事,现在只要五人杀掉另外一人,就能够免罪,诱惑是非常大的。同时,也在他们内部,安插怀疑的种子。

在这样的政策之下,每一个人都会怀疑,身边的人,会不会合力来杀自己。同时, 又会想着,要不先下手为强,集中五人之力,把另外的人干掉。

接着,从官员的角度。上面我们分析过了,之所以军队每次出击,反民总能第一时间知道,同时哄散而去,原因就是政府内部有保护伞。

现在,中央给出的政策是,只要接下来努力抓匪,就不计前嫌。这下子,那些原本的保护伞,就彻底跟反民决裂,站在了反民的对立面。

双管齐下,直接从内部、外部两个层面瓦解这次叛乱。不得不说,这些手段,非常厉害。

通过各种言论、事情,在对方的内心种下怀疑的种子,再给这颗种子浇水施肥,让这颗怀疑的种子不断壮大。

最后,怀疑就会控制住对方的大脑,做出一些不冷静的事情。

离间计我们讲过好几个,例如战国时期,范睢离间廉颇与赵王的关系;田单离间燕王与乐毅的关系等。可以看到,离间计是非常常用,也是威力非常大的权谋。而光武帝刘秀这一次离间,则更加巧妙,是利用了恐慌情绪会传染蔓延的原理,巧妙地瓦解叛乱。

作为普通人,我们并不提倡让自己变成一个离间计的说客,到处去离间他人。只不过,我们需要掌握这样一种手段,并且去品味当中的原理,进而能够一眼洞穿他人的离间手段,及时保护好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

【触类旁通】

窦融:学会摆低姿态,别把面子看得太重「资治通鉴」

【欢迎关注】

历史使人明智,经典使人通达。

领略历史魅力,感悟先贤智慧。

欢迎搜索:稽圣

进行关注并订阅所有文章,欢迎转发、在看、收藏。

光武帝刘秀登基之后的战绩(光武帝刘秀使用离间计)(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