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文化频道综合】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诚挚而独特的“父爱”,同样是电影热衷表现的主题。

无论是《千里走单骑》中,为完成儿子心愿,只身赴异邦中国拍摄傩戏的高田爸爸,还是《美丽人生》中,身处纳粹集中营,却用善意谎言保护儿子童真心灵的犹太父亲。银幕中呈现的诸多父亲形象,不只令人感动,同样发人深思。

父亲节到来之际,如果你对父亲的理解还停留在朱自清的《背影》,那么,以下影片中的父子情,或许能帮助你体会“父爱”的多重标签。

父亲的 #责任#

孩子的未来是父亲成功路上最大的动力

盘点影视剧中经典的父亲形象(你是我的超级大英雄)(1)

图为《当幸福来敲门》中父子经典对话。

“有梦想的话,你就得捍卫它。”这是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单身父亲在篮球场对年幼儿子的叮嘱。透过影片中的片段台词,一位普通的父亲呈现在观众面前,他挣扎于生活中的苦痛和磨难,却从未放弃对儿子的关爱。

时光追溯到80年代初的美国,整个社会刚开始从越战的遗殇中复苏。只有高中学历的黑人爸爸克里斯,每日奔波于各大医院,靠卖骨密度扫描仪为生。在经历了妻子离家、事业破产、居无定所、被迫卖血等一系列生活考验后,克里斯终于顺利通过实习,获得薪酬丰厚的股票经纪人工作。

盘点影视剧中经典的父亲形象(你是我的超级大英雄)(2)

图为《当幸福来敲门》电影截图,父子蜷缩在狭小的卫生间里。

典型的美国式励志故事振奋人心,而其中演绎的父子之情同样打动了亿万观众。影片中,无家可归的克里斯与儿子留连于地铁站台,克里斯哄骗儿子玩一个并不好玩的游戏:想象周围是凶险的环境以及可怕的猛兽,父子俩藏身于山洞,相互依靠着取暖睡觉。当然,地铁里不可能有山洞,克里斯带着儿子蜷缩在用卫生纸铺就的厕所地板上,他流泪了。捂着儿子的耳朵,不让他听到外面喧嚣的拍打着门的声音,这是克里斯唯一有能力保护儿子的表现。

在故事的美好结局里,克里斯成为了一个成功的投资专家,过程中支持他咬紧牙关的最大动力,就是他始终相信:只要今天够努力,幸福明天就会来临。

父亲的 #守护#

比起无法陪伴,我更怕你的离去

盘点影视剧中经典的父亲形象(你是我的超级大英雄)(3)

图为《7号房的礼物》电影剧照。

一位父亲最真挚的爱,莫过于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女儿被温柔相待。

与美国电影中“超人”父亲不同,韩国电影《7号房的礼物》塑造了一个有点“傻气”却尽全力守护女儿的“温情”老爸。

故事主人公李久龙是一位智商只有6岁的“智障”爸爸,他与年幼的女儿相依为命,却在无意中卷入了一场强奸杀人案。作为警察局长的死者父亲,被失女之痛冲昏头脑,蓄意认为李久龙就是真正的杀人凶手。他藐视公理正义,利用特权逼迫李久龙认罪。

面对警察局长以女儿生命作为筹码的要挟,简单的李久龙信以为真,他用死罪换来了女儿的安全。这场不公平的审判,直到女儿长大成人后才得以平反。

《7号房的礼物》塑造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父亲形象,一个来自上层社会,一个来自底层社会,但他们给予孩子的父爱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反而是“智障”爸爸润物细无声的父爱,更令人感慨唏嘘。

父亲的 #沉默#

所谓父子一场,不过意味着你此生看着他越走越远

盘点影视剧中经典的父亲形象(你是我的超级大英雄)(4)

图为《饮食男女》剧照。

沉默、寡言、不善表达,这似乎是中国传统父亲的“代名词”,这些特征同样在李安的“父亲三部曲”中得以体现。

李安成长在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士大夫家庭,成年后又到美国求学,因此李安的作品中总能体现出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他曾在电影作品《饮食男女》中如此形容中国家庭,“其实一家人住在一个屋檐下,照样可以各过各的日子,可是从心里产生的那种顾忌,才是一个家之所以为家的意义。”

盘点影视剧中经典的父亲形象(你是我的超级大英雄)(5)

图为《饮食男女》剧照。

《饮食男女》中的父女感情可谓耐人寻味。影片中,由于母亲的早逝,不善言辞且外表严厉的父亲独自抚养三个性格迥异的女儿,大女儿信奉不结婚的教条,二女儿性格外向开朗,小女儿则扮演着“乖乖女”的形象。朱爸爸每周都会烹调一桌子的美食,把三个女儿叫回家吃饭,维持着表面的父女情。但他鲜少与女儿谈心,也不愿放下家长架子和女儿愉快地聊天。

朱爸爸代表着所有不善言辞的中国式父亲,他们常常与孩子存在巨大代沟,一面是两代人思想的隔阂,一面却是藏于心底无私的爱。

父亲的 #严厉#

爸爸不是每次都能来救你,我只能教你战斗!

盘点影视剧中经典的父亲形象(你是我的超级大英雄)(6)

图为《摔跤吧,爸爸》剧照,父亲马哈维亚强迫年幼的女儿练习摔跤。

自古以来,“爸爸”这个身份似乎就比妈妈更矛盾、更复杂,虽然当代社会柔情或逗比的爸爸越来越多,但大多数父亲还是家庭中严厉、刚强、如山一般的存在。

电影《摔跤吧!爸爸》讲述的就是一位严厉且优秀的摔跤手爸爸,培养女儿成为世界摔跤冠军的故事。这部在印度父权社会讲父爱的电影,既刻画了深沉的父爱,也将印度社会“重男轻女”的社会弊病呈现在观众面前。

影片中的父亲绝对是一个暴君式的人物,他从未问过女儿一句:“你要摔跤吗?”只是发现女儿具备摔跤的天赋后,他便固执地开始了魔鬼训练。两位女儿最初并不愿意练摔跤,也怨恨父亲对待她们的方式。随着剧情的推进,女孩们意识到,父亲的做法是希望她们拥有更好的未来,而不是像其他女孩一样洗衣做饭过一生。

盘点影视剧中经典的父亲形象(你是我的超级大英雄)(7)

图为《摔跤吧,爸爸》剧照:女儿获奖后依偎在父亲怀中。

在父女间一次又一次的对峙和妥协中,影片揭示了“父爱”的真谛:那些看似严厉不近人情的“虎爸”,其实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赋予孩子面对世界的勇气,让他们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父亲,不只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灯下剪影,也不只是被生活压弯腰的沉默脊梁。在孩子眼中,父亲是山,是依靠,是盖世无敌的超级大英雄。而对父亲来说,他们也曾是儿子,是丈夫,是兄弟,他们曾有自己的梦想与希望,执着与骄傲。

今天,以爱之名,重新认识和发现我们的父亲,重温“父爱”带给人的温暖和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