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如何教育孩子,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方法和心得,与此同时也会有很多的痛点,简单来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如何教育孩子的书籍推荐(如何教育孩子)(1)

1、小学阶段

相信大家看到过相关视频,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孩子没“疯”,家长却“疯”了,那么,是孩子故意把家长弄疯吗? 不是的, 是家长自己把自己逼疯的。

孩子就是孩子,在孩子的这个阶段,他就是这个样子,他是孩子思维,不是大人思维,他对事情的理解,就是这样。

试想下,父母为什么觉得孩子很“笨”,这么简单的题,为什么老出错,为什么做那么慢,为什么那么墨迹,那是因为父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孩子当下的作业,父母已经有几十年的生活阅历了,而孩子目前只是小学生,他才几岁?

试想下,父母小时候是什么状态,是跟现在的孩子差不多,还是不如现在的孩子,大概率是不如,而且看起来估计会比现在的孩子“笨”的多。

2、中学阶段

这个阶段,从初中开始拼成绩、拼学校,绝大部分家长认为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给孩子选一个好学校,上好学校就能有好成绩,好大学,好工作,长大了就能赚钱,所以想方设法给孩子置办优质教育资源。

其实上好学校,它并不是成长的关键因素,孩子成长的关键因素在于原始家庭,做父母的必须明白,父母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父母养育孩子的方式以及父母对社会的认知,才是最重要的因素,上什么学校倒是其次。

在学校的选择上,我们可以综合考虑自身家庭情况和孩子的因素,比如,你是否在一个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家庭有没有经济实力支撑孩子上名校?

另外,还要考虑孩子是不是有这个意愿,孩子的天赋如何(不要抬杠哈,人与人之间多多少少是有差异的)。

达成一个好的目标,是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的结果,不是家长单一方面的努力就能达成的。

3、你对孩子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以往的传统家庭观念,生儿育女更多的是为了“养儿防老”,所以大多对孩子的教育并不关心他是否能够“独立思考” 是否有“健全的人格”。

父母会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渴望父母恩赐的私有物品,父母掌控孩子的精神和身体,让孩子依存在父母身边生存,直至让孩子照顾自己老去。

传统的父母羞于对子女示爱,老人教育他们说:“宠是害,严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就有了“棍棒出孝子” 他们从来不和子女亲密无间。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冷漠,甚至是辱骂和殴打,完全是有意的行为,目的就是建立父母的权威,他们这样做,就是为了培养自己心目中孩子应该有的样子。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得不到父母的爱,孩子终其一生都想要父母来赏赐给他一点点爱,来治愈儿时的心理创伤。这样的父母在咱们国家太多太多,这就是过去几百年的传统家庭教育模式。

到了现代社会,作为父母,你首先要问自己,“我养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是把他培养成一个健全人格,有尊严的人,让他自由自在的快乐做自己,还是培养成一个听“大人”话,逆来顺受的人。

我想大多数的家长都是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健全人格,有自尊,能够自由自在、快乐生活的人。

4、写给家长

你和孩子都是第一次来到世上,你只是比他早来30年,百岁人生,活到老学到老。

你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鸡娃不如鸡自己,如果你的现实和理想有差距,那么你就要采取行动改变自己,让自己先成为更好的人后,再正向引导孩子。

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榜样,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就是正向引导,而不是管教,打骂和羞辱,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他真的是什么都不会,你要耐心的告诉他做一每件事情的每一个细节, 即使他把一件事情做的很糟糕的时候,你也要挑出来他做的不那么糟糕的地方来夸赞,要找出亮点,夸在细节上,这样孩子做每一件事,都有正向的反馈。

不要羞辱她、不要打骂她,你之所以是个威武的家长,不是你多么威武,而是孩子还小而已。

孩子还小,没有反抗的勇气,等她大一点,到初高中的时候,需要教育资源加持的时候,而这些资源是需要财力去购买的,这时候家长就感觉到了无能为力了,钱包实在捉襟见肘,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就会由之前的掌控,变成了小心翼翼的相处。

等到孩子再大一点,上大学以及参加工作的时候,家长会发现,哎,我再也打骂不得孩子了, 孩子也不听我管教了,我也没有资源提供给孩子了,虽然你仍然无比闹心,但你却无能为力。

人生成熟的三个阶段,坦然接受父母的平庸,坦然接受自己的平庸,坦然接受孩子的平庸;各位看官,早看淡,早接受,因为咱们都是普通人。

,